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劉備臨死前,暗施三大連環計:否定馬謖,提拔李嚴,連番試探孔明

導讀: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中傷馬謖用李嚴,試探諸葛冷趙雲。

公元223年6月10日,蜀主劉備抱憾死於永安宮之中。此前劉備率領蜀漢5萬餘精兵攻打孫吳,不料卻在夷陵吃了一把大火,黃權被迫降魏,而劉備自己也是身受重傷,在永安宮之中休養已是無用之功,悔恨鬱悶乃是劉備生平最後的掙扎。

劉備臨死前,暗施三大連環計:否定馬謖,提拔李嚴,連番試探孔明

然而,劉備作為蜀國開國之主,他不得不替後代,為國家著想。由此,在劉備臨死之前,火速召李嚴、劉永、劉理、包括趙雲,諸葛亮等人火速趕到永安宮,聽從劉備的遺令。這段史事,在歷史上被稱之為,“白帝城託孤”。

劉備在託孤之是其實已經暗施三大連環計:否定馬謖,提拔李嚴,試探諸葛亮…

一、趙雲就在永安宮,劉備為何把兵權交給李嚴?

眾所周知,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失利之時,坐鎮蜀漢的諸葛亮其實已經開始佈局,之前諸葛亮就在魚腹浦擺下了石頭陣,同時諸葛亮又在川蜀發號命令,讓趙雲率領輕騎火速趕到永安一帶準備隨時支援劉備。

有了趙雲的接應,東吳的陸遜自然不敢死追,因為如果惹怒趙雲,最終吃虧的恐怕還是東吳自己。隨後,劉備跟隨趙雲的救援隊直接在白帝城安息休養,然而劉備的身體越來越糟糕,加之又痛思、關、張。伴隨著自己的悔恨,劉備覺得自己大限將至,於是召喚諸葛亮、李嚴等人前來聽從安排。

劉備臨死前,暗施三大連環計:否定馬謖,提拔李嚴,連番試探孔明

當李嚴、諸葛亮等人到來之後,劉備二話沒說把兵權直接安排給了李嚴。

倘若你是趙雲,估計真想上去問問老劉,為何不把兵權給我?我跟隨你23年多了,沒功勞也有苦勞吧,為何你到死都不給我兵權?或許這是很多正常人都會有的想法?然而,趙雲的確不是一般的人,他二話沒說一心還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三國演義》之中有這樣的記載,為了照顧趙雲心理,劉備把趙雲叫到身旁,並說道:“子龍啊,你我君臣數十年,卿可想我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其實這話的意思就是想讓趙雲繼續留在成都,除了看護劉禪等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有誰不服劉禪者、或是對劉禪不敬者,趙雲皆可用青釭劍招呼他們。

而之所以把兵權交給李嚴,劉備還有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永遠讓李嚴鎮守永安,在此修築城堡等軍事防禦建築,防守孫吳,嚴禁孫吳人馬踏足永安一步。

《三國志》備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其實從史料之中便能發現,劉備讓李嚴鎮守永完,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雖然劉備授予其兵權,但是數量絕對不多,更加不會是蜀國的整個兵權!

二、劉備否定馬謖,連番試探諸葛亮

上面分析了劉備提拔李嚴,其實主要目的就是想穩住東州集團的勢力,而李嚴正是東州集團的代表勢力,如果穩住這股勢力,那麼日後劉禪治理國家就方便多了。同時,也能讓李嚴人盡其才,替川蜀抵擋孫吳進犯。

除了提拔李嚴之外,劉備還在暗中施下2個連環計,如果加上李嚴,一共就是三個連環計。劉備幹了什麼事情呢?

首先,就是否定馬謖。《三國志》:“吾觀馬謖,言過其實,決不可大用之!”,此乃是劉備臨死之前比較嚴肅地甩了一個臉面,在劉備看來馬謖這個人只會吹嘴皮子,實際上胸無半點真本事,誰用誰倒黴。

馬謖同樣作為荊州派系人物,作為老闆理應有所照顧、提拔。但為何臨死卻要否定馬謖呢?其實原因可能非常簡單,劉備在生前見馬謖言語浮誇,因此才會讓諸葛亮慎用此人,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和關羽一樣,說顏是插標賣首,就能親自砍了他!

那麼,劉備為何要否定馬謖?

