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到底神秘在哪

三星堆文化作為中國古蜀文明最有名的代表,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那麼,三星堆文明是怎麼由來的呢?為什麼叫作三星堆呢?它神秘在何處呢?今天,就讓我們一一來揭開這層面紗。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到底神秘在哪

首先,三星堆是一個地名, 位於如今的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三星堆文化是分佈在中國西南四川盆地內、年代範圍大致在公元前1700年至前1200年間的青銅文化。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曆史。現有儲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2011年10月11日,國家文物局公佈了首批12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作為古蜀文明的代表,三星堆榜上有名。首批均是大遺址公園,像圓明園、周口店、良渚、殷墟、秦始皇陵,哪一個不是赫赫有名。考古遺址公園是國際上通用並日趨成熟的考古遺址保護和利用模式,三星堆獲此殊榮,將使遺址成為令人流連忘返的遊覽勝地。古老的馬牧河潺潺流過,12平方公里的遺址寧靜神秘,祭祀坑、城牆等將重現原貌,在這個帶有科普性質的遺址公園裡,古蜀先民的生活場景將再現在公眾面前。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到底神秘在哪

古蜀史曾長期沉寂,三星堆也是繁榮之後戛然而止雲山霧罩,是天災人禍,還是由於征戰殺伐,使其上千年了無蹤影?其間可否有崇高的獻身和硝煙裡的吶喊?痛苦掙扎和爭鬥平息後的和平歲月,錐髻左衽的古蜀人又遷往了何方?他們可否不忘故園,又回來捕魚採擷過嗎?那些湮沒了三四千年的生命狀態,是否像現在解讀的那麼粗野而虔誠,單純而冷酷,真誠而開放?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近年來,學術界發現一個值得深思的北緯30°現象,兩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中華文明,地中海愛琴文明,瑪雅文明均處在北緯30°附近,而且發生、發展的時間也基本相近,這條緯線附近,匯聚了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等地球上最為神秘的奇觀和文化資訊。其他文明均中斷了,唯有中華文明一直延續至今,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大奇蹟。三星堆恰好也在北緯30°,從1929年發現一坑玉石器,1953年馮漢驥等人提出三星堆一帶可能有古文化遺址,到20世紀80年代發掘出12平方公里大小的遠古遺址,再到1986年三星堆發現的兩座商代大型祭祀坑,以及成都平原如今陸續發現的多處古蜀文化遺址,使古蜀文明成為中華文明群星璀璨的一個亮點,蠶叢、魚鳧頓時鮮活起來。深情回眸古蜀,三星堆人當年如何烈火熔金?用什麼工具切割玉石?那柄金杖的神秘圖案是否代表王權?繁榮兩千年的古城為何廢棄?這些令人振奮的命題,恰似高擎起火炬,照亮人們探索思考的道路。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到底神秘在哪

由於沒有發現文字,海內外的大量遊客參觀三星堆後,都說三星堆“神秘”“神奇”,其實,它更本真的指向是“神聖”。儘管尚待破解的謎團很多,博物館現有的文物和研究成果,已熠熠閃耀著黃金、青銅、碧玉般的光芒。

三星堆子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仰仗河流與土地繁衍生息。不知是何原因,興盛了兩千年的三星堆歷史戛然而止,從這裡消失得了無蹤影。直到1929年春天,才在一把農民的鋤頭下初露崢嶸。三星堆遺址發現於1929年。當時一位姓燕農民在該遺址的月亮灣地點偶然發現了一個玉器坑,根據這個線索,1934年,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對三星堆遺址北部的月亮灣進行了調查和發掘,這才有了三星對的問世。

三星堆青銅最典型的就是那副縱目面具,奇異的那對眼球,保準會讓你過目不忘。因為那對眼球呈柱狀從眼眶中伸出來,長達16釐米,像操縱柄一樣可以用手握住,而且中部還有一道箍,似帶了個鐲子。這奇崛詭異的眼球生長神話,彷彿帶給人幾分溫暖的灼痛感,又似攜著犀利的洞察力,那目光如星如月,如夜行的火把,而且異常質樸和厚實。品讀這離奇得匪夷所思的縱目,那遠古洪荒中生存的期盼和剛強便撲面而來,只覺得它凝日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氣,蘊涵著人類童年的艱辛和希望,讓人驚訝讚歎不已,青銅縱目面具寬138釐米,高65釐米,是三星堆的一個國寶級文物,它不僅眼球怪異,而且五官都很奇特,大耳朵狀如豬耳,卻平展伸開如兩把扇子,眼睛之下是碩大的蒜頭鷹鉤鼻,還有一張緊閉的闊嘴,從左耳根直拉到右耳根,這副尊容在童話世界裡恐怕也很難找到同類。縱目雄赳赳的野性十足,帶著怪異的震撼力,讓人心生敬畏,忍不住會發問,我們地球上真會有如此古怪的同類?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到底神秘在哪

