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王十朋的《左原詩三十二首。幞頭巖》中有“不須花裡尋腰帶,且向田家置幞頭。”這首詩是宋代的作品,描寫了“幞頭”這樣的帽飾,而這樣的帽飾在中國古代的首服文化中至關重要。比如,釋士圭的《頌古七十六首。其三十八》中也有對此的描述:“捋下幞頭歸去好,莫騎驢子傍人門。”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幞頭”是中國古代男子帽飾中的重要部件,更是中國首服文化的瑰寶。可是,“幞頭”並非是在某個時期突然出現的物品,而是貫穿於歷史長河中被歷代不斷地完善,並在每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時代特色。尤其,“幞頭”由唐到宋這一時期的形制變化更為顯著,在宋代形成了十分獨特的“幞頭”形制,而這一特色可從宋代的帝王畫像中窺見一斑。從宋代帝王畫像中所戴幞頭的樣式演變,不僅可以看出宋人的冠服制度變化,還能以幞頭形制來判斷畫作的時間。“幞頭”這一物品,不僅能折射出宋人的首服文化,還能體現出“幞頭”背後的中國古代等級制度。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1,宋代“幞頭”的起源

首先,幞頭起源於漢代裹頭的巾。經過歷史的演變,在隋代“幞頭”才基本定型,隋唐時期被廣泛推廣應用,成為古代男性的首服之一。但是,因為中國每朝每代的歷史文化不同,所以“幞頭”的形制也在各個朝代各異的文化背景下,表現出了巨大的差異。比如,唐代的幞頭差異多在“平頭”、“前踣”、“圓頭”等樣式差異。而宋代的“幞頭”則多集中於幞腳型別的區分。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其次,幞頭從唐代的興盛,流傳到宋代時形制表現出了巨大的差異。比如,幞頭的主體部分,由唐代時期的軟質裹巾轉為為硬質的帽;幞腳也緊隨這一變化,由軟質、下垂式的軟腳變為硬腳;幞頭的樣式、形制,在宋代也發展出更多的樣式,比如,展角、直角;宋代幞頭的色彩,也從之前單調的黑色,在宴會等喜慶場合擴充套件更多的鮮豔色彩。而宋代幞頭的這許多變化,在清宮南薰殿的宋代帝王畫像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詮釋。這些畫像在裝裱的形式、立像、半身像、坐像、畫法、圖式、製作時代等許多方面都有差異,也有很多幞頭演化的痕跡。而這些差別的背後,體現的是宋代不同於其他時代的冠服制度,對其他畫作的斷代判定也有裨益。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2,宋代社會各階層都有戴“幞頭”的習慣

