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邵東老屋記憶:華德堂、華藻堂,人面桃花笑春風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唐服流雲天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附:「鄉土天下」堅持獨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樸實的語言描述鄉土歷史人文。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鳴,敬請留言分享思想,以鼓勵作者寫作。

邵東老屋記憶:華德堂、華藻堂,人面桃花笑春風

本文作者|禹丁華

華德堂位於邵東市流光嶺鎮永華村,系太平曾氏大約建於清道光末年。堂主當年比較富裕,山林田地不少,筆者老家對面夏家皂的田土,都為這曾家所有。

華德堂人丁也興旺,共有七房人,故此宅規模較大,從建築格局看,明顯分二次規劃,二次築建。此堂因塌、拆、改建嚴重,現原屋已支離破碎,但仍可略見當年氣象,其做工精,規模大,用材好,在茶市一帶不輸他人。

邵東老屋記憶:華德堂、華藻堂,人面桃花笑春風

邵東老屋記憶:華德堂、華藻堂,人面桃花笑春風

華德堂殘垣斷壁 攝影:禹丁華

據筆者初中同學申光華翁介紹,華德堂原堂屋門框上有一用龍鳳組成的福字石雕圖案,至少在方圓幾十裡為獨一無二,藝術與歷史價值不菲,可惜在拆大門時,此屋住戶將其肢解成數段,每戶分得一段,令人痛惜。不過,還有這種圖案的窗戶得以倖存,今天仍可一見。另外,尚存堂屋一貢桌原物,系申翁花錢購得,雖有破損殘缺,卻也十分難得。

邵東老屋記憶:華德堂、華藻堂,人面桃花笑春風

邵東老屋記憶:華德堂、華藻堂,人面桃花笑春風

華德堂精美石雕與窗戶 攝影:禹丁華

民國初年,流光嶺茶市出了對名人夫妻曾實秋與聶襲,但至今鄉人多已不知,筆者多次想尋訪其故居不可得。

曾實秋(1880~1916),民國初年入貴州士官學堂習軍事。護國戰爭中,受蔡鍔之命,任某部司令,奉命赴湘籌餉募兵,事已成,因內部篡權,在武岡被人暗殺。聶襲(1877~1942),官宦千金,少聰慧,籍貫衡陽石坳鄉。民國著名女詩人。一生命運多舛,其夫亡後,又連喪二子一媳,繼又大弟死於軍中,二弟夭亡,孫甥兩家遺骨,皆由聶一人撫養,憂傷勞頓,集於一身。聶仰天嘆息:“大地遍荊棘,舉足礙自由,我生不逢辰,身世飽經憂。”民國十三年,其《吟香閣詩集》刻版傳世,學者曾廉為之序。民國三十三年,其手稿百餘篇,毀於日寇。

筆者此次造訪華德堂,在申光華翁的引薦下,有幸拜見了在茶市學校退休的曾良山老師,意外得知原來他就是曾實秋的曾孫,而曾實秋竟是這華德堂堂主的孫子。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邵東老屋記憶:華德堂、華藻堂,人面桃花笑春風

茶市學校 攝影:禹丁華

華藻堂座落於白毛水(從流光嶺茶亭子流下來的小溪)西岸,與華德堂東南相望,系華德堂堂主之子曾唐臣大約於大清光緒初年所建。據申光華翁說,曾唐臣當年主持華德堂的修建,私自攢了一筆錢獨立門戶修建了這華藻堂,但其子孫到民國末年家道中落,不過,解放後復又興盛,很多人參加了工作,吃國家糧,後來在廣州有官至師局級幹部的。

華藻堂原宅如今僅南北殘存數間,中間地段已由移民戶申振華砌了一幢大洋樓,房上很霸氣地額曰“申府”。筆者去拍照時,與人聊天,他們對這華藻堂的歷史已渾然不知,真是滄海桑田,令人唏噓。

邵東老屋記憶:華德堂、華藻堂,人面桃花笑春風

邵東老屋記憶:華德堂、華藻堂,人面桃花笑春風

華藻堂現存房屋及在原址上新建的“申府” 攝影:禹丁華

據1942年出生的尹頌初翁說,華藻堂民國時期還辦過曾氏私學,名曰紅導學校。解放後,繼續辦學,改名茶市學校。1972年到1974年,筆者曾在此唸了二年半初中,並擔任我們中四班的團支部書記,因此,華藻堂稱得上是筆者母校。

筆者在華藻堂讀書時社會活動多,比如學農,社會調查,出牆報,學黃帥(當時的一個小學生),參加公社學毛著講用團,參加學校籃球隊、排球隊等。因離家遠,一有重要活動,就常與班主任尹星明老師同食宿,可謂既興奮又緊張,伙食是改善了,但在床上很難入睡,且動也不敢動,怕碰到了老師。

有一年,筆者代表學校參加排球賽,開始憑筆者的出色發揮,以二比零領先,且第三局也已到了賽點,可對方最終卻實現了大逆轉,以三比二淘汰了我們。後來公社組織排球隊去區裡比賽,我有幸被選為隊員,但因遭受此役失敗的打擊,竟堅拒如此美差,被人稱作傻瓜。

邵東老屋記憶:華德堂、華藻堂,人面桃花笑春風

作者當年在茶市學校合影

在華藻堂讀書,還有一事印象深刻。那時城裡的孩子、半邊戶的小孩到鄉下讀書,自是常事。城裡來的曾巧英,高挑白晰,大方洋氣;半邊戶的周壽美,小巧玲瓏,能歌善舞(其家與我們的教室隔天井相望)。我們一幫情竇初開的男生,見到她們,視為天仙,大有癩蛤蟆望天鵝的感覺,免不了心跳加速。

茶市學校現已搬遷至一里開外的水口山西麓。當年學校的操坪兼球場,現已成為黃花土。當年在學校前坪的集體照,前坪今尚存,但青磚欄杆已拆。筆者人生的第一張照片,就是在當年“天鵝”的房屋前牆下拍的,這牆今還在,只是已轉賣申府了,四十四年後,筆者再站此牆前,大有人面桃花之嘆。

作者簡介

邵東老屋記憶:華德堂、華藻堂,人面桃花笑春風

禹丁華,湖南邵東流光嶺人。二十歲外出謀生。曾供職於省檔案館近四十年,參與或主持過一些湖南近現代史方面的研究課題。晚年對家鄉的人文歷史情有獨鍾,常寫些寄託鄉愁的小文以自娛。

主編:陳勝喬 編校:文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