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明世宗嘉靖皇帝前後共有三位皇后,這三人的最終結局有何不同

前言:如果我們把時間線拉大到整個歷史長河來看,明朝皇帝的愛情觀是比較特別的,因為其中大多數人都非常專情。比如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在馬皇后和徐皇后去世後,便不再冊立中宮。又比如宣宗之於孫皇后、英宗之於錢皇后,都稱得上帝后關係和諧的典範。而到了孝宗和張皇后身上,更是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景象:皇帝后宮除了皇后,別無妃嬪。甚至憲宗之於萬貴妃、神宗之於鄭貴妃,雖然略有跑偏,仍不失為一往情深的正面典範。

然而就在這些深情的帝王中間,明世宗朱厚熜是顯得如此的與眾不同。這位素以“白眼狼”著稱的刻薄皇帝,前後共冊封了三位皇后,可惜結局均以悲劇而告終。今天筆者就來聊一聊她們的故事。

明世宗嘉靖皇帝前後共有三位皇后,這三人的最終結局有何不同

孝潔肅皇后陳氏

陳氏,大名府元城人(今屬河北省大名縣),落第老生員陳萬言的女兒。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八月的時候陳萬言時來運轉,先是被封為鴻臚寺卿,隨即又升任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原因很簡單,他的長女陳氏被選為了皇后。

嘉靖元年的時候,明世宗還是一個剛從湖廣安陸來京即位不久的土包子,正在為了親爹的名分而苦苦掙扎。上文中的昭聖慈壽皇太后,是世宗的伯母、明孝宗的皇后張氏。本來世宗想以自己親祖母壽安皇太后(即世宗祖父憲宗貴妃邵氏)的名義來挑選皇后,結果被內閣首輔楊廷和給駁回。憲宗是朱厚熜的祖父,孝宗是他的伯父,按理邵氏應該是太皇太后。但在強勢的昭聖慈壽皇太后和楊廷和麵前,邵氏只能被稱為皇太后。至於世宗的生母蔣氏,更是隻能稱為興國太后,連個皇字都沒有。

丙子,先是司禮監官傳諭內閣:“以大婚禮取到女子赴宮簡選,欲從壽安皇太后傳旨。”大學士楊廷和等再言其不可,雲:“去年宣諭禮部舉行,今春分遣司禮監官選取,皆由聖母昭聖慈壽皇太后誥諭。在廷之臣與天下之人皆知之。今日傳旨改從壽安,事不歸一,禮不由正,何以昭示中外?”乃傳奉昭聖懿旨行之。—《明世宗實錄卷十七》

明世宗嘉靖皇帝前後共有三位皇后,這三人的最終結局有何不同

換句話說,由於這樁婚事是由昭聖慈壽皇太后做主,陳皇后的悲劇命運從一開始就埋下了伏筆。明世宗以小宗入繼大統,本就要事事小心,何況其本人又心機深沉,任何人在他眼中都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

大婚之後,世宗貌似對於陳皇后非常寵愛,他在第二年就封岳父陳萬言為泰和伯。吏部尚書喬宇據此認為陳萬言封伯的速度超過了當年的壽寧伯張巒,此事不合祖制。張巒即昭聖慈壽皇太后的父親,文官們不過是想扯張太后的大旗繼續打壓皇帝而已。故而世宗態度強硬,根本不予理會。

吏部尚書喬宇等言:“…若萬言之封伯,比巒已太驟矣。而子授尚寶司丞,又巒諸子所無者。祖宗之法俱在,皇上當世守之以垂萬世。”上報已有成命。—《明世宗實錄卷三十》

但是世宗畢竟是個薄情之人,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的時候,陳皇后正在孕中。朱厚熜寂寞難耐,當著皇后的面和順妃張氏打情罵俏,引發了陳皇后的強烈不滿。然而世宗並不認為自己有錯,還得有孕在身的陳皇后大發雷霆,最終造成了皇后的小產。當年十月初九日陳皇后崩,世宗餘怒未消,不但葬禮按照最低標準安排,還給了她一個“悼靈”的惡諡。按照禮制,陳皇后作為原配,應該要和世宗合葬。可是世宗當時偷偷選定天壽山十八道嶺為自己的陵寢所在地,卻把悼靈皇后葬在了襖兒峪,擺明了不想和她合葬。一直到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經過禮部尚書夏言的據理力爭,才最終將陳皇后的諡號改為“孝潔”。

