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橡樹五代戰亂說:晉梁爭霸之柏鄉之戰(下)

橡樹五代戰亂說:晉梁爭霸之柏鄉之戰(下)

前言:

柏鄉之戰是五代早期極為精彩、關鍵一戰。因為闡述、分析戰事程序及前因後果,以致本文超過2萬字,只得分為一二三部分,在今天這才全部發完。

類似文章寫作麻煩,還望朋友支援我以後的寫作。

有閒有空,朋友請順手點“在看”“點贊”等,點過幾次之後,大資料將會認同你我互動,以後才能將我的文章推薦給您。

或者,就對我這號星標,點選左右角流浪的橡樹,再點右上角三個點點點,選擇一下“設定星標”即可。

三點一轉,好人本色。

前篇文章寫了後梁大軍進駐柏鄉,堅壁不戰,晉軍大將周德威和史建瑭率精銳騎兵逼近後梁大營,馳騁挑戰,一番辱罵,終於激怒了後梁副帥韓勍。

韓勍統轄龍驤軍、神捷軍等部3萬精兵。盛怒之下,韓勍無視王景仁避戰將令,率部衝出大營,向晉軍掩殺而來。

史書記載,龍驤軍、神捷軍裝備精良,“人馬鎧甲飾以組繡金銀,其光耀日”,軍陣排列整齊,官兵喊聲震天……

後梁軍陣這番珠光寶氣混雜殺氣騰騰的景象,使得晉軍和成德、義武兩鎮官兵不免一時為之目炫。

然而,周德威、史建瑭等領軍大將和軍中老兵多與後梁大軍作戰,又有在潞州大敗後梁軍的經歷,因而,他們並沒有將眼前的後梁精銳龍驤軍、神捷軍放在眼裡。

周德威眼見部下官兵面露豫色,遲疑不前,便高呼激勵:

“此汴、宋傭販兒,徒飾其外耳,其中不足懼也。

其一甲直數十千,擒之適足為吾資,無徒望而愛之,當勉以往取之。”

這句話大意就是:

兄弟們,對面來的是來自汴、宋繁華地區的商販、耍客。他們不是真正的軍人。

他們穿戴昂貴打扮漂亮,其實都是徒有其表。

他們每人穿戴非常值錢,逮住,剝了,正好各自揣進自家的腰包。

發家致富,機會就在眼前,大夥一起上啊。

周德威一聲吆喝,沙陀晉軍當即精神振作,兩眼放光,競相往後梁軍陣衝去。

周德威和史建瑭還是低估了後梁精銳龍驤軍、神捷軍的戰力。

冷兵器時代,騎兵衝擊步兵有著天然的絕對優勢。

這也是以步兵為主的沙陀晉軍屢屢戰勝以步兵為主的後梁軍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龍驤軍、神捷軍既為後梁軍精銳,遠非後梁軍其他普通步兵可比。

龍驤軍、神捷軍官兵身著重甲,裝備強弓硬弩,快刀長槍,長期針對沙陀騎兵進行訓練,如今一旦投入戰場,他們既對晉軍鐵騎衝陣毫無懼色,從容結成軍陣迎面迫近晉軍,如此近戰鏖戰,周德威、史建瑭輪番率軍衝陣,幾個回合下來,晉軍卻始終無法得手。

梁軍人多勢眾,韓勍指揮龍驤軍、神捷軍結成步兵軍陣迫近擠壓之下,周德威、史建瑭所率騎兵人數本來就少,在失去騎兵迴旋空間之後,只得硬碰硬打,極為被動地與後梁軍正面廝殺。

數次衝陣不能得手,周德威和史建瑭所率晉軍騎兵的處境更顯被動、危險。

轉瞬之間,晉軍連續發起第四次衝陣均遭失敗,周德威見勢不妙,果斷下令退軍。

這場激戰,沙陀晉軍活捉了百餘名穿戴富貴的後梁軍官兵。

不過,晉軍衝陣失手,照樣損折了百餘名精銳。

這是晉、梁大軍帶有試探性的第一次正面碰撞。

橡樹五代戰亂說:晉梁爭霸之柏鄉之戰(下)

沙陀騎兵戰術繁多,為當時第一流強軍。

周德威早年曾經率步兵與契丹騎兵對抗,是指揮騎步兵作戰的全才高人,因而,他對步兵作戰也是非常熟悉。

經過這場規模不大試探性作戰,周德威既為韓勍所部精銳步兵的戰力震驚,更是敏感得出結論:

