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甘露之變的發起者,唐文宗李昂對宦官毫不手軟,皆因對盛唐的思念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唐朝中後期的政壇,那就是“宦官當政”,老太監劉季述能夠執著銀柺杖,理直氣壯地數落著昭宗的不是,有的皇帝甚至委身於宦官,厚顏無恥地認宦官為義父,可見唐朝的宦官之禍有多嚴重!彼時唐朝猶如步入暮年的老人,要想重現大唐盛世簡直是天方夜譚,安史之亂給唐朝造成的影響遠不止八年的禍患。

甘露之變的發起者,唐文宗李昂對宦官毫不手軟,皆因對盛唐的思念

唐文宗畫像

老話常說,上樑不正下樑歪,虎父才會無犬子,唐文宗李昂的父親唐穆宗渾渾噩噩,哥哥唐敬宗貪玩成性,按照基因傳承的理論來說,李昂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會有作為的皇帝。

可偏偏李昂反其道而行之,剛上任就下了一紙飽含開山破斧意味的詔書,遣散三千多名無職位的宮女,節省宮內開支的同時,又充盈了一下國庫。如果這對於日漸衰微的唐王室是杯水車薪的話,那麼李昂下一步行動就讓群臣驚掉了下巴,他一邊遣散當年陪穆宗、敬宗玩耍取樂的宦官佞臣,一邊大力裁撤朝廷機構的“寄生蟲”,無事可做的冗餘官員。

除此之外,李昂對上朝處理政事頗有好感,這在最近幾任皇帝之間可不多見,長安城的百姓滿以為迎來了一位明察秋毫的明主,卻全然忽略掉李昂的優柔寡斷、畏首畏尾,缺乏果敢決斷的意識。

尤其是在君臣商討國事的時候,費勁半天功夫才敲定的決策,結果文宗皇帝一個轉身就將其拋在腦後,全然不顧大臣傾注多少心血!君子一言,尚且駟馬難追,更何況堂堂天子呢,說話不算數的文宗皇帝引得朝廷群臣莫名其妙、心生怨言,連中書侍郎韋處厚都看不下去了,失望之餘,執意要辭官回鄉。

文宗皇帝當然清楚韋處厚的賢能,唾沫星子滿天飛,傾盡所能地想要留住這位老臣,從文宗皇帝的話裡,韋處厚隱隱約約似乎聽懂了文宗皇帝的難言之隱。

甘露之變的發起者,唐文宗李昂對宦官毫不手軟,皆因對盛唐的思念

王守澄畫像

前面有提過,唐朝中後期是宦官的天下,許多皇帝皆由宦官扶持,唐文宗李昂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必須要時刻對宦官感恩戴德,遇事決策也要事先得到宦官的允許。地主階級為基礎的封建社會里,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但這僅僅是典章制度的規定,實際的統治者往往是掌握朝中權力的人物。唐文宗李昂背後的人就是一手將他扶持上位的宦官王守澄,無論朝中大事小情都要經過王守澄的許可,哪怕冊立皇后也得稟告一聲。雖然君權是至高無上的,世代存在的君臣綱常根深蒂固,但京城禁軍(神策軍)的兵權牢牢地掌握在王守澄手裡,四四方方的玉璽哪抵得過數以萬計的兵馬。宦官王守澄是幕後操持者儼然是件家喻戶曉、心知肚明的事情,天下皆是明眼人,但敢於直言不諱的人寥寥無幾。

甘露之變的發起者,唐文宗李昂對宦官毫不手軟,皆因對盛唐的思念

唐中晚期宦官當政

公元828年,文宗皇帝親自主持一場時政建議方面的測試,一名叫做劉賁的考生,忍不住內心的憤懣,專門呈上了一份慷慨激昂的考卷,內容是反對宦官擅權亂政。

李昂第一次看到考卷的時候,肯定會是誠不欺我的心裡,敢於說出心中所見,勇氣可敬可嘉,可這份考卷究竟能不能錄取,暗自拍手稱快的群臣說了不算,高高在上的李昂也說了不算。一旦錄取耿直性情的劉賁,就意味著要和整個宦官集團在作對,要想大刀闊斧地剷除宦官勢力,光憑一腔熱血和滿腔熱枕是不夠的。因此劉賁不可避免地受到冷落,其他人大都榜上有名,即使公認劉賁的才能膽識第一,但宦官的能量太大,根本無法提拔重用劉賁。沒有人願意做一隻牽線木偶,何況唐文宗李昂的目標是做一位盛世明主,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擺脫宦官的控制,卻又無可奈何地忍氣吞聲。

