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淵的均田制與隋朝的不同之處,反映出唐朝的社會變化

全文共1919字,閱讀時間約為3分鐘當李氏家族鞏固了對帝國的統治權以後,唐高祖李淵隨即同大臣們協商議定新的稅賦政策,也就是“均田制”。需要說明的是,均田制並不是唐皇首創,而是在前朝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演化而來的。

李淵的均田制與隋朝的不同之處,反映出唐朝的社會變化

均田制雖然是一向賦稅政策。但是它也能反映出封建社會許多現象。那麼唐朝封建統治者對賦稅制進行了哪些改革,又映射出哪些客觀事實?

一、婦女的地位開始下降

在隋朝的“均田制”中,曾經明確規定了男性所分得的土地比女性要多,這其實也是歷代封建王朝所有的普遍做法。

在隋朝的均田制中,男性一共可以分到一百畝的土地,其中八十畝為露田,而剩餘的二十畝為桑田,而女性只可以分得四十畝的露天而得不到桑田。

露田是指,所有權仍然歸國家所有,當男丁到了有能力耕田的年紀,就可以從國家那裡獲得一定的土地,去世後再歸還給國家,而桑田是指所有權歸屬於個人的土地,即便男丁因各種原因死去,這份土地仍舊可以世襲下去。

李淵的均田制與隋朝的不同之處,反映出唐朝的社會變化

唐朝的均田制中,男性所分得的土地面積,露田和桑田的比例與隋朝相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唐代的女性無法分配到土地,只有在一定特殊的情況下才可以分得30畝露田。

從隋唐兩代均田制中的土地分配方案可以看出唐代女性的地位較隋朝有了明顯的下降,這種下降幅度實際上非常大,否則唐代女性不會一畝土地都無法分配到。

縱觀均田制的發展歷程,還可以發現於北魏時期開始朝廷都給予女性一定份額的土地,這些土地的份額或多或少,但從沒有像唐朝那樣的不進行任何的分配,這也就意味著唐代女性的地位降到北魏時期以來的最低點。

雖然有一些情況特殊,婦女仍然可以得到少量的露田,但是這些田地只會分配給那些失去了生活來源的女性,更為重要的是這部分土地無法世襲,此後仍然要全部上交給國家。

李淵的均田制與隋朝的不同之處,反映出唐朝的社會變化

二、僧人和道士的地位開始上升

在唐代均田制的分配物件中,曾經出現一個極為特殊的階層,那就是宗教階層。在隋唐以及以前的均田制中,並沒有出現田地分配給僧人、道士的先例,而在唐代的均田制中曾經明確規定授予僧人和道士30畝露田。

不過雖然唐代明確規定不對女性分配田地,但是遁入空門的女性如道姑尼姑,是可以獲得一定份額的土地。一般情況下可以分得20畝露田。無論是尼姑、道姑還是僧人、道士所分配的土地都在去世後全部必須重新上交給國家進行二次分配。

李淵的均田制與隋朝的不同之處,反映出唐朝的社會變化

這樣一來實際上不僅僅是採用了均田制為賦稅制的北魏、北齊和隋朝都沒有明確的規定,要給宗教階層一定的土地。

就連以前歷代的封建王朝,也沒有明確的制定下來類似的制度。唐高祖這樣的舉措。明顯是為了提高宗教階層在整個唐代社會中的地位。

給了宗教階層一定的土地,雖然能夠體現封建統治者對宗教的寬容,但是同樣也給唐朝帝國帶來了難以預料的影響。

那就是,即便這部分土地在擁有者死後仍然要上交給國家,因此無法世襲下去,但是卻為寺院和道觀增加了許多額外的收入,進一步擴大了宗教集團的勢力範圍。

等到了唐朝的中期,宗教集團的勢力已經膨脹到讓封建統治者無法袖手旁觀的地步,這也就為後來唐武宗滅佛士埋下了伏筆。

李淵的均田制與隋朝的不同之處,反映出唐朝的社會變化

三、官僚和地主的地位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唐代均田制與前隋朝均田制,另外一個突出的不同點,那就是在對官僚階層的分配方案上,隋朝的均田制中,貴族以及官僚階級共用一個分配標準。

百頃至四十頃的這個區間,爵位和官位的高低,決定著分配到手中的土地數量的多與少。而在唐代的均田制中,明顯降低了貴族和官僚階級分配土地的數量。

雖然貴族授由的額度上限仍為一百頃,但下線卻低至了五頃。而官僚階層的授田額度上限為六十頃,下限為六十畝。

有歷史記載,最高是親王等級的100頃,官員有永業田,五品以上的官員不準在“鄉授”,6品以下的官員可以允許再“鄉授”。而且“兼有官爵及勳俱應給者,唯從多,不併給”等規定。

李淵的均田制與隋朝的不同之處,反映出唐朝的社會變化

從表面上看,唐代的均田制對官僚和地主階級似乎並不夠友好,但實際不然,雖然官僚和地主階級並不能夠直接從均田制中最終獲得大量的利益,卻可以從土地交易中獲得更大更多的利潤。

唐代封建社會統治者在前朝封建王朝的土地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放鬆了對土地買賣的監管和限制。

這也就意味著,這些貴族官僚都可以憑藉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和明顯多於普通老百姓的財富去購買更多的土地,從這個角度來講唐代的均田制其實是有利於官僚和地主階級。

李淵的均田制與隋朝的不同之處,反映出唐朝的社會變化

唐代的均田制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隱藏在這一稅賦制度下的唐代社會現狀,僅僅是對土地的授予問題,就暴露出了唐代社會各種身份、各種階級的地位高低不同。同樣,北魏,北齊以及隋朝的均田制也能夠同樣反映出這些情況。

不僅如此,唐代的均田制還反映出了許多隱藏在這個龐大帝國下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比如宗教勢力的抬頭,又比如因放鬆對土地交易的監管和限制等等這些都成為了導致宗教勢力和地主階級勢力過於龐大的原因,給唐朝帝國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