“梁兵甚銳,未可與爭,宜少退以待之”。

這時,對周德威而言,後梁生力軍龍驤軍、神捷軍已經過早暴露了目標。

後梁軍本就是從汴州四戰之地崛起,十餘年間,經歷大小戰爭無以計數,最終成就了後梁太祖朱溫的王霸大業。

後梁軍本就強悍,顯而易見。

晉梁爭霸帷幕拉開,雖然後梁軍在潞州大戰等戰事中遭到挫折,但是後梁佔據中原,有著經濟、人口、製造業等方面優勢,因而編練軍隊只要捨得投入重金,自然就可以快速見到成效。

後梁軍兩年練兵,戰力得到極大的恢復。

柏鄉之戰之時,天下雖然進入晉梁爭霸格局,但是從整體國力、軍力比較而言,梁、晉之間,依然存在不小差距。

周德威既為沙陀晉軍頭號名將,當然敏銳看出梁晉之間的差距。

為此,他根據這場試探性作戰的戰況,向晉王李存勖提議向高邑退軍,尋機決戰的新的戰略。

然而,年輕氣盛的晉王李存勖卻對周德威的建議極不瞭然。

堅持速戰決勝戰略的李存勖認為:

這次盡提沙陀晉軍全部主力遠道而來,山西方面再無援軍,眼前已經勢成孤軍。

同時,晉、趙、北平三家聯軍不過迫於朱溫後梁大軍壓力而匆忙結盟,缺少相互信任,更像是烏合之眾。

因此,聯軍利在速戰,遲則生變,如是退後決戰,夜長夢多,勢必會引起更大的麻煩。

周德威只得詳細分析敵情我情,極有耐心地向李存勖解釋:

晉、趙、北平三家聯軍裡面,趙和北平軍隊長於守城,不擅野戰。

我軍惟恃騎軍破敵,必須在平田廣野地勢作戰,方能成功。

如今我軍相距後梁軍大營太過接近,而且敵軍已經探得我軍虛實,如不退後決戰,戰場變數加大,不利我軍。

兩人都是軍事大家,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李存勖既不認同周德威建議,滿臉怒容,索性拂袖回到後帳,上床賭氣睡覺。

帳前諸將面面相覷,噤聲不語。

橡樹五代戰亂說:晉梁爭霸之柏鄉之戰(下)

相關後梁軍龍驤軍、神捷軍的詳細資料較少,後梁佔據中原,沒有馬匹生產,因而類似兩宋,軍隊以步兵為主。所謂龍驤軍、神捷軍,即為後梁以重步兵為主的精銳。

周德威焦慮跺腳,原地轉圈,最終靈光一閃,徑直前往後營,找到沙陀晉國最為神秘的一個幕後大佬級人物——張承業。

張承業本為唐帝國皇宮宦官,在黃巢兵亂時期與李克用結交。

後來,黃巢兵亂平息,唐朝沿襲舊制,再向各大藩鎮派出宦官作為建軍。張承業受封為河東監軍加左監門衛將軍,派往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帳下就職。

張承業為人剛正,頗有智計,與李克用三觀高仿,話語投機,私交甚篤,如此時間一長,即被李克用引為臂膀,視為親信智囊。

908年,潞州圍城正急,李克用突然病逝。

當時,李克用遺命張承業與其弟李克寧、大將李存璋、吳珙等輔佐李存勖繼位。李存勖痛哭不止,無法理政。張承業為此勸諫李存勖,將李存勖扶至大殿,坐上王座接見將吏,襲任了河東節度使、晉王之位。