甘露之變的發起者,唐文宗李昂對宦官毫不手軟,皆因對盛唐的思念

牛僧孺畫像

如果僅僅是宦官當政還好一點,屋漏偏逢連夜雨,生活在宦官壓力下的群臣也沒閒著,以牛僧孺和李德裕為首的丞相,由於政見不和、出身不同,大力發展黨派利益,掀起一陣唐朝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黨爭高潮。外朝是牛李黨爭,內廷是宦官作主,李昂從熱衷於內鬥的外官集團裡找不到半點希望,他決定在“智囊庫”翰林院裡尋找幫手,一名叫做宋申錫的翰林院士就這樣登上歷史舞臺。

宋申錫向李昂表示,要想剷除王守澄必須先要削弱其勢力,一語驚醒夢中人,李昂立即將宋申錫委任為宰相,鄭重其事地把重任交給了他。宋申錫的確是個有膽有識的好苗子,奈何他尋求的合作伙伴禮部侍郎,恐懼宦官無處不在地爪牙,竟然臨陣倒戈,急不可耐地跑去投奔宦官。

王守澄宛如驚弓之鳥,馬不停蹄地以文宗的名義,將宋申錫毫不留情地貶出京城,鬱鬱寡歡的宋申錫在貶謫途中生了一場大病,原本最具扳倒宦官能力的翰林學士,就這麼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人世。

甘露之變的發起者,唐文宗李昂對宦官毫不手軟,皆因對盛唐的思念

宋申錫畫像

傷心欲絕的李昂還要忍受宦官的欺凌,他不願一生就是個毫無建樹的傀儡,鬱悶不已的李昂終於病倒,恰好一位叫做鄭注的醫官來給李昂治病,醫術精湛的鄭注由此得到了李昂的信任。幸虧鄭注不是宦官的忠實爪牙,他也渴望能夠大展宏圖,而當文宗向其商議的時候,鄭注當機立斷地點了點頭,為能夠幫助文宗改變頹勢,鄭注向文宗推薦了朋友李訓。三人湊在一起合計,想到了一個可以用來拉攏的合適人選,和王守澄意見不和的宦官仇士良,李昂許諾封其為左神策中尉,順勢解除王守澄的兵權。失去黨羽的王守澄大勢已去,文宗李昂名正言順地賜其一杯毒酒,除掉王守澄之後,下一步就是翦除仇士良的勢力,不然仇士良早晚會成為下一個王守澄。

甘露之變的發起者,唐文宗李昂對宦官毫不手軟,皆因對盛唐的思念

仇士良畫像

李訓秘密聯絡到禁衛軍將軍韓約,準備聯手除掉仇士良,公元835年,韓約突然上殿稟報,聲稱禁衛軍後院一顆石榴樹上降滿了甘露。李昂假意先讓李訓去察看一番,後又讓仇士良去察看,壞就壞在韓約身上,警惕性頗高的仇士良緊盯著韓約,對方心知政變即將發生,臉上沁出一層層冷汗。預感不妙的仇士良詢問韓約怎麼了,哪知韓約磕磕巴巴說不出話來,仇士良立即返回跑到文宗身邊。李訓察覺到事情敗露,趕忙派士兵去追捕,可仇士良已然控制住了文宗,並召集神策軍逮捕誅殺參與政變的官員。

甘露之變的發起者,唐文宗李昂對宦官毫不手軟,皆因對盛唐的思念

唐文宗在囚禁中度過餘生

唐文宗李昂畢生想要擺脫宦官的影響,想要獨立自主地處理國事,但政變卻是隻允許成功決不能失敗,僅僅這一次失敗就讓他失去了自由,在軟禁中度過了餘生。

參考資料:

《新唐書·卷八·本紀第八》

《舊唐書·卷十七下·本紀第十七下》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