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這是對生命的一種眷戀一種尊重。皇帝雖說貴為天子,可說到底也是肉身凡胎,也有死的那一天。其實皇帝們很在意人們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於是便有了皇帝死之後社會地位的評估這個問題,這就是諡號的來由。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至於為什麼歷朝歷代有“文帝”和“武帝”之分,其實是與古人的世界觀認知論有很大的關聯。如早在周朝就有武王姬發,文王姬昌,這個習慣一直往下傳延,生生不息。

那麼文帝與武帝到底是怎樣界定的,這個“文帝”和“武帝”又是怎麼來的,其實這裡面很有學問,也很有意思。

一、先來後到,講究秩序

中國是一個講究秩序的國家,對於皇帝的諡號更是慎之又慎。一般來講,就文武這個順序來說,顧名思義,文在先武在後。

1、文治優先

縱觀華夏大地,自從盤古開天地,人們受儒家思想的代代薰陶,崇尚文風,對文武的喜好很是分明。比如文韜武略,文武雙全,出文入武,文武之道如此等等,是不是都把文放在至尊的位置?那麼在古人看來,到底什麼是“文”?又為何把它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這是唐代詩人汪遵的古詩《詠長城》,在這裡,詩人先是肯定了長城的積極意義,能夠抵禦敵人的侵擾。這裡的臨洮是長城的重鎮,代指長城防線固若金湯。

當然這只是一種表現手法,詩人讚譽長城只是個鋪墊,為的是想引出下面的意思。長城固然很是宏大,以至於看起來已經到了天邊。然而有著如此強大的萬里長城的秦王朝,卻在農民起義中很快土崩瓦解,不過二世而亡。這說明了什麼呢?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因為長城儘管高大堅固,卻與堯帝殿前的三尺臺階不能同日而語,因為堯舜追求的是賢能治國,也就是文治。而事實上也是這樣,中國古代政治集團之所以能夠長治久安,靠的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

2、開國為武

當然就開國皇帝而言,很少是靠書生意氣講道理而得來的,必須要靠自己的打拼,有硬核才能打下天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似乎應該是武在前文在後,這樣才符合邏輯。

然而,即便是在馬上得天下,這些皇帝們還是希望自己的諡號是文帝而不是武帝。其實,這還是人們的重文輕武的世界觀認知論在作祟。

在中國歷史上,曹操有著里程碑的意義。他南征北戰,戎馬一生,卻一直自詡為文人雅士。只不過,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出自曹操的典故成語還真的不少。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比如“瓜前李下”,“望梅止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如此等等,枚不勝舉,這些都充分說明他文治武功兼而有之,並駕齊驅。這樣一來,曹操把自己比作文帝倒也是恰如其分。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如此一來,曹操追求文人雅士之風,應該是實至名歸。尤其是曹操本人還是頗有文采,尤其是他的詩歌就很有造詣。“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

應該指出,曹操的《短歌行》寫得高遠闊大,頗有君臨天下的偉大氣度,彰顯了他那堅若磐石的信心和志在必得的意志,催人奮進。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曹操在死之前,還是一再交代自己的兒子,把自己追封為文帝。後來曹丕儘管落實了曹操的意願,只不過時間一長,曹丕覺得這文帝還是自己來的好。於是放了曹操的鴿子,追封曹操為武帝,而自己卻享用文帝的美譽。

二、歷代諡號,褒貶各異

君王應該“以德治天下”,這是當時的主流意識。比如“窮兵黷武”就是個貶義詞,兵法上早就說過“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換句話說,只會善於攻城略地,不諳智取,是下下策。

1、文韜武略

帝王們在標榜自己一生榮辱的時候,多半強調自己的“文韜武略”,從而把自己拉進主流意識,雖有私心,但也難能可貴。

比如曹操,一生征戰南北,卻只得三分天下,一錘定音,基本上沒有機會文治興邦。儘管這位內心深處實在是想當文帝,根據曹操的功勳諡號武帝真的再也貼切不過。

於是問題來了,如果曹操當年在赤壁逆襲轉場一統天下,作為開國皇帝,曹操就是理所當然的文帝,但事實上他卻沒有取得一統。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2、文帝內斂

