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忠義莽撞·愛慕美色:裴松之筆下的關羽形象

大家好,我們的小思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裴松之在任中部侍郎時,宋文帝以陳壽撰寫的正史《三國志》過於簡略為由,要求他為《三國志》作注,以豐富原本過於簡潔的史事與資料。於是,裴松之廣泛收集原始材料一百五十多種,如《漢晉春秋》《魏略》《江左傳》《傅子傳》《典略》等。

裴松之增加了原書中沒有的內容,使字數變成了原本的三倍,為文學界的三國研究工作提供了具體可考的史料記載。由此,《三國志》裴松之注也成為了後世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文藝作品的主要創作來源。紀陶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對裴松之增補《三國志》的行為大加讚賞。他認為《三國志》裴松之注中網羅繁富,蒐集材料來源廣泛,為史傳文學增加了多樣性。

裴松之並非一味地填補資料而是具有質疑精神,根據各方調查對補充的資料進行判斷。他綜合分析事件的真實性,為後人研究提供方向。《裴松之注》一書中除卷三十六外,還有15處提及了關羽,它們分散於不同人物的傳記之中。有一些是為了襯托傳主而進行簡單地提及,但仍能從細枝末節中突出關羽性格的變化,增強人物個性。

忠義莽撞·愛慕美色:裴松之筆下的關羽形象

《三國志》裴松之注中的關羽形象是對《三國志》中關羽形象的豐富,具體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忠義品質的發展

義,己之威儀也。關羽形象在歷史長河中是不斷變化的。關羽形象中義的特點在《三國志》裴松之注中為人們所關注。《三國志》裴松之注曾引證《蜀記》中的記載:

關羽和徐晃是好朋友,經常在一起暢聊人生,但因為兩人屬於不同陣營,從不談軍事。有一天,徐晃在與關羽聊天時,突然對士兵下令:得到關雲長頭顱的人賞千金。關羽聽了大吃一驚,他完全沒想到徐晃會下這樣的命令。在關羽心中這份友情是純粹的。即使是兩軍交戰之際,關羽出於對徐晃的義氣與信任,仍不顧個人安危前去會面,足以展現關羽重義的品質。

而在這一時期,關羽的忠誠形象也出現了新的發展。《三國志》裴松之注認同忠義是關羽性格的本質,並將這一品質不斷強化。如裴松之根據《蜀記》的記載豐富了原本“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的情節,詳細敘述了孫權在活捉關羽後,想讓關羽歸順於自己,成為抵禦劉備、曹操的得力干將。但忠義的關羽怎麼可能歸順於孫權?回想當初,曹操為關羽封官爵、賜錦袍、賞黃金與美女,依然沒能收買關羽的心。孫權手下的謀士擔心此類事件重演,怕關羽再次成為東吳的敵人,勸孫權殺掉關羽,以絕後患。

忠義莽撞·愛慕美色:裴松之筆下的關羽形象

在其他人眼中,關羽是一個極其忠誠與固執的人。他的意志不會被任何事情改變。裴松之補充了《三國志》中的記載。透過深入分析他人的對話,我們可以發現關羽對劉備乃至漢室都是忠心耿耿的。關羽即便是被敵人活捉,也不會動搖自己的堅定信念,突出表現了他為人的忠誠、信義。

在《三國志》裴松之注卷三十六中,曹操在關羽化解白馬之圍後,一直擔心關羽會離開。於是,他讓張遼去試探關羽的真心。裴松之引注《傅子》中的話語,記載了張遼在談話後稟告曹操時的矛盾心情,並說“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這句話表現了關羽形象的兩個方面:一方面,關羽深知曹操對他的尊重與重視,出於義氣,想要報答曹操的恩情後再離開;另一方面,曹操給了關羽諸多好處,但關羽仍然對漢室忠心耿耿,想要離開曹營,與劉備一起為興復漢室而努力。

忠義莽撞·愛慕美色:裴松之筆下的關羽形象

這種忠義是讓人感動的。曹操作為一代奸雄,也被關羽的忠心所觸動。裴松之認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義”,這從側面展現了其對關羽忠義品格的認可,使關羽的忠義品質更為突出,有利於強化關羽的忠義形象。

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還引用了《吳書》中的一段話,這段對話是從魯肅的角度進行記敘的。根據《吳書》記載:劉備在平定益州後,孫權便命令魯肅討回長沙、零、桂三郡,但劉備不想歸還,便派關羽駐守三郡,與東吳軍隊對峙。在劍拔弩張之時,魯肅與關羽就三郡問題進行了談話。在雙方的對話中,關羽處處為蜀國利益著想,用鏗鏘有力的語言表明不想歸還三郡的決心。關羽在危急時刻仍能處處維護國家的利益,這一事蹟使關羽忠於國家的品質得以彰顯,也促使忠義成為關羽性格中的重要特點。

