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是司馬遷神筆,還是古人誤傳,歷史上“莊蹻入滇”是否真實存在?

前言:

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中原地區常年戰亂不斷。而地處西南偏遠地區的雲南,此時也有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發生。一個名叫莊蹻的楚國人在滇池附近,建立起了雲南古代史上第一個地方政權“滇國”,自己成為了滇王第一人。然而幾千年過去了,他所開創的事業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但由於年代久遠,加之史載模糊,“莊蹻王滇”也就成了人們長期爭議的老問題。莊蹻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歷史上莊蹻是否真正來到雲南建立滇國呢?

是司馬遷神筆,還是古人誤傳,歷史上“莊蹻入滇”是否真實存在?

莊蹻何許人也?

至於莊蹻的生卒年月曆史記載不太清楚,但其活動年代大約可知是公元前4世紀末到公元前3世紀初。最早記載莊蹻其人其事的是西漢的司馬遷,他的《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說楚威王在位時(公元前339至前329年),曾派莊蹻為將軍率兵溯長江西上,舍舟登陸,定巴、蜀,又征服貴州西部的且蘭、夜郎部落,然後沿著今天滇黔路進入雲南,來到滇池地區。

《史記西南夷列傳》載:“莊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

當時的滇池地區方圓300餘里,,分佈著十幾個部落的土著民族,其中以“滇”最大。根據現在晉寧、江川、安寧出土的文物看,這些部落早已進入青銅時代。莊蹻以兵威懾服了以滇為首的各土著民族,想使之成為楚國的屬地。但正當莊蹻要回楚國報信時,恰逢秦國遣司馬錯奪取蜀及楚國的黔中郡,歸楚之路被切斷。莊蹻便率其部留駐滇池地區,自立為滇王。他們入境隨俗,變服從俗,與當地民眾融合相處。

是司馬遷神筆,還是古人誤傳,歷史上“莊蹻入滇”是否真實存在?

“今西南諸夷,楚莊之後。”自夜郎、滇池以西,皆莊蹻後裔。”

之後,隨著莊蹻的入滇,內地人口首次大量進入雲南,這是雲南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他們的到來,把楚國先進的文化、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傳入了滇池地區,促進了雲南政治、經濟、文化向前發展,加速了滇中地區的社會發展,推動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開始在西南地區派官置吏。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兵臨滇國,滇王投降,西漢開始在雲南設定郡縣,並賜滇王金印。

人們為何對“莊蹻入滇”存在質疑?

歷史上“楚人”原是少數民族,常以“蠻夷”自稱,他們與南方和西南的少數民族在文化上、種族上原有密切的關係。楚人不止一次到百濮地區從事開發工作。詩人屈原曾表達“濟沅湘以南征兮”的願望,說明沿沅水以入黔中是戰國時楚人常走的道路。

是司馬遷神筆,還是古人誤傳,歷史上“莊蹻入滇”是否真實存在?

一,入滇線路質疑?

莊蹻和他率領的起義軍餘部就是沿著這條道路南下,征服了滇池地區。這兒提到的莊蹻沿沅水入滇的路線是《華陽國志?南中志》記載的,與《史記·西南夷列傳》所說的沿長江而上再向南進發有所不同。

因此,莊蹻入滇的路線也因此成了後人爭論的焦點之一。

二,時間地點人物記載的出入?

遣將時間不同:

《史記》記載是楚威王時期派莊蹻入滇,而《後漢書》記載是楚頃襄王時期。

派遣人物不同:

《史記》記載是莊蹻,《後漢書》記載是莊豪。

路線不同:

《史記》記載是“循江上”,《後漢書》記載是“從沅水”。

佔領地區也不同:

《史記》記載是佔領滇池地區及其旁數千裡,《後漢書》是“既滅夜郎,因留王滇池”。

那麼,同一件事,為何兩個文獻的記載差別這麼大?

是司馬遷神筆,還是古人誤傳,歷史上“莊蹻入滇”是否真實存在?

認為“莊蹻入滇”是真實的依據

除《史記》、《華陽國志》之外,先秦古籍《荀子·議兵》,《商君書?弱民》,《韓非子?喻老》,西漢劉安等《淮南子·主術訓》、《齊俗訓》,西漢桓寬《鹽鐵論?孝養》、《世務》,東漢王充《論衡·命義》,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等篇章,都記載有莊蹻其人其事。

據《戰國策》、《呂氏春秋》等史籍記載,公元前301年,齊、韓、魏三國伐楚,殺楚將唐蔑。第二年,齊、秦聯盟再攻楚國。楚國於是派人賄賂齊國,答應割東地六城,以離間齊、秦。但秦國以一國之力,仍將楚國擊敗。公元前209年,齊、韓、魏再次聯盟,要求楚國兌現割讓東地的諾言。這引起了東地越人的憤怒,他們聚眾起義,背叛楚國,據地自治。東地兵的首領為昭常,曾官居楚國大司馬之職,而昭常就是莊蹻的同音異寫。過了23年,即公元前276年,莊蹻接受了楚頃襄王的招安,並受楚王之命進行了西征入滇,完成了“王滇”大業。

是司馬遷神筆,還是古人誤傳,歷史上“莊蹻入滇”是否真實存在?

認為“莊蹻入滇”不是真實的依據

其實,關於“莊蹻入滇”的問題,我國古代即有不同看法。

南北朝時,酈道元的《水經注》,就避而不談“莊礄入滇”的事。北宋司馬光著《資治通鑑》,也不提“莊蹻入滇”。可見兩人對此事均持懷疑態度。唐代杜佑更明確指出司馬遷的“莊蹻入滇”的說法是錯誤的。所以有學者認為“莊蹻入滇”純屬子虛烏有之事,是誤傳的觀點。

除此之外,分析當時楚國的局勢,可以看出楚國當時已日漸衰落,值此國破家亡之機,楚王根本不可能派出一員“善用兵”的大將遠征滇池地區,因為此舉對楚、秦爭霸毫無益處。還有,莊蹻是在楚遭到失敗後不得已西遷的,且不說沿途會遇到楚軍的圍追、秦軍的攔截,還要應付滇池地區土著民族的抵抗,可謂四面受敵,這種狀況下如何建國稱王呢?

是司馬遷神筆,還是古人誤傳,歷史上“莊蹻入滇”是否真實存在?

而且滇、楚兩地的文化差別也很大,目前研究尚未發現滇文化受了楚文化的影響。至於造成“莊蹻入滇”的誤傳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

西南民族的王號,多以“莊”字稱,如“夜郎莊王”“岷山莊王”等,估計滇國也有一個自稱“莊王”的,司馬遷將其誤為莊蹻是楚莊王苗裔。

二是,

附託郡望,古代滇池地區的少數民族,有將祖先拔高的習慣,司馬遷或許輕信了他們的傳說。

三是

,司馬遷可能另有寓意。因為司馬遷與楚王同宗,他遭宮刑之辱,有“怨漢思楚”的思想情緒,因此在作《史記》時總喜歡把楚國說得好些。

古代歷史對於莊蹻入滇的種種記載,到底誰是誰非?我們不得而知,也無法定論。莊蹻入滇到底有無其事,可以看成是雲南歷史的一大懸案,等待著我們再去深究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