——這一故事,兩宋後人寫史,經常以之與三國時期孫策暴斃,張昭輔佐孫權嗣位往事並提。

就在李存勖繼位同時,手綰兵符的李克寧意欲奪位,其餘晉軍大將不明所以,大多心懷鬼胎,騎牆觀望,使得局勢一時迷離。

危情之下,年僅24歲的李存勖得到張承業的有力襄助,這才在3個月內不到的時間,揮舉鐵腕,戡亂太原,穩定局面。

平叛之後,李存勖也是在張承業建議之下,以張承業留守太原掌控內政,自己則親率大軍迅速出兵潞州,潛進三垂崗,實施突擊,戰敗了氣焰熏天的後梁大軍。

——後梁大軍在潞州大敗,確實也有朱溫輕視李存勖年幼,及誤判晉國局勢的原因。究其因,還在於張承業在李存勖身後的出謀劃策。

此後,李存勖對張承業極為信任,口稱七哥,升堂拜張承業母親,結為通家之好。

然而,張承業在朱溫廢唐以後,依然是繼續效忠唐朝,因此多次拒絕了李存勖所授官爵,始終以唐朝欽命的河東監軍使的身份,輔佐李存勖與朱溫爭霸。

周德威非常清楚張承業對李存勖的影響。

因此,周德威在後營找到了張承業,首先即向他講述眼前戰局。

周德威首先說起晉軍與後梁大軍近一水之隔,敵眾我寡,如果後梁大軍造橋前進,迫近晉軍決戰,晉軍騎兵囿於迴旋空間狹小,無法發揮優勢,容易遭到兵力優勢的後梁大軍圍攻,致使戰事危機。

而後,周德威繼續分析退後作戰的優勢。

周德威認為,晉軍退軍高邑,誘使後梁大軍北上追擊,拉長戰線,即可發揮晉軍鐵騎優勢,發起襲擾戰,彼出我歸,彼歸我出,疲敵弱敵,最終戰而勝之。

周德威還向張承業反覆解釋,晉軍主力如果後退高邑,晉軍騎兵有了更大的機動縱深,甚至還可以抽出騎兵,反抄後梁大軍補給線,斷敵糧道,給後梁大軍造成致命威脅。

張承業聽完周德威建議,深以為然,當即入帳勸說李存勖。

橡樹五代戰亂說:晉梁爭霸之柏鄉之戰(下)

現在人畫作的宦官形象。張承業為歷史上名氣極大的宦官。他不僅有竭忠美譽,甚至為南宋學者王應麟等人引為與申包胥、張子房、張昭、諸葛武侯並肩的智者。

聽了張承業代轉的周德威的戰略,天生聰明的李存勖稍微冷靜,即火速詢問梁軍降卒,得知王景仁果然正在暗中安排營造浮橋。

李存勖當機立斷採納周德威的建議,即刻下令連夜退守鄗邑。

可惜王景仁一番苦心準備的造橋進攻計劃,為韓勍的一場浪戰,過早暴露後梁精銳勢力,使得本來輕看梁軍,疏於防備的李存勖、周德威等晉軍主要將帥為此猛然警覺,果斷撤軍,最終失去了造橋決戰的戰機。

眼看晉軍遠走,失去目標,王景仁只得搓手嘆息。

在華北曠野,要以步兵追擊騎兵,談何容易。

正逢寒冬,後梁軍在柏鄉既沒有糧草儲備,每日消耗巨大,糧草日漸不支,王景仁與韓勍、李思安等諸將為此焦急,每日相互埋怨,不免心浮氣躁。

這時,晉軍主力脫離與後梁軍的近距離接觸,退守高邑,也就有了更大的機動空間。

數日之間,晉軍發揮機動作戰優勢,頻繁派出偵騎,不斷迂迴後梁軍身後的補給線,以游擊戰、襲擾戰抄略後梁軍補給線,打擊後梁軍外出刈草採薪的官兵。

如此一來,後梁軍刈草小隊頻繁遭遇襲擊,後梁軍草料難以為繼,每日只得剁房上茅草和座席來飼餵戰馬。

天氣寒冷,糧草不濟,凍餓交加,後梁軍的戰馬或病或亡,官兵看在眼裡,心裡越發鬱悶。

五代戰亂說:晉梁爭霸之柏鄉之戰(上)

五代戰亂說:晉梁爭霸之柏鄉之戰(中)