另外,宋代社會各階層都有戴幞頭的習慣。因為宋代的幞頭雖然統一被稱為幞頭,但是具體的樣式形制卻有明顯區別。而宋代普通百姓所戴的幞頭可分為軟、硬兩種,軟質的幞頭髮展自早期的裹巾,比如,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百姓們就是佩戴此種幞頭,它們都緊貼額頭;而硬質的幞頭則是宋代的新興形制,比如,成都市二仙橋南宋墓出土的陶俑所戴的就是這樣的幞頭。另外,硬質的還有漆紗幞頭,比如江蘇金壇南宋理宗時太學生周瑀墓中出土的文物就是此種幞頭。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然而,政府官吏所戴幞頭與平民不同。其樣式前高後低,與百姓所戴的軟、硬兼得不同,官員所戴幞頭全部為硬質,比如,在《迎鑾圖》中出現的官員們都有佩戴此種硬質幞頭。連宋代皇帝所戴的幞頭也是此種類型,只不過在幞腳上有細微差別,比如《宋史》中所記載的:“幞頭……唐始以羅代繒。惟帝服則腳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漸變平直。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腳,乘輿或服上曲焉。”是說唐代君王所戴的幞頭其幞腳上曲,臣子所戴的幞頭其幞腳下垂,而宋代則君臣所戴的幞頭都是平直的,只是在帝王乘坐車輿和冠服時幞腳會變曲。可見,幞頭背後的等級制度。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再則,宋代發展出了多種幞腳樣式。其一,上文提到的清宮南薰殿宋帝像中展角幞頭就是所謂的“直腳”與“平腳”;其二,《夢粱錄》中則記載了宋代官員戴的各類幞頭參加禮儀活動的情況,有“卷腳”、“曲腳”、“一腳指天,一腳曲”等樣式的幞腳;其三,在《大駕鹵簿圖》中出現的文官、侍從則戴的是局腳、交腳、朝天或無腳幞頭等幞頭;其四,除官吏外,宮廷伎樂中的樂手通常也戴幞頭,《宋史》記載:“教樂所樂部例于山樓上彩棚中,皆裹長腳幞頭,隨樂部色服紫緋綠三色寬衫”,就直言樂手都頭戴長腳幞頭,而長腳幞頭就是展角幞頭。但是,《夢溪筆談》中記載的宋代平直幞頭“貴賤通服”,“貴賤”指的是皇帝和君臣,並不包括百姓。可見,幞頭背後所體現的君臣冠服形制,以及森嚴的等級制度。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所以,在宋朝的統治區域內,官吏與民間百姓所用幞頭不同。我們可以看出,從唐代到宋代雖然幞頭的形制有所變化,但是其背後的封建等級制度卻根深蒂固。宋代演化出的新型兩腳平直的展腳幞頭,有一定的禮儀性,多是帝王、官吏在正式場合所戴的,而地位低下的百姓則佩戴軟質的幞頭。而幞頭的軟硬,則在幞腳部分上進行區分,其他主體部分並不做區別。只是,宋代的幞頭雖然主體部分保持一致,但是在具體的歷史時期,卻有不同的樣式形制,而這些差異在上文提到的清宮南薰殿宋帝畫像中可以體現。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1,宋代幞頭主體部分的具體樣式演化過程

首先,宋代幞頭主體部分的具體樣式演化過程,經歷了由前傾至後仰,以及展腳長短、寬窄的演化過程。比如,趙彥衛《雲麓漫鈔》記載:“國初時,腳不甚長,巾子勢頗向前,今兩腳加長,而巾勢反仰向後矣。”說的是在宋朝初期幞腳不長,而巾向前延伸,之後幞腳的長度逐漸加長,而巾則逐漸向後延伸。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另外,王得臣的《麈史》記載的更加詳細:“其巾之樣始作前屈,謂之 ”斂巾“,久之,作微斂而已。後為稍直者又變而後抑,謂之 ”偃巾“。已而,又為直巾者,又為上下差狹而中大者,謂之 ”梭巾“,今乃製為平直巾矣。其兩腳始則全狹後而長,稍變又闊而短,今長短闊狹僅得中矣。”說的是幞頭由前屈的斂巾到後仰的偃巾的變化,上下狹窄中間肥大的直巾,和幞腳從狹而長到寬而短以及最終的寬窄長短適宜的過程。可見,宋代的幞頭變化是前傾至後仰,以及展腳長短、寬窄的演化過程。而這樣的變化過程,結合清宮南薰殿宋帝畫像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展現。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2、《宋宣祖半身像》展現唐、五代時期的幞頭形制,與穿戴、製作方式的改變

