選單

從自然環境、地理位置入手,探析先秦巴地文化的興起與消融

巴南博物館

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方的文化,與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尤其在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自然地理環境可以說對

地方文化

塑造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巴地,也就是

如今的四川盆地外延東部的重慶附

近,很早就出現了獨有的地方文化,巴地文化作為中國古代眾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現象,最早甚至可以上溯的神話時期,

《山海經·海內經》中就有“西南有巴國。太皞生鹹鳥,鹹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始為巴人。”的記載,

但《山海經》上的記載畢竟只是傳說,有史記載的巴地文化,最早應該是出現在商周

先秦時期

那麼,

獨特的地理風貌

,對先秦巴地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一、 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巴地文化的形成融合了多地色彩

1、 巴地文化的徹底成型

巴地,

北連秦晉,東接荊楚,背靠川蜀,即是川蜀盆地連線中原大地的唯一通道

,也是位於北方的秦晉和南方的荊楚文化交匯所在。巴地文化的產生,

融合了川屬,秦晉,荊楚文化的諸多特點。

首先,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土生的巴地文化一直與中原大地連線不多,

直到西周建國後,分封姬姓諸侯王在巴地範圍內建立巴國

,才將代表著中原正宗的華夏文化與巴地土生文化結合起來,形成最初的,

完整意義

上的巴地文化。

巴蜀山水

2、 巴地文化的與其他地域文化的聯絡

而我們知道西周的發源地,就在陝西岐山,秦國境內,所以說巴國文化的形成,很自然的融入了北方

秦晉文化

的特色。

其次,春秋戰國時期,巴地文化逐漸走向鼎盛的時期,作為“諸夏”諸侯國之一的巴國,

與接壤的南方楚國互動頻繁,時戰時和,《華陽國志·巴志》

中記載:“周之季世,巴國有亂,將軍有巴蔓子請師於楚。”可見當時巴蜀與荊楚之地

頻繁

的聯絡,而這一時期,正是巴地文化從逐漸走向鼎盛的歷史時期,在此過程中,來自南方的

楚地文化,深入影響

著巴地文化的形成。

另外,作為川蜀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巴地自古以來就與蜀地有著牽扯不開的聯絡,甚至到了今天,

現代人經常將巴、蜀放在一起形容,可見巴地文化與蜀地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事實上,巴地文化在徹底形成的過程中,吸收並

保留了很多蜀地文化獨有的特色。

綜上,正是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先秦時期的巴地文化在形成的過程中,吸收並融合了秦晉,川屬,荊楚等地的文化,形成自己

獨特

而有

包羅永珍

的風格。

二、 惡劣的自然環境,賦予巴地文化剛勇樂觀的特點

1、 自然環境對巴地文化的影響

不同於川蜀盆地成都平原,巴地處於四川盆地外延東部的山地上,正是入川的通道。李白曾在《蜀道難》之中寫道: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巴地文化,正是建立在這“難於上青天”的入蜀的道路上。

劍門蜀道

外人只是想要借道這裡,就慨嘆蜀道的艱難,而巴人就生存在這樣的

惡劣環境

下,與人鬥,與地鬥,與天鬥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在這種環境之下萌芽的巴地文化,帶有強烈的

剛勇樂觀

的特點。

《華陽國志·巴志》

中記載“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這說的是周武王伐紂時,巴人因為不滿於常年向殷商進貢,跟隨周武王伐商,並在大戰時一邊打仗,一邊還跳著舞,以求在氣勢上嚇唬對方。這大概是

正史上記載的最早,也是少有的一幕。

巴人的勇武源於與惡劣的自然環境的

抗爭

之中,但其後之所以能在文化裡代代傳承下來,也是獨特的

地理位置

決定的,前文說過,巴地是一個

四方勢力匯聚的點

,古今中外,這樣的地理位置,避免不了戰爭的隨時發生,用一個詞形容就是

四戰之地

從巴人建國,巴地文化逐漸形成以來,這裡的

戰爭就從沒有停止過

。與蜀地諸侯鬥,與楚國鬥,與秦國鬥。巴國和巴人文化能在這樣的四戰之地,逐漸發展壯大,並且憑藉尺寸之地,能與春秋戰國時代兩個霸主秦楚抗衡數百年,與其骨子裡傳承的那種

勇銳和樂觀

離不開關係。

2、 地理位置對巴地文化的影響

另外,從經濟活動上看,巴地大多是山區,不利種植,巴人只能以

漁獵

為生,春秋以後,隨著生產力逐步發展,和巴地鹽池的開闢。讓巴人多了一條謀生之路,

販鹽

,販鹽可以說是先秦時期巴人最重要的經濟活動。

而鹽作為先秦時期很稀缺的一種戰略資源

,自然受到很多人的覬覦,巴國又是小國,無法與秦楚等大國相比,國家給鹽販提供不了多少保護,巴人想要把鹽從當地運出去賣掉,就必須靠著強悍的武力來完成。這也形成了,在巴地文化中一個獨特的分支文化,刀劍文化的盛行。