帶著疑惑屏神靜氣多看幾眼,就發現它雖則怪異卻並不兇惡,雖說有刀刻般的輪廓線條,但那微微上翹的嘴角,倒像掛著一絲笑意。縱目沉睡數千年,感受過太多的星移斗轉興亡盛衰,期待和渴望被一寸寸拉長,於是有了這古老而神秘直來直去的目光,它毫無遮攔,像黎明遙掛天際。目光中跳蕩著破繭成絲的喜悅,有發現五穀的歡欣,當然還有馴服魚鷹,在湔江捕魚的悠悠時光,這些都與最基本的生活有關,但又是了不起的奉獻。還會有啼血化鵑的變奏飄出來,那個教民稼穡的杜宇,效法堯舜將王位禪讓給鱉靈,他是否真個甘願退隱西山?那個開明王堅定地疏通金堂峽,使盆地水退土肥,出現沃野千里,是他的經歷融入了大禹故事,還是大禹治水本身就包含古蜀的內容?

文物的精妙之處,不僅有精湛工藝攜著遙遠的神奇,更在於它承載著豐富的內涵。不同職業學養各異的觀者面對它們,猶如面對歷史的深沉迴響,每每碰濺出各自獨特的心靈火花。航天英雄楊利偉在駕駛“神舟五號”飛船飛天后不久,曾到三星堆博物館參觀,他站在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的鳥腳人像前駐足觀看,當聽到講解:甘肅有馬踏飛燕,三星堆是腳踏鳥頭,同是寓意飛翔,各有各的妙處。楊利偉淺淺一笑,走近一步注目觀看,鳥腳人像的爪狀腳緊緊鉗住鳥頭,那分生動與怪異吸引住了他,此刻,古蜀的飛天夢與當代的航天壯舉無疑生髮出一次雋永對接。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到底神秘在哪

三星堆是一個穿越了四千年,並繁榮了一兩千年戛然而止的文化,兩個祭祀坑珍寶大大刺激了人們的好奇心,有一種猜測認為:“蜀夏同源”。它來自東夷的一個專門保管王室祭器的小國,國亡後,他們攜神器逃亡到這裡。果真如此,當應找到中原甲骨文的蛛絲馬跡,但這裡沒有,說明當時的蜀與中原不是同一個文化。如果簡單地認定它是巴蜀文化,這裡又沒有找到巴蜀圖語。幸好有鳥頭把勺和高柄豆這些蜀文化典型器物做證,不然,人們將會疑竇叢生。那片曾盛極一時的遠古繁榮突然中斷肯定是遇到了大麻煩。是災荒、瘟疫、洪水,還是戰爭?因為無文字可考,眾說紛紜。也許有人會說,不斷遷徙是遠古人類的生存原則,那時,人類對大自然還是一個絕對的大弱勢狀況,他們沒法對抗強大的自然災害,沒有找到長久一點儲藏食品的好辦法。一遇荒年,除了逃荒,就只有遷徙,才能避免滅族之禍。最近,劉興詩先生從古地質學和古氣候學的角度提出了:是氣候變遷導致古蜀人離開了岷江河谷,後來又是災變氣候引起突發性洪水,使得生活在盆地內的古蜀人不得不放棄一座座古城,不斷在成都平原上搬遷,尋找新的定居點。三星堆地層剖面也確實發現了厚厚的淤泥層,旁證了大洪水的可能。不管屬於哪一種情況,生活的艱辛和沉重,沒有折損古蜀先民的勇氣,反而激發了他們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信心。變美是痛苦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於是古蜀先民將困頓和希望變為飛翔熔鑄在了鳥腳人像上。

撫今追昔,人類終於發展到了宇宙飛船上天,人類基因結構破譯,生物可以克隆,電腦將偌大一個地球連線成地球村的時代。懷著對古蜀文明深深的敬意站在三星堆和金沙之間,回望蠶叢、魚鳧、杜宇和開明,三星堆和金沙猶如古蜀文明的兩枚巨章,帶著幾千年的重量,列印在成都平原上。筆者曾兩百多次走進三星堆博物館,在夕陽中凝眸三星堆那螺旋形上升的曲線,常會生出點暈乎乎旋轉升騰的感覺,就像被古蜀文明輕輕托起一樣,三星堆,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偉大時代,正在散發著越來越璀璨奪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