己巳,先是禮部尚書夏言等奏:“…又先皇后正位中宮七年,懿行純德,足以母儀天下。其原諡悼靈,考之諡法:在悼雖協年中早天之義,而靈義有六類,非美大之稱。請下翰林院更議褒稱,垂示後世。”上從其言,詔改諡曰孝潔。—《明世宗實錄卷一百九十一》

不過世宗聰明強勢了一世,還是對他死後之事無能為力。朱厚熜駕崩後,裕王朱載坖即位,隨即公然反抗先帝遺詔,於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為孝潔皇后上尊諡曰孝潔恭懿慈睿安莊相天翊聖肅皇后,將其遷葬世宗永陵並祔享太廟。

明世宗嘉靖皇帝前後共有三位皇后,這三人的最終結局有何不同

廢后張氏

張氏,河南新鄉人,張楫之女。嘉靖元年九月皇帝大婚,隨即在十月冊封妃嬪,其中張氏被封為順妃。從史書的記載來看,這位張順妃素來以美貌著稱,故而頗得世宗寵信。上文說到朱厚熜之所以會和陳皇后發生口角,就是因為張順妃。

帝性嚴厲。一日,與後同坐,張、方二妃進茗,帝循視其手。後恚,投杯起。帝大怒。後驚悸,墮娠崩,七年十月也。—《明史卷一百十四·列傳第二》

陳皇后去世之後,世宗心中一直慍怒未消,因此在十一月底就冊封張順妃為皇后。此舉恐怕更多地是在跟已故皇后示威,你不讓我看人家的手,行,我就封她做皇后。但是以色事人,終難長久。待到色衰之際,便是君王翻臉無情之時。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正月,朱厚熜突然通知禮部廢后。在瞠目結舌的禮部官員面前,明世宗給出的理由竟然只是張皇后“侮肆不悛”,沒把自己放在眼裡。

癸卯,上諭禮部曰:“朕惟陰所以相陽,若地之承天者也。夫為妻綱,婦道曰敬順而已矣。元配既早失,乃因助祀不可無人,列御不可無統,遂推張氏為皇后,恩禮之所加遇時甚。近乃多不思順不敬不遜屢者,正以恩待。昨又侮肆不悛,視朕若何?如此之婦,焉克承乾?今退聞退所,收其皇后冊寶。天下並停箋,如敕奉行。”—《明世宗實錄卷一百五十八》

朱厚熜在正月初六日通知禮部廢后,第二天便決定立德嬪方氏為第三任皇后,可謂是無情之極。至於張皇后究竟因為做了什麼而被廢黜,歷來也是眾說紛紜。據《萬曆野獲編》記載,張皇后是因為幫著昭聖皇太后的兄弟建昌侯張延齡求情,因而觸怒了嘉靖皇帝。這個記錄,有很大的問題。皇帝和昭聖皇太后不對付,這是盡人皆知的秘密,張皇后再不開眼,想來也不會去觸這個黴頭。何況張延齡是在嘉靖十二年十月下獄論死,廢后發生在次年正月,當中間隔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

說者謂建昌侯張延齡坐罪當死,昭聖太后乞哀於廢后,後乘新正侍上宴,微及其事。上震怒,立褫冠服鞭撻之,斥譴以去。—《萬曆野獲編卷三》

明世宗嘉靖皇帝前後共有三位皇后,這三人的最終結局有何不同

另外據16世紀朝鮮國館閣文人代表人物蘇世讓所留下來的八卦言論,張皇后之所以會頂撞皇帝,是因為世宗沉迷女色。帝后之間爆發口角,張皇后甚至以自盡相威脅。對於朱厚熜這樣的白眼狼性格,你想自盡?行滿足你,去冷宮自盡吧。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閏十二月初三日,宮中發生了悲喜兩重天的事件。一邊是世宗為昭聖皇太后加上尊號曰昭聖恭安康鏸慈壽皇太后,一邊是張廢后在冷宮中淒涼離世。作為一個廢后,自然是沒有資格得到諡號。

孝烈皇后方氏

方氏,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人(今屬江蘇省南京市),方銳之女。和之前的陳皇后、張廢后不同,方氏是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禮部遴選宮嬪之時,才被冊封為德嬪。對於方氏的德行,史書上的評價是“性資端慎”,深得世宗本人的信任。