很顯然,劉備其實是在警告諸葛亮,接下來肯定會有非常重要的話要告訴諸葛亮。果然,劉備道:“君才十倍於丕,如果嗣子不濟,卿可自取!”,劉備這個欲擒故縱的老油條,臨死之前還把諸葛亮給嚇唬一番。

諸葛亮本身就不是為了什麼當什麼皇帝,才下山幫助輔佐劉備的,何況此時已經是蜀漢的丞相,他又怎麼可能動歪心思呢?但是劉備還是放心不下。

諸葛亮聽後呢?立馬錶示,自己只願領按月工資,處理政事連個加班費都不會收!隨後表示,安敢不竭股肱之力?以輔佐少主乎?此乃是劉備對諸葛亮的第一次試探。你以為這就完了?其實後面還有一次!

劉備見諸葛亮真心實意,於是滿心歡喜,不過為了確保萬一,劉備對著說劉永、劉理兩兄弟說道:“爾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劉備在要求,他的三個兒子,包括在成都看家的劉禪,都要事諸葛亮如父,至此,諸葛亮又多了一個稱號,叫“相父”。

注意了,這裡的“事”,並非“視”,具體的行事的方法,處理的政事等,總之都是以諸葛亮說了才算。隨後諸葛亮又跪了一把,隨後劉備提起最後一股真氣,對著群臣道:“我已經把後事交代給丞相了,卿等俱不可怠慢!”。

最開始提拔李嚴,緊接著否定馬謖,繼而連番試探諸葛亮,最終教導孩子要多讀《漢書》、《禮記》、《六韜》等書之後,劉備才遺憾的離開。

三、暗中給趙雲安排新職位,劉備確實是老江湖

諸葛亮、李嚴,趙雲他們都是川蜀的代表人物,而諸葛亮、趙雲,他們都是荊州派系的代表人物。而李嚴則是東州集團的代表人物,寄託身後大事,肯定只能明面上各方委任一人。但暗地裡,劉備卻可以施展手法。

劉備在暗地裡其實還給趙雲安排了其他職位,這個職位可比之前的牙門將要高尚多了。

自劉備敗軍之後,趙雲一路護送其到了永安城,隨後一直在永安守護。對於趙雲這個老夥伴,劉備他怎麼可能不加以特別照顧,而且趙雲對劉備、包括劉禪都是有天大的恩情的。思來想去,劉備還是打算暗中啟用趙雲。

不信你看,在劉備死的那年,趙雲的職位發生了什麼變化?

史料記載,趙雲在公元223年便直接升任了,趙雲當上了中護軍,遷鎮東將軍。什麼概念,中護軍到底是個什麼官?根據魏晉時期的史料記載來看,當時的中護軍可是軍中比較重要的軍職,一般來說乃是掌管禁軍,還有宿衛皇室,而且同時有總統諸將之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選舉國內武官。

對於古代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文、武,而趙雲可以自己選舉武官,定製相應的制度,這是什麼權利?以後或許就是大將軍的職位,你敢說劉備還沒有重用趙雲嗎?那麼趙雲為何能擔當此職呢?很簡單,趙子龍公正無私,一定會秉公辦理。

同時,趙雲在劉備死後護送其回到成都,並且最後在成都為官,只要朝中有人對諸葛亮、劉禪等不敬,那麼趙雲便站出來,試問作為武官老大,有誰敢不給面子。即使馬超、魏延同樣也會向趙雲低頭。

由此,李嚴在永安任職,而諸葛亮、趙雲等親信便回到成都繼續輔佐劉禪。

四、劉備未說完的話,諸葛亮也同樣執行

劉備安排的事情更多的是有關他的天下安定問題,但是更多的話劉備他當時還根本沒有說出來,但是諸葛亮呢?他還是同樣執行了劉備的意思,到底是什麼話沒說完呢?

很簡單,那就是重新聯吳抗曹。

不是開玩笑吧!劉備怎會有此打算?答案不假,試問劉備在臨死之前隻字不提孫權,而說到了曹丕,同時把政事交給諸葛亮處理,說明什麼問題?同時,在諸葛亮面前悔恨稱自己不聽丞相之言,實乃是咎由自取,綜合來看,劉備其實還是認可了諸葛亮的戰略。

在一年之後,諸葛亮為了穩定川蜀態勢,儘快平定內亂,南中的局勢,因此派遣鄧芝為使者出使東吳,而此時曹魏同樣派遣了使者,逼迫鄧芝不得不玩起了下油鍋的遊戲,而孫權還是親自把鄧芝給請了起來,蜀吳達成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