911年,正月,初二,北風呼嘯。

沙陀晉國君臣認為會戰機會日漸成熟,周德威、李嗣源、史建瑭等親率精心挑選出來的3000位大嗓門的精銳鐵騎,馳騁直抵柏鄉,專到後梁大軍營前,口吐糞詞辱罵挑戰。

當時,後梁將帥不和,每日糾結不斷,爭執不歇,正在心浮氣躁。

這天拂曉,王景仁等人剛剛睜眼,尚未洗漱,直接又遭到晉軍一番痛罵,心急之下,平素沉穩的王景仁再也無法自控……

這一次,素以文武雙全著稱的王景仁忽然風格轉換,變得與韓勍、李思安一般,都是十分地熱血沸騰了,確屬事出有因。

王景仁率軍進駐柏鄉,最早採取保守用兵的防守戰略,示弱於敵,無非是為了尋找戰機。

可是,好不容易等到戰機即將出現,關鍵時刻,韓勍及後梁大軍的驕兵悍將們違令出戰,使得晉軍變得警覺,星夜退守高邑,使得後梁軍終於失去了以步兵迫近,突擊取勝的戰機。

戰局轉變,再看王景仁的防守戰略,既無破敵效果,就更像是王景仁畏敵怯戰,故意貽誤戰機所為。

王景仁有苦難言之下,滿腔怨氣只好宣洩晉軍。

就此,王景仁揮舞令旗,完全不顧己方北上,逆風作戰的不利態勢,在下令全軍騎兵當先發起追擊之後,更下令全軍拔寨起營,盡起6萬大軍,浩浩蕩蕩向鄗邑殺來。

沙陀晉軍且戰且退,後梁大軍步步緊逼,兩軍且戰且行,很快就轉戰來到鄗邑以南的野河一帶。

於是,李存勖率親軍登上一處小山崗,登高望遠,指揮全軍作戰。

梁軍逶迤而來,橫亙數里,氣勢浩大,周德威率部最終退過野河,與後梁大將李存璋指揮的步兵合兵一處,不再後退,排成陣勢,開始與後梁主力進行會戰。

彼時,鄗邑以南野河冬季水淺,淤泥陷足,後梁步騎兵人數佔有優勢卻無法展開涉河,只得集中兵力,爭奪當地僅有的一座石橋。

爭奪石橋之戰,即成為柏鄉之戰的核心戰場。

為有效抵抗後梁軍進攻保住石橋,晉、趙、北平三家聯軍以晉軍步兵為主,在野河北岸正對石橋佈陣,正面抵擋後梁大軍衝擊。

其餘成德、義武兩鎮軍隊軍力較弱,則守衛晉軍兩翼,配合作戰。

後梁大軍攻勢如潮,眼見爭奪石橋不利,即派出勇士,冒險涉河,猛攻石橋兩翼,成德、義武兩鎮兵力較弱,苦戰之下,漸顯不支態勢。

眼見戰事危急之下,李存勖即令隨侍身邊的匡衛指揮使李建及率近衛親軍200人前去助戰。

李建及領令下山,率200餘鐵騎往返助戰成德、義武兩鎮軍隊,穩定戰局。

李存勖在小山崗上觀陣指揮,眼見晉軍與趙軍、北平軍經過苦戰穩定住了局勢,即對趕到身邊的大將周德威提出是否應該儘快決戰。

橡樹五代戰亂說:晉梁爭霸之柏鄉之戰(下)

柏鄉之戰大致圖。

周德威應聲作答:

“汴軍氣盛,可以勞逸制之,造次較力,殆難與敵。

古者師行不逾一舍,蓋慮糧餉不給,士有飢色。

今賊遠來決戰,縱挾糗糒,亦不遑食。晡晚之後,飢渴內侵,戰陣外迫,士心既倦,將必求退。

乘其勞弊,以生兵制之,縱不大敗,偏師必喪。

以臣所籌,利在晡晚。”

所謂晡晚,既是傍晚、晚上。

——在《舊五代史》、《資治通鑑》等宋朝編撰的五代史裡,相關柏鄉之戰的時間被記錄得極為清楚,也為後來研究柏鄉之戰提供了相對準確的資料。

當時,周德威充分估判後梁大軍計程車氣、體力、補給等諸多情況,之後,作出了派出次要兵力連續作戰消耗敵軍,再以生力軍等待戰機,等到傍晚、晚上,待敵軍疲憊不堪、飢腸轆轆之時,再行發起總攻的計劃。