因此張皇后被廢之後,世宗迅速下旨冊立方氏為皇后,進封其父方銳為錦衣衛都指揮使。朱厚熜這個人,一貫會以抬高後來者地位的方氏,來打壓前任。按照慣例,冊立皇后,只需要拜謁皇宮內的祖廟即可。但是世宗偏偏要給新皇后出風頭,硬是帶著她去拜謁太廟和世廟,一時之間也是風光無倆。

壬子,是日,上遂率皇后及妃謁告太廟、世廟。—《明世宗實錄卷一百五十八》

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十二月,世宗生母章聖皇太后蔣氏去世。朱厚熜的生父朱祐杬原本是分封在湖廣安陸的興王,死後自然也葬在了當地。世宗透過“大禮議”的鬥爭,為生父爭來了獻皇帝的諡號以及睿宗的廟號,其陵寢也升格為了顯陵。現在蔣氏去世,世宗為了決定是否將母親與父親合葬,決定親自南巡承天府(即安陸)。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二月朱厚熜啟程前往承天府,途中還將扈從的岳父方銳升為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南巡迴京之後,世宗對岳父的表現很滿意,下旨冊封方銳為安平伯。

明世宗嘉靖皇帝前後共有三位皇后,這三人的最終結局有何不同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宮中發生了著名的弒君案。宮女楊金英等人不堪世宗平日的虐待,決定趁朱厚熜晚上熟睡之後用繩子勒死他。不過幾個弱女子臨事緊張,把繩子打成了死結。眼看殺不死皇帝,同謀的宮女張金蓮心生悔意,跑去通知了方皇后。方皇后匆匆趕到驅散了眾宮女,這才保住了世宗的性命。據說事後方皇后利用世宗驚惶不能決斷之際,不斷迅速處決了楊金英等人,還把情敵曹端妃打成主謀一起誅殺。

丁酉,宮婢楊金英等共謀大逆。伺上寢熟,以繩縊之。誤為死結,得不殊。有張金蓮者知事不就,走告皇后。後往救,獲免。乃命太監張佐、高忠捕訊之。言金英與蘇川藥、楊玉香、邢翠蓮、姚淑翠、楊翠英、關梅秀、劉妙蓮、陳菊花、王秀蘭親行弒逆。寧嬪王氏首謀。端妃曹氏時雖不與,然始亦有謀。張金蓮事露,方告徐秋花、鄧金香、張春景、黃玉蓮皆同謀者。詔不分首從,悉磔之於市,仍銼屍梟示。—《明世宗實錄卷二百六十七》

《明史》上說世宗為了感念皇后的救命之恩,將岳父方銳進封為安平侯。這個屬實就是睜眼說瞎話了,因為方銳是在當年正月的時候進封的,二者之間並無聯絡。實際上以朱厚熜多疑的性格,很快就對曹端妃之死產生懷疑,認為曹氏絕無害己之心,進而認為皇后是借刀殺人。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十一月十八日,方皇后去世。據清初學者毛奇齡所著《勝朝彤史拾遺記》所記,當時宮中失火,世宗阻止內官救火,以致於方皇后被活活燒死,事後還惺惺作態,留下了鱷魚的眼淚。

二十六年十一月,宮中火,中宮請救後,上不應,後遂崩。已而復悼曰:“後救我,而我不能救後。”—《勝朝彤史拾遺記·卷五》

筆者個人認為,毛奇齡的記載不太靠譜,因為《實錄》中並沒有當月皇宮失火的記錄。在古代皇宮失火是大事,一般會認為是皇帝失德或者朝有奸臣所致,文官集團會趁機要求皇帝修身養性甚至大赦天下,因此史書漏記的可能性極小。既然前提都不存在,世宗放任皇后被燒死的結論自然更不復存在。但是對於不放過任何一個工具人的朱厚熜來說,方皇后之死又為他提供了折騰文官們的極好機會。

明世宗嘉靖皇帝前後共有三位皇后,這三人的最終結局有何不同

世宗在皇后去世當天就告訴禮部,方氏的喪禮要按照“元后”的規格操辦。這裡略作解釋,只有皇帝的原配皇后,才能稱為“元后”,日後要和皇帝一起祔享太廟。孝潔皇后既然沒有被廢黜,“元后”的身份自然非她莫屬。方皇后德行再好,也只能是繼後,日後諡號中不能有帝諡。比如世宗駕崩之後,諡號中最後一個字是“肅”,那麼孝潔皇后的諡號可以改為孝潔肅皇后。但方皇后只能是孝烈皇后,不能被稱為孝烈肅皇后。

