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海軍上將程璧光之死,沒有真相的政治暗殺!

程璧光,清末民初中國海軍著名將領,海軍上將。曾在1911年指揮軍艦海圻號到墨西哥維護華僑利益而名噪一時。1918年2月26日晚,任職廣東軍政府海軍總長的程璧光被刺客暗殺於廣州,行兇者逃之夭夭。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影響,此案始終無法偵破,成為了歷史懸案。

程璧光被刺以後,北洋政府、廣東軍政府包括廣西軍閥陸榮廷等人均公開發電撇清關係,甚至相互指責為刺程兇手。根據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程璧光所處的立場,以及謀刺程璧光的目的等各種因素來綜合考慮,謀刺程璧光,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廣西軍閥陸榮廷和廣東軍政府,也不能排除北洋軍閥段祺瑞的嫌疑。

海軍上將程璧光之死,沒有真相的政治暗殺!

程璧光被刺以後,幕後主使直指廣西軍閥陸榮廷和莫榮新。江湖傳聞有鼻子有眼,指使刺殺程璧光的命令是陸榮廷下的,僱兇殺人是陸榮廷的親信莫榮新幹的。陸、莫兩人自然不肯認賬,不但通電予以否認,還假惺惺的給程璧光的家屬匯了一筆豐厚的喪葬費。

為什麼陸榮廷、莫榮新會成為刺殺程璧光的頭號嫌疑人呢?這得從程璧光率海軍投靠廣東革命政府說起。1917年北洋政府發生了名噪一時的院府之爭(總統黎元洪和總理段祺瑞的爭鬥),接著辮帥張勳以調停為名率軍進入北京,復辟了滿清王朝。當時北洋政府的陸軍掌握在段祺瑞手裡,而海軍總長程璧光則同情總統黎元洪,派軍艦解救黎元洪未果,索性率領海軍主力南下,投靠了廣東革命政府。程璧光到了廣州後,發現孫中山只是個空殼子,軍政大權都掌握在西南軍閥手裡,包括他的海軍軍費,都得由廣西軍閥陸榮廷供應。程璧光投鼠忌器,既不敢和革命黨人走得太近,也不敢得罪西南軍閥,其海軍力量獨立於廣東革命政府和西南軍閥,自成一體。說白了,海軍只聽程璧光的命令,孫中山指揮不了。比如1918年1月孫中山命令豫章、同安二艦艦長炮擊觀音山督軍署,驅逐廣東督軍陳炳琨,代理廣東督軍莫榮新打電話給程璧光,讓他的海軍保持中立。程璧光立即命令海軍停止攻擊,並撤了豫章、同安兩艦艦長職務,孫中山聞訊大怒,卻也無可奈何。

海軍上將程璧光之死,沒有真相的政治暗殺!

1917年9月,廣西軍閥陸榮廷以武力威脅廣東省長朱慶瀾辭職,想用自己的親信取而代之。朱慶瀾鬥不過陸榮廷,將廣東省政府直轄的20營親兵送給革命黨人陳炯明統領。陸榮廷不答應,命廣東督軍陳炳琨武力接收了這支部隊,令廣東革命政府與西南軍閥的矛盾瞬間擴大,戰火一觸即發。北洋政府執政段祺瑞見有機可乘,派傅良佐到湖南當督軍,將北洋勢力往西南滲透。陸榮廷見段祺瑞有武力進犯之意,聯絡程璧光當和事佬,將這20營武裝還給了革命黨,算是了結這段恩怨。但是陸榮廷耍了個心眼,這20營武裝改稱海軍陸戰隊,雖然實際指揮官是革命黨人陳炯明,隸屬關係上卻屬於海軍總長程璧光統轄,等於是在革命黨與自己之間設定了一個障礙。程璧光夾在革命黨人與西南軍閥中間左右為難,也最終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

上面提到1918年初,孫中山和陸榮廷產生矛盾,以至於兵戎相見。程璧光的海軍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將兩派都得罪了。革命黨人怪程璧光沒有革命政治理念,耍滑頭,陸榮廷擔心海軍一旦幫革命黨人對付自己,戰爭勝利的天平就將轉向革命黨人。兩派都視程璧光為眼中釘肉中刺,這種情況下,程璧光被刺殺也就不足為奇了。

海軍上將程璧光之死,沒有真相的政治暗殺!

1918年2月26日晚,程璧光應蘇姓議員之邀赴筵,回到家後開始處置電報,處理好公務後帶著吳姓僕人搭小船外出。小船快靠岸時,兩個黑衣人突然竄出,朝船頭的程璧光連開數槍,將其擊倒後逃之夭夭。程璧光胸部中彈,直透心肺,當時就斷氣了。

孫中山聽聞程璧光被刺,召開緊急會議,並嚴令軍警緝拿兇手。由於案發正值晚上,目擊證人也沒有辦法看清兇徒的容貌,未能擒獲兇手,只通過內部渠道獲知刺程一案,是廣東督軍莫榮新所為。而廣西軍閥陸榮廷、莫榮新也在第一時間撇清了自己同刺殺程璧光的關係,並且藉助報刊等社會輿論工具,將刺程一案的幕後黑手指向革命黨人。

海軍上將程璧光之死,沒有真相的政治暗殺!

在當時那種特殊的政治背景下,程璧光被殺的黑鍋背在誰身上,都有可能給誰帶來滅頂之災。於是各派都達成了默契,並不對程璧光被刺一案進行深究,此案無法偵破,成為了歷史懸案。

據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刺殺程璧光一案,陸榮廷、莫榮新的嫌疑最大,理由就是程璧光一死,海軍群龍無首,便於其分化收買,從而削弱革命黨人的軍事力量。而且莫榮新與程璧光私怨頗深,完全有殺程的理由和動機。當然革命黨人的嫌疑也不能排除,畢竟能夠精確伏擊程璧光這樣的高階軍事將領,沒有準確的情報和周密的部署是無法做到的。程璧光被刺以後海軍的政治走向來看,革命黨人獲利最大。革命黨人汪精衛在給《程璧光殉國記》作序時說:“程璧光被刺是北洋政府所為。”由於缺乏根據和證據,並不被歷史學家認可。

文/王國棟,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