周德威的作戰計劃得到了李存勖和諸將的認同。

晉軍繼續以晉軍步兵和成德、義武兩鎮步兵等次要兵力,迎戰後梁大軍。

苦戰之間,每每見到戰局危急,李存勖既不動用預備隊,僅是下令身邊大將率小部精銳衝陣救急。

其中,尤以李嗣源率300精銳衝擊後梁大軍,生擒兩員白馬都騎校迴轉獻俘李存勖,更是極大鼓舞了晉軍士氣。

戰至下午,戰局果然按照周德威預設方向發展,變得對後梁軍更為不利。

當時,後梁大軍拂曉出戰,長途行軍,連續作戰,熬過午後,早已飢渴疲憊不已。

然而,兩軍全面糾纏,輕易無法脫離戰場。

飢腸轆轆的後梁官兵只得咬緊牙關堅持作戰,力求儘快擊敗對方。

不料,猛攻之下,晉軍步兵和成德、義武兩鎮步兵死戰不退,後梁大軍久戰不勝,消耗極大,卻無進展,後梁將帥們為此沮喪,不免為此心浮氣躁。

後梁軍主帥王景仁更為煩躁。

後梁軍在攻擊發起之時,王景仁與韓勍、李思安就在無形之間已經分兵進軍。

韓勍、李思安負責指揮後梁軍左翼,為裝備精良,著裝鮮明3萬龍驤軍、神捷軍,及萬餘拱宸軍。這是朱溫最早在汴州起兵的王牌主力,其戰訓、士氣、戰力極佳,為後梁軍中王牌。

反而王景仁作為主帥,既無法有效指揮韓勍、李思安所部,便只得委屈求全,退而其次,負責指揮的右翼後梁軍。

右翼後梁軍為魏、洺、邢臺等地鎮兵,同樣由3萬之眾。

不過,這部分兵馬並非後梁嫡系,本就軍心渙散,士氣低迷,只能順風作戰。

因此,在晉軍死拼搏命對抗之下,既無法速戰得手,苦戰時間稍長,傷亡所謂慘痛,這部分後梁軍當然也就鬥志漸淡,退意漸生。

看到右翼隊形已經漸亂,王景仁自知再無勝機,只得仰天長嘆,有了率部撤退的念頭。

橡樹五代戰亂說:晉梁爭霸之柏鄉之戰(下)

沙陀騎士。晉梁爭霸大戰,晉軍以騎兵機動作戰壓制後梁,似乎就是後來宋遼、宋金戰爭的預演。

不過,就在王景仁遲疑尚未下令撤退的時候,隨李存勖在山崗上觀陣的周德威也將後梁軍右翼的動向看在眼裡。

“梁軍欲抽退,塵埃漲天”。

周德威大喜之下,當即帶領數百大嗓門親隨,飛馬前往後梁軍右翼,大聲呼叫:

梁軍敗了!

周德威一喊,他率領的數百名大嗓門大漢一起呼喊:

梁軍敗了!

周德威和數百名大嗓門大漢一起呼喊,正在前敵作戰的晉軍上下也是隨同呼喊,聲震雲霄……如此一來,隱然間稍微有些混亂的梁軍右翼軍陣即刻開始瓦解。

後梁軍右翼開始崩潰之時,周德威等人呼喊的聲音傳到後梁軍左翼,後梁大將李存璋一邊督促麾下加緊進攻,一邊也是指揮麾下大嗓門官兵一起呼喊:

東陣的梁軍敗走了,你們還要留下來送死?

於是,正在混戰之中的後梁軍左翼兵馬眼看右翼旗號散亂,頓然間變得驚慌起來。

韓勍、李思安既無法約束所部,很快,裝備精良,著裝鮮明3萬龍驤軍、神捷軍,及萬餘拱宸軍等後梁軍主力也隨之開始瓦解。

勝機出現,李存勖當即下令全軍總攻。

他先後派出了李建及、李嗣源、安金全等心腹大將,輪番率領生力軍向後梁大軍發起最後的打擊。

在晉軍的狂呼亂喊和猛烈攻擊下,後梁軍不可收拾地全軍崩潰。

是夜,風高怒號,沙陀晉軍順勢寒風,向南襲殺,以鐵騎突擊後梁步兵,殺得眼紅之時,大小十餘戰,每戰都是不留俘虜,殺戮殆盡。

晉軍諸將之中,唯李存璋指揮步軍進攻,大呼勸降:

“梁人亦吾人也,父兄子弟餉軍者勿殺。”

