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唐高宗賢相張文瓘:公平的法官,敢言的直臣

前言

北魏神龜二年(519年)尚書郎張仲瑀上封言事,請求改變選官制度,不讓武官們成為上品清貴官吏。結果激起了武將譁變。這場譁變沒能殺死張仲瑀,卻殺死了他的父親征西將軍張彝和兄長尚書郎張始均。執政者胡太后見狀也只能妥協,只殺了為首八人,也不敢再違逆武將們的意願,准許他們按資歷參與選官,導致北魏選官時僧多粥少,乃至不得不採取忽略人品和能力、誰有資歷誰上的權宜之計,雖然得到了長期不升官者的稱讚,但整個選官系統都崩壞了,直到北魏滅亡也沒有修正過來。

今之管蕭

唐太宗貞觀十六年(641年),幷州長史李勣(徐茂公)入朝為兵部尚書,三位屬官設宴為他餞行。這三人之中,參軍張文瓘很得到李勣的器重,李勣曾稱讚他:

把這位叫稚圭的參軍比作當時的管仲、蕭何。

稚圭,是張文瓘的表字。

然而,在餞行宴上,李勣解下佩刀和玉帶分別送給了另兩人,對他一向看好的張文瓘卻毫無表示。

張文瓘免不了生疑,就多問了幾句。

李答:“我不送你東西,恰恰是因為你沒有過錯。第一個人猶豫不決,所以我給他佩刀鼓勵他果斷;第二個人放誕不檢點,所以我給他玉帶希望他約束自己。以你的才能,你將來什麼都不會缺,還用我送你嗎?”

唐高宗賢相張文瓘:公平的法官,敢言的直臣

李入朝後就舉薦了張文瓘,張文瓘累遷水部員外郎,但不久就被出為雲陽令。這不是因為他犯了錯誤,而是因為他家條件太好了,他的兄長張文琮時任戶部侍郎,兄弟倆都在尚書省上班,與當時的規定衝突了。

正直敢言

唐高宗龍朔年間,張文瓘累授東西臺舍人、參知政事。顯慶年間,張文瓘在東臺舍人任上奉詔校勘四部群書。乾封二年(667年),被授同東西臺三品(其他時期稱同中書門下三品),為實質宰相。同中書門下三品成為宰相銜,從張文瓘開始。

李果然很有識人之明,張文瓘的一切都是可以憑自己得到的。

當時,唐高宗建造蓬萊、上陽、合璧等宮,國庫空虛,還養了一萬匹廄馬,打算征討四夷時供軍用。

張文瓘覺得唐高宗這樣有些太花錢了,於是警告:前朝隋煬帝的教訓還不遠呢。

這話說得很不客氣,但話糙理不糙,事實上也很管用,高宗因而減少了數千廄馬,還賜張文瓘繒錦百段。

總章二年(669年)二月,張文瓘遷東臺侍郎。

咸亨二年(671年)正月,高宗幸東都洛陽,留皇太子李弘監國,令戴至德、張文瓘、李敬玄等侍臣輔佐。三年(672年),因為恢復官名,張文瓘改授黃門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因李弘多病,事實上主要代表他決策的就是張文瓘、另一位兼太子左庶子戴至德和太子右庶子蕭德昭。十月,張文瓘改任檢校(代理)大理卿,依舊為同中書門下三品知政事。

斷案如神

張文瓘的這個新崗位,俗稱最高法院法官。他一上任就複查案卷,不僅高效,而且公平,不到十天就決斷疑案四百餘條,即使被他判處有罪的人也無怨言,無罪之人更是被他翻案。有一次他病了,囚犯們都為他祈禱,希望他立即康復恢復工作,為他們主持公道。當時人稱他執法公平寬大,堪比唐太宗年間著名的大理少卿戴胄。

張文瓘的政績當然不會被埋沒,上元二年(675年)八月,他被拜為侍中,九月,兼太子賓客。

這對他來說是好事,但知道他要離任後,囚犯們都哭了。

張文瓘拜相後,有時臥病在家,宰相們對高宗奏事,高宗便問他們是否已和張文瓘商議過,若答未曾,則派他們去張文瓘府上共同商議,若答已商議過,則都准奏。

抱病入諫

儀鳳年間,張文瓘與左僕射劉仁軌、右僕射戴至德、中書令李敬玄、右庶子郝處俊、黃門侍郎來恆、左庶子高智周、右庶子李義琰、吏部侍郎裴行儉、馬載、兵部侍郎蕭德昭、裴炎、工部侍郎李義琛、刑部侍郎張楚、金部郎中盧律師等奉敕刪緝刑法格式,並於二年(677年)二月九日撰定《永徽留本司格後》十一卷奏上。

這一年,張文瓘已經是七十古來稀的老人了,歷史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三年(678年)九月,張文瓘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但是,當他得知唐高宗要對新羅用兵,他仍然堅持抱病坐著馬車進宮,他要提意見!

他說:“我們防禦吐蕃入侵已經很吃力了,新羅雖然不聽話,但並沒有和我們起軍事衝突,如果分兵東征,臣擔心國家和百姓都會吃不消。”

唐高宗最後一次聽取了張文瓘的建議,取消了討伐新羅的計劃。

張文瓘就在這個月離開了人世,諡懿。

當時,他曾侍奉過的太子李弘已經在三年前去世,被唐高宗追封為孝敬皇帝,陵墓號恭陵。唐高宗就讓張文瓘陪葬恭陵。

唐高宗賢相張文瓘:公平的法官,敢言的直臣

唐德宗年間,張文瓘得以續圖凌煙閣。

唐高宗賢相張文瓘:公平的法官,敢言的直臣

結語

那麼問題來了,張文瓘的故事和本文最初的那個故事有什麼關係呢?

張始均是很受胡太后的器重的才子,曾把《三國志》的魏書部分改成編年體,可惜沒有流傳下來。然而,一旦失去了執法能力,再健全的法制也只能成為一紙空文。胡太后身為執政者,卻連自己愛重的才子的性命都保障不了,甚至還不得不反過來改變制度迎合那些拳頭硬的人。

而張文瓘生在盛世,參與法律工作,這個他親自參與建設的盛世可以確保曾發生在他的高祖父和曾祖父身上的悲劇不再重演。

是的,出身清河張氏的張文瓘,正是張始均的曾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