其一,《宋宣祖半身像》展現唐、五代時期的幞頭形制,與穿戴、製作方式的改變。《宋宣祖半身像》所畫的人物是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只是趙弘殷是五代時期的人,因為宋代由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建立,而趙弘殷在宋朝建立前就已經去世。所以,趙弘殷畫像中所戴的幞頭,主體部分是後窄前寬但是邊緣卻是方直的形態,而這樣的幞頭形制要求材料的硬度,所以是硬質的材料所制。而上文已經提過,幞頭在隋代“幞頭”才基本定型,隋唐時期被廣泛推廣應用。只是唐代的幞頭是軟質的,主體部分前低後高的樣式已經形成,但是幞腳卻是軟的,中唐時期才出現了幞頭下的襯木山子,幞頭的形狀才開始被固定,一直到五代時期都被沿用,製作幞頭的材料開始有了硬度的要求。可見,《宋宣祖半身像》和是唐、五點代時期的幞頭形制特點相符。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需要注意的是,幞頭外形的變化暗示了幞頭穿戴與製作方式的改變。因為中唐幞頭襯木山子之後,到了五代時期後幞頭已經發展為可以整體脫戴,不需要像軟質的幞頭一樣每次都要重新裹系。這種可以整體脫戴的幞頭,材質已不是早期的軟質幞巾,而是硬質的漆紗材質,比如,《圖畫見聞志》中記載:“唐末方用漆紗裹之,乃今幞頭。”說的是唐代末期開始用漆紗製作幞頭。而五代繼承了這種幞頭的形制:後部多向前傾,並窄於前部,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的畫像所戴幞頭就是對此的證明。但是,唐代的幞頭多是達官顯貴所戴,而趙弘殷出身官宦,頭戴幞頭也是對此制度的反映。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3、《宋太祖坐像》《宋太宗立像》展現宋初時期的幞頭形制,與製作方式的改變

其二,《宋太祖坐像》《宋太宗立像》展現宋初時期的幞頭形制,與製作方式的改變。《宋史·輿服志》記載了宋朝初期的幞頭規格:“幞頭巾子,自今高不過二寸五分。”說的是幞頭的高度不超過二寸五分,將這樣的尺寸換算成現代的計量單位則在7。75 釐米以下。而《宋宣祖半身像》、《宋太祖坐像》描畫的都是宋代初期的帝王,他們畫中所戴的幞頭從頭頂至幞頭頂部的高度都不高,並未超過此尺寸。可見,與宋初的幞頭規格相符。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而宋初的幞頭的製作方法發生了一次變化。因為幞頭製作材料從五代時期的漆紗材質擴充套件為了藤織草,比如,《宋史·輿服志》記載:“其巾子先以結藤為之,名曰藤巾子,加楮皮數層為之裡。亦有草巾子者,以其價廉,士人鮮服。”說的是幞頭的製作材料有了藤織草,因為藤織草價格便宜,所以達官貴族從來不用。不僅可以看出宋代的等級制度,還能看到宋代的階級間經濟條件的差異。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只不過這種藤織草所做的幞頭,在宋仁宗時期被廢除了,重新啟用了漆紗。比如,從宋仁宗時期一直活到了宋徽宗時期的一個叫做王得臣的人就說:“近年如藤巾、草巾俱廢”,說的就是藤織草所做的幞頭被廢除掉的事情。此時的幞腳也有了新的變化,與上文提到的五代的幞腳短小不同,幞腳的長度大大增多也更為平直,就是後期常見的直角幞頭。這也對製作材料有了新的要求。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4、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像展現北宋中期的幞頭形制,與製作方式的改變

其三,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像展現北宋中期的幞頭形制,與製作方式的改變。真宗、仁宗、英宗、神宗等幾位皇帝,都是宋代中期的帝王,而他們的畫像則與前代有所不同,比如,他們畫像中所戴的幞頭,在前部左右仍然有繼續外擴的傾向,整體開始內收,但是後部的寬度與之前相比有所增加。比如,《宋仁宗坐像》《宋英宗坐像》中,幞頭的外擴已經消失,前後的寬度也基本相同,背部前傾的去向也大大減小;而《宋神宗坐像》中的幞頭,則前部形狀變為方直,背部更是變為豎直,整體傾向開始變得後仰。可見,這幾位帝王雖然都是北宋中期的帝王,但是其畫像中的幞頭形制仍然有細微的差別,可見宋代的以幞頭為代表的首服文化多麼的繁榮。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而製作方法上宋仁宗也有了革新。在上文講宋初藤織草所做的幞頭時已經提過,宋仁宗時期廢除了此法,恢復了漆紗的製作方法。《麈史》記載:“近年如藤巾、草巾俱廢,止以漆紗為之,謂之紗巾,而粘紗亦不復作矣。”說的是廢除藤織草製作幞頭的方法,改用漆紗。可見製作方法和宋初有了區別。這是因為宋初的經濟發展不好,但是佩戴幞頭是社會禮儀,所以百姓們用廉價藤織草做幞頭,達官顯貴則不用。宋朝中期經過改革,社會經濟平穩發展,所以才對幞頭的製作材料進行了新的規定。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4、北宋後期與南宋諸帝像與南宋的幞頭展現北宋後期的幞頭形制,與製作方式的改變