諡號文帝其實就是一種形象,意思就是這位是個文皇帝。再進一步說這個皇帝在生前取得的成就偏向於文治,以較為柔弱的手段治理天下。

其實文帝的內涵很深,比如這位通曉天文地理,垂範道德倫理,愛民如子注重民生這些都可以歸納為文帝。勤學好問,學識淵博,但凡是與文字搭邊的都在此列。

一般來說,一個朝代的文帝與武帝很是對仗。比如漢朝有武帝劉徹,文帝劉恆,三國曹魏有武帝曹操,文帝曹丕,諸如此類不一而舉。

但凡事總有特例,比如宋、 遼、金這三個朝代就沒有“文武二帝”,明代只有武宗沒有文宗,而清代只有文宗而沒有武宗,這些現象其實與當時的政治文化乃至民族的習性不無關聯。

儘管諡號林林總總,但還是有章可循。一般看來,凡是被後世稱為“文帝”者,在他們統治期間,百姓安居樂業。比如漢文帝劉恆在位期間繼續執行漢初的休養生息輕徭薄賦政策。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歷史上的文景之治,其實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史上真正名副其實的“文”帝,當數魏文帝曹丕。應該說在所有的文帝中,曹丕的文化修養最高,是當時文壇的翹楚。他的《魏文帝集》傳世至今,很有文學價值。

這話又說回來,望文生義,被後世稱為“武帝”者,真的就是很有軍事才能,他們不僅在戰事上多有建樹,更詮釋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一至理名言。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比如漢光武皇帝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在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中,劉秀先後平滅了割據政權,結束了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儘管這位是武皇帝,然而在位三十三年,卻推崇儒學,強調民族氣節,因而被後世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三、功過是非,後人評說

諡號制度形成,源於西周,這就是傳說中的周公之諡。周王室乃至以後的春秋戰國就已經盛行諡法制度,只不過到了秦始皇時期,他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很是有點以下犯上的節奏,加以廢除。秦滅漢興,於是這套制度又開始時興起來。

儘管諡號始於西周,然而周武王這個稱謂可不是諡號,而是姬昌對自己的自稱。其實這個要是作為諡號,其實對於姬昌來說也再合適不過。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諡號就是用最簡短的文字來概括帝王的一生,其實這個難度很不小。直面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皇帝職業生涯,要想用一兩個字來評價形容,也只有古人能夠想到這樣的法子。

即便是現代的人,寫悼詞最低也要三四百字,不然就是對死者的不尊重。古人倒好,限定一兩個字,這也是考量先人智慧的最為極端的答卷。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當然,古人還是有著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先是把為數不多的詞彙歸類,然後確定這些詞的褒獎亦或是抨擊進行定位,當然也免不了甚至還有惡搞詞彙,再根據皇帝的生平做過的好事與犯過的錯誤,透過民意測評然後加以綜合評判。

儘管這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工作,但所幸的是,先人們不僅堅持了下來,而且很有建樹。比如褒獎的諡號有文、武、明、睿等等,而質帝、衝帝、少帝這些往往是說明這位幼年即位而且去世得很早。

至於厲、靈、煬這些詞彙都是對皇帝的惡諡,此外哀、思這些顯然也不是好詞,但還有點同情的意味,比如崇禎皇帝就追諡為思宗。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至於孫權是個例,大帝就他的諡號,顯而易見與傳統的諡號相去甚遠,不僅前無古人而且後無來者。有意思的是,大漢倡導以孝治天下,於是他們的所有皇帝的諡號在前頭都冠以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如此等等。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當然,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尤其是像平定先帝的功過是非,不可能面面俱到,有的也會有失公允,這也不能求全責備。有的因為新皇帝接班順利,於是便會對先帝讚譽有加,明顯帶有美化甚至放大。

總的來說,大多數是恰如其分的。當然對於像周厲王、隋煬帝這樣的弒君之徒,後人就有點不講面子,直言不諱指責抨擊這也是他們咎由自取。

為何古代很多皇帝諡號文帝或武帝?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有句俗語叫做人在做天在看,這天就是天下的蒼生,是每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事實上帝王的諡號並不僅僅是廟堂上的歌功頌德,更是在百姓的心裡。

這五百多位皇帝,儘管他們的名字人們早已忘記,但是文帝武帝這個名號卻千古流傳,生生不息。唯一希望的是,就像光武大帝一樣,就像魏文王那樣,能夠把大漢疆土帶來安寧的皇帝,能夠把華夏文明發揚光大的皇帝。人們會永遠記住他們,千秋永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