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人是一生有這樣一個朋友足矣

管仲名“夷吾”,姬姓,管氏,字仲,潁上(今安徽潁上縣)人。年輕的時候時常與鮑叔牙交遊,鮑叔牙深知他賢能有才幹。管仲處境貧困,兩人曾在一起經商,常佔鮑叔牙的便宜,而鮑叔牙始終以善相待,毫無怨言,從來不與管仲計較。後來鮑叔事奉齊國公子小白,管仲事奉公子糾。由於齊國政治混亂,管仲保護公子糾逃到了魯國,鮑叔牙保護小白逃到了莒國。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人是一生有這樣一個朋友足矣

齊桓公與管仲

公元前686年,齊國國君齊襄公(姜諸兒)被其堂兄公孫無知所殺,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得到訊息後,都回奔齊國即位。由於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國離齊國比較近,管仲為了避免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於是騎馬攔截,射中公子小白的帶鉤,小白假裝死去。管仲以為小白被射死,於是放慢了行程。

公子小白抓住機會,搶先回到齊國做了國君,即齊桓公。姜小白做了國君以後,殺死了公子糾,管仲也被囚禁了起來。齊桓公想殺了管仲,而鮑叔卻推薦管仲。齊桓公也不計前嫌,重用了他,並讓其執掌齊國政權。齊桓公九次盟會諸侯,一舉匡正天下,稱霸諸侯,都出自管仲的謀劃。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人是一生有這樣一個朋友足矣

管鮑之交

管仲有今天的地位,除了齊桓公的重用,其實還離不開朋友鮑叔牙。如果,沒有鮑叔牙的推薦,管仲可能在歷史上默默無聞,沒人記得他。所以,管仲就說:“我當初貧困之時,曾經與鮑叔做生意,分財利多給自己,鮑叔不認為我貪利,知道我一貧如洗。我曾經為鮑叔謀劃事情,而使得更加窮困,鮑叔不認為我愚蠢,知道天時有利有不利。我曾經三次做官三次被國君驅逐,鮑叔不認為我不成器,知道我未遇上好時機。我曾經三次作戰三次逃跑,鮑叔不認為我膽小,知道我有母親須養老。公子糾失敗,召忽為他而死,我被幽囚受屈辱,鮑叔不認為我無廉恥,知道我不以小節為羞,而以功名不顯於天下為大恥。生育我的是父母,理解我的是鮑叔啊!”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人是一生有這樣一個朋友足矣

齊桓公稱霸

鮑叔牙曾與管仲做生意,管仲一直佔他的便宜,而鮑叔牙從來不與他計較。如果換做是另外一個人,估計早已經與其絕交了。然而鮑叔牙知道管仲家裡有苦難才那樣,所以願意幫助他。當公子小白做了齊國的國君以後,鮑叔牙本來自己可以做齊國的相邦,但是他不貪戀權勢和地位,推薦好友管仲為齊國的相邦,所以鮑叔牙與管仲之間的友誼才是真正的友誼,他們不受任何影響,而成為一對好搭檔。

反觀300餘年後的龐涓,為了自己的地位,而陷害好友孫臏,最終萬箭穿心。一個幫助朋友,一個陷害朋友。人的一生朋友不在於多,有鮑叔牙這樣的朋友,其實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