乙未,皇后方氏崩。上即日發喪,諭禮部曰:“皇后比救朕危,奉天濟難。冀同膺洪眷,相朕始終。不意遽遊,痛切朕情。其以元后禮喪之。”—《明世宗實錄卷三百三十》

但是世宗之所以如此大動干戈,固然有念著方皇后救命之恩的因素,但更多地還是為夯實他老爹朱祐杬稱宗祔廟的基礎。朱厚熜此前經過十多年的艱苦鬥爭,最終如願以償地給生父上了一個睿宗的廟號,把他的牌位放進了太廟。但是這件事情並不得人心,世宗一直擔心自己死後老爹的地位不保。明朝的太廟實行九廟制度,即供奉九位先帝的牌位,一旦超過這個數目,就要按照和現任皇帝血緣的親疏遠近來遷到外面的祧廟。我們先來看看當時太廟中的九塊牌位都是哪些皇帝:

太祖朱元璋(開國太祖、百世不祧)成祖朱棣(世宗這一支的始祖,同樣百世不祧)仁宗朱高熾(世宗五世祖)宣宗朱瞻基(世宗高祖父)英宗朱祁鎮(世宗曾祖父)憲宗朱見深(世宗祖父)孝宗朱祐樘(世宗伯父)睿宗朱祐杬(世宗生父)武宗朱厚照(世宗堂兄)

換句話說,一旦世宗駕崩,那麼太廟中就要祧出一位先帝的牌位,該祧誰呢?既然太祖、成祖百世不祧,那自然該祧仁宗。但是仁宗在文官集團心中可是神一般的存在,放著沒做過一天皇帝的睿宗牌位不動,把仁宗的神主祧走,人心能服氣嗎?大臣們隨便編一個理由,就可以說服新皇帝把睿宗的神主重新遷走,而不必動仁宗的牌位。當初無論是陳皇后還是張皇后,死的時候睿宗都還沒祔廟,世宗考慮不到這層。現在方皇后之死,讓朱厚熜覺得他必須在自己死前就把老爹的地位徹底鎖定才行,這才是這位白眼狼皇帝要把方皇后當作“元后”的真正原因。

明世宗嘉靖皇帝前後共有三位皇后,這三人的最終結局有何不同

到了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孝烈皇后去世已經三年,按照“元后”的標準應該要升祔太廟。然而明朝開國以來,還從未發生過繼後也死在皇帝前面的例子,孝烈皇后的升祔禮怎麼操作,成了禮部官員的難題。而在三年前就埋下伏筆的世宗,至此露出了獠牙,堅決要求將仁宗的神主遷出太廟,給孝烈皇后騰位置。

己卯,詔議孝烈皇后升祔禮。時禮部以孝烈皇后忌辰祭禮未定,請上裁。上曰:“奉先殿未設後位,朕已前慮矣。爾等執泥弄文,不思大義。雖主祔廟庭,視朕猶閏位。然今正禮,必奉遷仁宗主。奉先殿設後位,即朕廟次乃可耳。禮部其即會官從正歸一議聞。”—《明世宗實錄卷三百六十六》

此時的世宗早已在朝堂上說一不二,文官們稍作抵抗,很快便潰不成軍,不得不同意將仁宗神主遷出,將孝烈皇后升祔於太廟第九室,也就是世宗日後自己的位置。等到世宗駕崩後,即位的明穆宗雖然將孝烈皇后神主別祀與弘孝殿,而將孝潔肅皇后神主升祔太廟。但是由於仁宗神主早已遷出,穆宗畢竟還是滿足了世宗的心願,讓睿宗的牌位繼續留在太廟之中。

結語:作為明朝唯一擁有三位皇后的皇帝,心如鋼鐵的明世宗始終將三人作為工具人使用。陳皇后和張皇后,是他用來對付昭聖皇太后和文官們的工具。方皇后雖然對皇帝有救命之恩,但也難逃死後被世宗用作滿足一己私願的工具。可憐孝烈皇后為世宗在太廟之中搶佔了十多年的位置,最終還是被一腳踢開,不得不讓位於皇帝的原配陳皇后。三位皇后最終的結局都是一言難盡,在整個明朝歷史上也極其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