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持續多年未果的合州之戰,對南宋和蒙古,各產生了哪些影響?

公元1259年,蒙古為吞併南宋帝國舉兵南征,與宋軍相戰於合州地區,是為合州之戰。按照傳統,蒙古人先是透過利誘的手段希望守軍主動投降。在得到守軍明確拒絕的態度後,遂舉兵攻城。但一直未決出勝負,於是雙方進入了對峙狀態。

令宋人和蒙古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合州之戰一打就是將近四十年。直到公元1279年,合戰之戰才以宋軍放棄抵抗而宣告結束。而此時,南宋帝國都已滅亡。

持續多年未果的合州之戰,對南宋和蒙古,各產生了哪些影響?

那麼這場持續時間如此之久的戰役,對南宋和蒙古二者曾產生過哪些影響呢?

一、蒙哥汗之死導致蒙古內部權力結構出現了變化

公元1251年,身為成吉思汗後裔的蒙哥繼位為汗。在其繼位後不久,就沿襲前人的行為方式發動了新的對外擴張運動,並親自帶兵南下攻宋,由此便拉開了合州之戰的序幕。但是在雙方進入對峙階段後不久,蒙哥汗就突然暴死在營中,隨後其屍體便被快速運離戰場。

持續多年未果的合州之戰,對南宋和蒙古,各產生了哪些影響?

關於蒙哥汗之死,如今尚且存有爭議。在流傳下來的史料中,主要存在兩種說法。其一稱蒙哥汗是因遭到宋軍炮擊而死;其二則是稱蒙哥汗因感染疾病而匆匆離世。對此,《古今圖書整合·釣魚城記》中曾經有過相關記載:

炮風所震,因成疾。

從表面上看,因炮擊而導致重傷最終死去,這一邏輯似乎說的通。但是問題在於,後世出現的其他史料中還有稱蒙哥汗是中矢身亡的。差別如此之大,不免讓人對這兩種說法感到懷疑。而在蒙古人的推斷中,蒙哥汗應當是死於痢疾。相比之下,後者的推斷似乎更加符合實際一些。

蒙哥汗身死之前正處於夏天,善於在北方廣闊平地作戰的蒙古人自然不適應南方酷熱的天氣,更是沒有因酷熱所帶來的疾病的應對措施。況且軍營中環境惡劣,結合蒙古人的飲食習慣來看,很有可能是食用了變質的肉類或飲用了不乾淨的水源從而感染了痢疾並導致其死去。但不管什麼原因,蒙哥汗之死都直接導致了蒙古內部的權力結構出現了變化,為後來蒙古內部陷入內戰埋下了伏筆。

持續多年未果的合州之戰,對南宋和蒙古,各產生了哪些影響?

二、蒙古內部陷入內戰,實力大幅度削弱

蒙哥汗的死訊傳達至各蒙古部隊之後,統領蒙古大軍在外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便圍繞蒙古大汗之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為了奪取主動權,忽必烈率先宣佈繼大汗之位。沒過多久,阿里不哥也在北方‘’被擁立‘’為大汗。蒙古出現了兩名大汗,戰爭自然無法避免。對此,《元史》中曾經有過相關記載:

···阿里不哥僭號於和林城西按坦河。召賈居貞、張儆、王煥、完顏愈乘傳赴闕。五月戊辰朔,詔燕貼木兒、忙古帶節度黃河以西諸軍。丙戌,建元中統,

持續多年未果的合州之戰,對南宋和蒙古,各產生了哪些影響?

從公元1260年開始,二者就進入了戰爭狀態。阿里不哥雖然控制著草原上的蒙古大軍,但卻因軍事指揮能力不及忽必烈而連戰連敗。到了公元1264年,阿里不哥不得不選擇向忽必烈投降,並承認其蒙古大汗之位。至此,蒙古內戰宣告結束,但內戰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卻持續了很久。

內戰對於蒙古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是巨大的,具體體現在內外兩個方面。

首先,內戰直接導致蒙古對外擴張運動的放緩,甚至一度停滯。在西方,因大批蒙古主力被調回東方參與權力的爭奪,因此便給予了許多正在遭受蒙古人進攻的西方國家一定的喘息時間,為反攻蒙古軍創造了有利時機。

其次,內戰也導致蒙古軍的軍力大幅度下滑。即便後來內戰因忽必烈的勝出而結束,但蒙古的軍力卻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這在一定程度上便限制了蒙古的擴張,使蒙古大汗想要進一步西進的戰略目的徹底落空。

持續多年未果的合州之戰,對南宋和蒙古,各產生了哪些影響?

三、間接起到了緩和漢蒙關係的作用

公元12-13世紀,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逐漸崛起,並逐漸成為一股不可被忽視的力量。隨著金帝國的滅亡,南宋帝國不可避免的要與蒙古進行對抗。隨著時間的推移,蒙古人和宋人之間的矛盾隨著不斷爆發的戰爭而進一步加劇,二者的矛盾幾乎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對於宋人來說,蒙古人是徹徹底底的侵略者。因此在元朝完成對全國的統一之後,仍有許多宋朝遺民痛恨並不斷反抗著蒙古人的統治。這種情況雖然可以理解,但卻並不利於新生的元朝的發展。也正是因為如此,對全國實行有效統治的忽必烈採取了一系列的漢化改革措施,期待能夠以此方式緩解漢蒙關係。

我們不妨大膽假設一下,如果蒙哥汗並未戰死在合州之戰中,而是順利佔領了這一城池。那麼按照蒙古人傳統的作戰習慣,在破城之日大機率會以屠城的方式報復守軍及城中軍民。如此,漢蒙關係將進一步惡化。所以才說合州之戰,間接起到了緩和漢蒙關係的作用。

持續多年未果的合州之戰,對南宋和蒙古,各產生了哪些影響?

四、結語

至此,讓我們來梳理一下邏輯。宋蒙的合州之戰雖然持續了許久,但在蒙哥汗死後卻暫時告了一段落。蒙哥汗之死,直接導致蒙古大汗之位空缺,畢竟蒙哥汗在瀕死之際並未指定下一代繼承人。因此,蒙古內部便因權力結構發生變化的緣故而展開了激烈的內戰。

因蒙古大汗之位實在是太過吸引人,因此忽必烈完全擱置了進攻南宋的計劃,南宋的國祚也因此得以延續了一段時間。同時,蒙古向西進攻的計劃也因此擱置,全蒙古的目光都集中在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的鬥爭之中。

最終,蒙古內戰以忽必烈的完勝而告終。對漢文化深感興趣並極力推行漢化政策的忽必烈上臺執政,而反對其漢化政策的阿里不哥則匆匆遁去。如果蒙古內戰以阿里不哥的勝利而告終,或許漢蒙關係會隨著阿里不哥統治時間的延長而進一步惡化,元代時期的民族大融合可能就無法形成了。

參考文獻:

【1】《古今圖書整合·釣魚城記》

【2】《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