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他精準預判夷陵之戰,卻誤導了曹丕,反而救了孫權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王朗傳》,時間是在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主人公名叫王朗。原文如下:

他精準預判夷陵之戰,卻誤導了曹丕,反而救了孫權

初,建安末,孫權始遣使稱籓,而與劉備交兵。詔議“當興師與吳並取蜀不”?朗議曰:“天子之軍,重於華、岱,誠宜坐曜天威,不動若山。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後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一舉更無餘事。今權之師未動,則助吳之軍無為先徵。且雨水方盛,非行軍動眾之時。”帝納其計。

他精準預判夷陵之戰,卻誤導了曹丕,反而救了孫權

當初在建安末年,孫權開始派遣使者前來自稱藩國,而與劉備交戰。魏文帝曹丕下詔,想群臣諮詢是否應該出兵與吳國一起打敗蜀國。王朗表示:“天子的軍隊比華山和泰山還要穩重,展示天子的威風是必不可少的。假如孫權決定親自與蜀國交戰,雙方的謀略和戰力都非常接近,戰事難以迅速解決。一旦我們決定出動大軍以壯大孫權的力量,就要選擇持重老成的將領,在關鍵地方抵禦蜀國,並選擇有利時機採取行動,一舉取得決定性勝利。不過,目前孫權的軍隊尚未出動,我們派出的援軍也就沒有必要先行出發。況且目前雨水連綿不斷,也不是行軍打仗的時候。”魏文帝曹丕採納了王朗的建議。

他精準預判夷陵之戰,卻誤導了曹丕,反而救了孫權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王朗口中的“智均力敵”,意為雙方的謀略和戰力都非常接近。這也是王朗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他精準預判夷陵之戰,卻誤導了曹丕,反而救了孫權

這個成語故事發生在夷陵之戰爆發前夕。當時,劉備在蜀中調集數萬大軍,準備發動東征以奪回荊州,對於是否要派兵增援東吳,曹丕向群臣徵求意見。作為曹魏帝國的司空,王朗自然也參與了這場討論。他認為蜀漢與東吳實力相當,戰事勢必曠日持久。而後來爆發的夷陵之戰也的確如此,總共歷時一年多時間,雙方互有攻守,戰事一度陷入膠著。這說明王朗的預判還是非常正確的。

他精準預判夷陵之戰,卻誤導了曹丕,反而救了孫權

不過,王朗不同意曹丕出兵的關鍵卻誤導了曹丕,因為孫權除了提防劉備,更為擔心的是曹丕,唯恐他趁著自己與劉備交戰之際偷襲自己。一旦曹軍進入江東,隨時都有趁機發難的可能,東吳將被迫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而王朗的建議恰恰幫了孫權的大忙,孫權得以集中力量對付劉備。

他精準預判夷陵之戰,卻誤導了曹丕,反而救了孫權

因此,即便在戰事最為困難的時刻,孫權也沒有開頭向曹魏求援。而曹丕採納了王朗的建議,其結果是錯失了滅亡或削弱東吳帝國的最佳時機。夷陵之戰後,三國疆域正式定型,東吳實力得到增強,而此時曹丕才發現自己的巨大失誤,出兵進攻東吳,結果是無功而返。由此可見王朗的這個建議不但誤導了曹丕,還幫了孫權的一個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