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鄭靈公之死:荒誕與奇葩的背後,卻隱藏著春秋時期特有的諸侯悲劇

公元前605年夏,“春秋小霸王”鄭國的第十位君主鄭靈公姬夷,僅僅上位不到一年時間,就被臣下子公(人名)弒殺。

究其原因,頗有點荒誕與可笑:

原來在這一年(公元前605)的春天,剛剛上位不久的鄭靈公就收到了楚國送來的土特產——黿(yuan,一種大型甲魚)。

靈公元年春,楚獻黿於靈公。

鄭靈公之死:荒誕與奇葩的背後,卻隱藏著春秋時期特有的諸侯悲劇

看到這裡可能就有人問了:荊楚作為堂堂南方大國,為什麼要向僅佔彈丸之地的鄭國送禮呢?

原因有二:

第一、楚國雖然地方很大,實力也不弱,但是在當時還屬於“南蠻”,不被中原主流文化認可;而鄭國雖然佔地很少,但是曾經協助周平王東遷,賺足了政治資本,而且還不止一次擔任周王朝的上卿(執政大臣)。

所以,在春秋初期,鄭國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國際地位”,素有春秋小霸王之稱。就相當於,現在的印度雖然混得不錯,但是比起“小日本”的國際地位還是差點事,是一個道理。

第二、鄭國的位置處於天下之中,當時的中原諸侯想要“弔民伐罪”(出去欺負欺負人、裝個X),都要或多或少借道鄭國,或者和其取得聯盟(楚王示好鄭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要拉攏鄭國和自己一起搞晉國。)

所以,楚國給鄭國送禮也不足為奇了——都是為了利益嘛!

鄭靈公之死:荒誕與奇葩的背後,卻隱藏著春秋時期特有的諸侯悲劇

我們接著往下說。

當鄭靈公姬夷收到這份禮物後,充分展現出了一個“吃貨”的自我修養——他立刻下令御廚,將那隻大王八給燉了。

這時候鄭國的另一個“大吃貨”登場了,他就是上文提到過的子公(自宮~這名字真夠有個性)。

這天,子公和他的兄弟子家(也是人名)正準備進宮面見鄭靈公,突然間,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子公的食指竟然不自覺地抖動起來。

首先宣告一下,這可不是子公同志“帕金森”發作。

據子公自己說,他這根食指是天生的“吃貨指南”——子公每次要吃到好東西之前,這個食指就會有預感,自己動個不停。

故而,子公一看自己那隻快抖電動成小馬達的食指,立馬對子家說道:“看來今天有好東西吃了!”

子家、子公將朝靈公,子公之食指動,謂子家曰:“佗日指動,必食異物。

鄭靈公之死:荒誕與奇葩的背後,卻隱藏著春秋時期特有的諸侯悲劇

當子公、子家二人到達王宮後,看到御廚正在大殿前的那口大鼎裡燉甲魚湯。

子公就很得意地對子家說:“你看,我說得沒錯吧?”

於是,二人相視而笑,而子家業由衷地對子公說了句:“兄弟,你真牛!”

這一幕恰好被鄭靈公看到了,就問他們:“你們笑什麼呢?”

然後,子公就頗為得意地將自己的特異功能,給鄭靈公顯擺了一下。

鄭靈公一聽倒也沒說什麼,不過他的嘴角卻露出了一絲冷笑。

不一會,甲魚湯燉好了。

於是,鄭靈公讓內侍給在場的各位大臣分羹,好不湊巧,當所有人都分得甲魚湯之後,唯獨到了子公那裡,湯分完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猜到了:這個“巧合”是鄭靈公在故意使壞——子公你不是吹自己有特異功能,食指一動就能吃到好東西嗎?今天,玩砸了吧?!

鄭靈公之死:荒誕與奇葩的背後,卻隱藏著春秋時期特有的諸侯悲劇

剛剛才在眾人那裡吹了牛皮,這就被人無情打臉!

子公很生氣,於是他不顧君臣之禮,直接走到了鄭靈公的御案之前,將自己的那隻神奇的食指伸進了給鄭靈公盛湯的小鼎裡,沾了沾,然後又將指頭放進嘴用力嘬了嘬,說道:“你看,我說我能吃到吧?!”

說罷,就大搖大擺地走了。

在場的大臣都愣住了!所謂鼎者,國之重器也,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王權;想當年楚莊王想問一問九鼎的輕重,都被看成是有不臣之心。

現在,子公竟然敢“染指於鼎”(這個成語也是出自此),這簡直是造反啊!

鄭靈公本來想戲弄一下子家,現在自己卻成了笑話;惱羞成怒的他,望著子公的背影大聲吼道:“我要殺了你!”

鄭靈公之死:荒誕與奇葩的背後,卻隱藏著春秋時期特有的諸侯悲劇

子公在王宮時,是又急又氣外加吃貨屬性附身,所以才做出了孟浪之舉。

回到家裡之後越想越覺得不對,這TMD鄭靈公要是想處死自己,真是師出有名啊!

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遇。

子公和兄弟子家一合計,就於當年夏天,將鄭靈公給弄死了!

這就是春秋歷史上有名的“因一口甲魚湯而引發的血案”!

我們大多數人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時,都會嘲笑鄭靈公的荒誕與昏庸,只因一口王八湯,就把命搭進去了!

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鄭靈公為什麼要“針對”子公、非要戲弄他呢?

難道只是因為鄭靈公昏庸嗎?

顯然不是的!

小編認為:唐唐一國之君鄭靈公想要誅殺自己的臣子,卻被其反殺這件事的本身,就很說明問題了——那就是子公家族在鄭國擁有著可以抗衡甚至是超過家主(鄭靈公)的勢力。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鄭靈公要針對子公:

因為剛剛上位的鄭靈公,在鄭國朝堂上處處受到了子公的壓制,他心裡有怨氣——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裡,這種喧賓奪主的事情絕對是屢見不鮮!

這並不是小編的憑空想象,因為據宋代歷史學家裴駰考證:子公家族正是鄭國當時的上卿(執政大臣),稍微一想就會知道,這簡直是妥妥的一出“三家分晉”戲碼啊!

所以,鄭靈公之死,看似是因為一口甲魚湯、是因為一個玩笑;實則本質上是因為周禮的式微,是因為諸侯內部也開始出現了“鳩佔鵲巢”的謀權篡位。

而同一時期的諸侯,幾乎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自己治下的臣子日漸做大,隨時可以謀殺主君!

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