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歷史,東丹王耶律倍,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

耶律倍,姓耶律,名倍,小字圖欲,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唐朝末年,北方契丹族原始公社制逐漸解體,奴隸制經濟有了飛躍的發展。唐朝滅亡以後,在後梁貞元二年(公元916年)二月,契丹部落聯盟可汗耶律阿保機,即皇帝位,稱大聖大明天皇帝,其妻稱應天大明地皇后,建元神冊,國號契丹。從這以後,契丹族出現了國家政權。三月,年方十八歲的耶律倍,按中原王朝的慣例,確立為皇位的繼承人(皇太子)。

古代歷史,東丹王耶律倍,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

耶律阿保機建國後,繼續征服北方各部族。到神冊四年(公元925年),契丹國已征服了它周圍的大部分部族,惟有它東北方的渤海國尚未降服。這一年的十二月,阿保機親自率兵征討渤海,皇后、皇太子、次子大元帥堯骨都隨軍出征。被調發參加這次從徵的還有回鶻、新羅、吐蕃、党項、室韋、沙陀、烏古等部人員。耶律倍的從徵,對契丹取得渤海國地區,有一定貢獻。同年閏十二月二十九日晚,契丹軍隊包圍了渤海的扶余府城。扶余府城,是渤海西部地區的軍事、交通重鎮,渤海在此地嘗屯有重兵,以防契丹的侵襲,其地約在今長春市附近(一說在農安)。這一役,是契丹徵渤海的關鍵一役。三天之後,即天顯元年(公元926年)正月初三日,契丹軍攻克了扶余城:殺了渤海的守城將領。

阿保機立即打算清查扶余城戶口,耶律倍規勸說:“現在剛剛佔領土地就調查人口數,百姓必不安心。若是乘著現在的破竹之勢,直抵忽汗城,取之必克。”阿保機採納了這一建議,以倍及大元帥堯骨為前鋒,率軍直奔忽汗城。忽汗城是渤海政權首府,地點即今黑龍江省寧安縣境內的東京城古城,此城距扶余府城近千里,道路曲折,山地居多。契丹軍隊僅用了七天的時間,就走完了這段路程。同月初九日夜,耶律倍、耶律堯骨軍隊包圍了忽汗城。

古代歷史,東丹王耶律倍,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

忽汗城被圍困的第三天,即同月十二日,渤海國最後一位國王大湮撰請求投降。十三日,阿保機到達忽汗城南郊。十四日,大理撰率僚屬三百多人出城投降,得到阿保機的優禮接待。之後,又回到城中,一些渤海士兵,不甘心投降,仍然企圖抵抗,十九日,殺死了阿保機派進城內搜尋兵器的契丹官員十三名,並重新守城。但這些士兵,在最高領導已投降的情況下,無法組成堅強的抗擊力量,所以,到二十日契丹軍鼓譟登城時,渤海士兵竟無敢抵禦者。這天,阿保機親自進入城中,大湮撰為一些士兵的反覆舉動,在阿保機馬前請罪。阿保機下令用軍隊護衛渤海王大湮撰和他的族屬們出城,不再放回城中。在祭告天地後,阿保機又回到城外軍中。由此可見,忽汗城並未經過大的戰爭,就降服於契丹了。經過近一個月的時間,以阿保機為首的契丹征服者,醞釀著統治渤海地區的辦法。到二月二十九日,宣佈:改渤海國為東丹國,改忽汗城為天福城,以太子耶律倍為人皇王,主持東丹國。其所以封人皇王,以阿保機嘗自稱天皇帝,其後述律氏稱地皇后,合天地人而為三,准許東丹王服用天子衣帽,即服用龍紋衣服和十二旎冕帽。東丹國的年號叫做甘露,設立中臺省,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以叔迭刺為左大相,原渤海老相(失其名)為右大相,原渤海司徒大素賢為左次相,耶律羽之為右次相。規定統治政策一用漢法,每年向契丹中央政權進貢細布五萬匹,粗布十萬匹,馬一千匹,赦免原渤海境內死罪(斬刑)以下罪人。東丹國表面上是契丹國中之國,如規定東丹王稱制行令,有權任免一些官員。實際上,東丹國自建立起,從東丹王到重要官職,皆契丹中央政權決定。因此,東丹國不過是契丹中央政權管轄下的一個地區,即契丹國的東部地區。所謂東丹,就是東契丹的意思。

古代歷史,東丹王耶律倍,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

就當時形勢來說,契丹國任命耶律倍為東丹王,管理渤海地區,是比較適宜的決定。因為,契丹奴隸主貴族之取得渤海地區,雖出動了武力,如扶余城還是經過了戰鬥,但以忽汗城為首的大部分地區,不是經過戰鬥取得的,不能把渤海民戶皆抓為奴隸,因此勢必保留大部降服居民原有的生產和生活狀態。同時,維持渤海王在此統治,又容易出現對契丹態度的反覆。因此,阿保機等決定從契丹貴族方面,派出一人代替渤海王,管轄降服的渤海民戶。在契丹貴族中選擇什麼樣的人物,才有利於統治此地,也有利於維持渤海民戶原有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呢?他應該是積極學習中原文化,並有較高的文化素養的人物。

古代歷史,東丹王耶律倍,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

我們知道,渤海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畜牧、漁獵、手工業、商業等多種經濟都較發展的民族,政治、文化上積極效法中原,堪稱是東北各族中文化水準較高的民族。在以畜牧業為主兼事狩獵業的契丹民族的貴族奴隸主間,選擇熟悉中原文化的人管理渤海地區,是比較合適的。耶律倍不僅有僅次於皇帝阿保機的政治地位,而且恰恰具備了這一點。根據歷史記載,他從幼年起,聰敏好學,性好讀書,不喜射獵。他是積極學習中原文化,並有較高文化素養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