巴地刀劍文化的盛行,其初衷就是商人們為了能夠在販鹽的路上保護自己的貨物。

綜上,惡劣的自然環境鑄造了巴地文化中剛勇樂觀的文化特點,而隨著社會往前發展,春秋戰國戰亂時代的來臨,讓處於四戰之地的巴地文化,被動的延續和

繼承了上古巴人與自然鬥爭的勇武精神,剛勇好鬥,成為了先秦時期巴地文化的顯著特點。

三、 巴地文化在先秦末期的消融,與其自然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絡

1、 先秦末期統一戰爭對巴地文化消融的影響

中國古代的歷史上,

最自成體系的地方文化,應該是獨特的川蜀文化了

,那麼為什麼與川蜀緊密相連的巴地文化,在先秦末期會逐漸

消失

呢?這與形成巴地文化的

自然地理環境

,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巴地多山川,少平原,又處在

幾省通衢

之地,地理位置上,不像川蜀那樣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與中原隔開,因而

無法

在地域上保持文化的

相對獨立

《戰國策·秦策》

中記載,公元前316年,秦王欲攻巴蜀或者漢,司馬錯上書主張先攻打巴蜀,曰“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

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

定下了先滅巴蜀的國策。

當秦國滅巴以後,作為征服者的秦國文化以強勢文化的地位介入,而且當時正是社會變革的時代,先秦以後秦始皇開啟了

“書同文,車軌矽”

的大一統政策,使得巴地文化失去了繼續往前發展的機會。

同時,由於前文提到的,巴地文化在成型之前,就吸納了周圍地獄的文化特色,這讓它與其後到來的秦文化融合的時候,非常迅速而融洽,因為本身巴地文化裡就包含著秦文化的一部分,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巴地文化很快的融入更

強勢

的秦文化也就不足為奇了。

擂鼓寨遺址出土石器

2、 人口流動對先秦末期巴地文化消融的影響

其次

,文化的載體是人

。巴地文化是由生活在這方土地上的巴人來承載的,只有同一種文化下的巴人人數足夠多,生活範圍又比較固定時,巴地文化這種獨特的地域文化才有傳承下去的機會。可是巴地的地理環境決定了這裡是一個人口流動很大的地方,尤其是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先秦時期,

大量的人口流動自然帶來其他的文化

,而離開巴地的人,卻無法將巴地文化擴散開來。

3、 獨特的漁獵文化對巴地文化消融的意義

另外,巴地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巴人們雖然有一定的農耕生活,但相比於平原地帶的川蜀或者是其他地域,

很大程度上是以漁獵為生的。

細讀史書我們就會發現,在文明的孩童時期,農耕文明的文化比較遊牧文化,

漁獵文化

更容易流傳下去,這是

文明的本質

決定的。而巴地獨特的漁獵文明在周圍全是農耕文化的前提之下,一旦失去了其獨立性,就不可避免的被農耕文化

迅速取代

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講,巴地文化在先秦時代後期的消融,與其說是巴地自然地理環境的使然,不如說是巴地自然地理環境的

饋贈

。文章一開頭我們就說過,

由於處在幾個多省通衢之地,巴地文化具有極強的包容性特點。

因此,巴地文化的消融,絕不是消失,而是融合在其他附近的文化氣息裡,從而獲得另一種形成的

新生

。從這個角度上講,是巴地天然的自然地理環境,饋贈給巴地文化的一次機會,讓巴地文化能夠更

廣泛的參與

到華夏文化建設的主流中去。不管怎麼說,巴地文化在先秦末期的消融,都與其自然地理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南江縣陽八臺巴人聚居遺址

四、結語

作為中國古代獨特的一種地域文化,巴地文化幾乎與中原文化同步產生,互相交融,並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地方文化,證明它與中原文化

同根同源

,帶有著極強烈的華夏文明的特點。

而形成巴地文化的自然地理環境,以其獨特的存在客觀上塑造著巴地文化的特色,同時又賦予巴地文化

剛勇樂觀

,區別於其他地域文化,但同樣厚重的的意義。另一面,巴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在塑造巴地文化的同時,

也制約著

巴地文化的發展和擴散,甚至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巴地文化在先秦末期走向消融。

參考文獻:

1、 《華陽國志·巴志》

2、《辭源》

3、《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