北宋後期與南宋諸帝像與南宋的幞頭展現北宋後期的幞頭形制,與製作方式的改變。到了北宋後期和南宋時期,帝王畫像中所戴的幞頭基本形制並未改變,但是高度卻大大增加,已經超出上文提到的宋初二寸五分的規格,前部的前傾與背部的後仰之勢更為明顯。特別是南宋時期,幞頭高度逐步增加,皇帝的額頭露的越來越多,為的是強調“庭中骨起,狀如日”帝王之相。比如,南宋的《十王圖》就是對此的最好見證。這是因為向後仰的趨勢可以讓幞頭越來越穩固的在帝王的頭上待著,更加增加帝王的威勢;同時,南宋時期雖然偏安一隅,但是卻加大了中央集權的力度,加上程朱理學的誕生更是增加了君臣之別,所以帝王的幞頭越戴越高,也是為了迎合這一的思想勢頭。而這樣的幞頭形制,在製作方法上也有了相對的調整,才能穩定住越來越後仰和越來越高的的幞頭。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總之,宋代各帝王畫像中幞頭樣式的演化,是宋代每個時期幞頭樣式和歷史經濟、文化文化的體現。因為帝王的畫像製作是每個王朝的重中之重,不僅表現的是一個時期的王朝風貌,其衣冠服制也理應符合當時的規制,也是後人對先輩表達敬仰的一種方式,所以帝王的畫像對於宋代同一時期的畫像有很大的對比參考價值,這對於當時的影象鑑定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除了幞頭樣式的變化,畫像中出現的其他物體也對鑑別同時期的畫像有巨大的參考價值。上文已經提到,帝王的畫像製作非常嚴謹,畫中出現的服制、椅子、足踏等等細節都是當時的最高水平,這些畫像在裝裱的形式、立像、半身像、坐像、畫法、圖式、製作時代等許多方面都有差異。而這些差別的背後,體現的是宋代不同於其他時代的冠服制度,對其他畫作的斷代判定也有裨益。並且因為朝代的更迭,不會是同一時期的作品,這對於同一時期的畫作鑑定是很好的參考資料。比如,宋代大畫家郭若虛也說 :“指事繪形,必分時代。”在此思想下,宋人制作畫像時遵照歷史,就會後世的畫像研究、文物研究提供了依據。

幞頭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既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等級制度

綜上可知,幞頭是中國首服文化的明珠,不僅是宋人的冠服形制,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幞頭的形成是演化自漢代的巾,隋朝時成型,唐代時興盛,而在宋代則有了新的發展。並且,在宋代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制特色:宋朝初期、宋朝中期、宋朝晚期都有不同的形制改變,和製作方法上的隨之更新。而這樣的形制改變背後,體現的是不同時期的文化特點、經濟背景、歷史特色。而這樣的形制改變,在帝王畫像中能夠得到最好的體現,不同時期的幞頭形制、製作方法,都有對應的帝王畫像可以進行佐證,可見宋代首服文化的繁榮。另外,幞頭代表的首服文化背後是中國代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和帝王畫像對後代影象鑑定的參考價值。可見,宋代的首服文化有多麼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