如此一來,來不及逃遁的後梁官兵看到活命希望,悉數解甲、投兵、投降。

然而,李存璋下令不準殺降之外,其餘晉軍各部和成德、義武兩鎮卻對後梁戰俘毫無興趣,照樣是血腥殺降。

當時,趙王王鎔麾下的成德兵尤其深恨後梁供奉官杜廷隱、丁延徽等人縱兵為禍,鯨吞深、翼二州,襲殺當地守軍、官員、平民,因而,他們既不取財物,也不願意接受後梁軍投降。

他們看到後梁潰兵,只顧舉刀奮勇追殲殘敵,致使自野河至柏鄉數十里地面,殭屍枕籍,敗旗折戟,所在蔽地……

可憐後梁龍驤、神捷精兵兵敗之後遭此一劫,幾乎被屠戮殆盡。

是役,除卻後梁主帥王景仁、副帥韓勍、前鋒李思安等數十騎連夜脫逃之外,後梁軍七萬精銳,除卻零星潰敗脫逃,其餘俱化作飛煙。

據《舊五代史·唐莊宗本紀一》記載:

“夜漏一鼓,帝軍入柏鄉,梁軍輜重、帳幄、資財、奴僕,皆為帝軍所有。

梁將王景仁、韓勍、李思安等以數十騎夜遁。

是役也,斬首二萬級,獲馬三千匹,鎧甲兵仗七萬,輜車鍋幕不可勝計。

擒梁將陳思權以下二百八十五人。

帝號令收軍於趙州”。

文中之帝,即為後唐莊宗李存勖。

文中說明戰事結束於夜漏一鼓,大約是911年正月2日晚上8時左右。

史書上的這些數字看上去似乎平淡無奇,然而,正如魯迅所言,翻開史書處處都是吃人的故事那樣,翻看史書確實處處都有平淡的斬首數字、繳獲數字的記載。

以柏鄉之戰而言,這些平淡的類似諸如斬首2萬級,諸如鎧甲兵仗七萬等等數字,其血腥暴虐,無不在字裡行間清楚顯現。

斬首、殺降,這是古代矇昧時代的戰爭的驚悚、血腥之處。

柏鄉之戰亦然,其驚悚、血腥遠不只限於戰場。

橡樹五代戰亂說:晉梁爭霸之柏鄉之戰(下)

柏鄉之戰同期的歐亞大陸態勢。

據《資治通鑑》等多本史籍記載,柏鄉之戰結束次日,駐防深、冀二州的杜廷隱等後梁將領聞訊後梁兵敗,棄深、冀而去。

臨行之前,他們“悉驅二州丁壯為奴婢,而將其餘老弱者,一併阬之”。

杜廷隱等後梁將領在河北深、冀二州阬殺老弱平民,至今讀史,一樣感到毛骨悚然。

柏鄉之戰可謂影響五代史程序的一場重要戰事。

是役,晉軍聯合河北成德、義武兩鎮軍隊迎戰後梁大軍,採用退後決戰戰略,以弱勝強,以少擊多,最終贏得柏鄉大勝。

戰後,河北王鎔、王處直等全面轉向投靠李存勖。李存勖及沙陀晉軍勢力也就全面進入河北,後梁方面受此擠壓,在漳河以北也就僅剩邢、洺兩個孤立據點。

如此被動局面之下,後梁軍損兵折將,傷亡慘重,尤其以龍驤、神捷等多部精銳慘遭殺戮幾乎殆盡,使得後梁再無足夠兵力與沙陀晉軍爭奪河北,在晉梁爭霸的戰略層面趨於被動。

彼時,大戰之後不久,適逢早春到來,李存勖宴請麾下文武官員,舉杯祝酒,躊躇滿志:

“予為兒童時,從先王渡河,今其忘矣。

方春桃花水滿,思一觀之,誰從予者?”

可見,這時候年僅26歲的李存勖春風得意,南下黃河,逐鹿中原的雄心壯志溢於言表。

繼潞州之戰拉開了晉梁爭霸的帷幕之後,處於劣勢位置上晉軍在柏鄉之戰再次大勝後梁軍,實現了對後梁的第一次戰略反擊戰,使得梁晉對峙出現了戰略性的逆轉。

就此,911年春季之後,五代歷史上那段專屬李存勖的時代,已然帷幕拉開。

(五代戰亂說之柏鄉之戰全文結束,因為全文過長,分為一二三篇,請諸君自行查閱。)

感謝三點一轉支援橡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