忠義莽撞·愛慕美色:裴松之筆下的關羽形象

2、勇敢直率的增加

裴松之對《三國志》中的情節進行了適當地補充,使關羽的勇敢直率性格表現得更為明顯,內容也更加詳實。關羽作為五虎上將之首,一生都在疆場馳騁,英勇殺敵,戰功無數。關羽的勇敢不僅表現在戰場上,還可以透過其他細節表現出來。如關羽刮骨去毒一節就是關羽勇敢的最佳例證。

眾所周知,刮骨是疼痛難忍的,但關羽卻能勇敢地忍住,絲毫沒有懼色。這種敢於承受苦難的忍耐力,是關羽勇敢的眾多表現之一。裴松之在塑造關羽形象時,用言簡意賅的語言蘊含了無盡的意蘊。如“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時羽遍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幾句簡單的話語,使關羽的勇敢形象呼之欲出。

作為一代名將,關羽勇於征戰沙場,敢於直面困難,具有無限魅力。在《三國志》裴松之注卷三十二中,裴松之直接引用了《傅子》中“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的評價。可見,裴松之是贊同這種說法的。勇敢是關羽性格中不可忽視的特點。《三國志》裴松之注為羅貫中塑造《三國志通俗演義》中關羽形象提供素材。

忠義莽撞·愛慕美色:裴松之筆下的關羽形象

其實,關羽的性格中也有直率、敢於發表自己觀點的一面。這也是《三國志》裴松之注中新增加的部分,讓人耳目一新。據《裴松之注》中《蜀記》記載:

“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及在夏口,飄飄江諸,羽怒日: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備曰:是時亦為國家惜之耳;若天道輔正,安知此不為福邪。”

根據《蜀記》記載,劉備在許都與曹操一起狩獵時,關羽曾勸劉備趁機殺死曹操,劉備沒有聽從。於是,關羽不顧劉備與自己的君臣之別在回夏口的船上指責劉備,直接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勇敢地向主公進言,這是關羽勇敢直率性格的表現。

在書中裴松之認為這件事是“故託為雅言耳”,並對此事件進行了分析:當時曹操和劉備一起狩獵,關羽如果想要殺害曹操,那勢必會傷害到劉備,因此劉備沒有采用關羽的意見。裴松之認為這段記載是陳壽對關羽形象的美化,讓讀者可以清楚地瞭解事情的真相。其實不然。關羽一心為漢室著想的勇敢直率性格,以及他與劉備情同手足的交情,促使他完全可能做出敢於進諫的事情,這也是符合關羽形象的。裴松之透過引用其他著作中的事件,對關羽形象進行補充,增加了關羽的勇敢直率性情,為後人瞭解這一階段的關羽形象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忠義莽撞·愛慕美色:裴松之筆下的關羽形象

3、莽撞性格的點染

遇事穩重是每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或軍事家都希望具備的素質,然而不能人人如願。關羽儘管在很多方面擁有優秀的才能,但他並不是一個完人,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性格莽撞就是關羽的缺點之一。

關羽性格直率坦蕩,很多事情一旦發生,沒有經過深入的思考,便急忙做出判斷,由此促使他性格莽撞,辦事缺少深謀遠慮。當然,這樣的性格特點勢必會對他造成不利的影響。如在《裴松之注》卷三十六中,裴松之引用《山陽公載記》中的內容描述了關羽對馬超的態度:

“超因見備待之厚,與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備曰:人窮來歸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殺之,何以示於天下也。”

馬超剛剛歸順劉備時,做事非常狂妄。他與劉備聊天時經常直呼玄德,很不禮貌。這件事讓關羽和張飛非常生氣。關羽認為:堂堂的蜀國主公,怎容許一個降將如此不敬,便要乘機殺掉馬超。但劉備及時地制止了關羽,並說道:“馬超歸順於我,你們因為他直呼我的字就要殺了他,那天下人要如何看待這件事。”透過兩個人的行為對比,劉備的穩重與關羽的莽撞形象同時呈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瞭解忠義威武的關羽不僅僅是一個擁有很多優點的人,也存在性格弱點。

忠義莽撞·愛慕美色:裴松之筆下的關羽形象

在《呂蒙傳》中透過呂蒙與周瑜的對話,體現了關羽的的莽撞性情:“蒙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復以鄉待之。”呂蒙作為三國時期吳國的謀士,在與魯肅的交談中,準確地評價出了關羽的性格。也正是如此,他才順利擊敗關羽,為東吳立下汗馬功勞。而關羽性頗自負的性格造成他遇事比較莽撞,往往意氣用事,不能思考周全後再行動,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在《裴松之注》中,裴松之引用了《典略》中關於關羽的記載:“羽圍樊,權遣使求助之,敦使莫速進,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遲,又自已得於禁等,乃罵曰:格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權聞之,知其輕己,偽手書以謝羽,許以自往。”

這幾句話突出強調了關羽的莽撞性格。關羽在包圍樊城時,向孫權尋求幫助未果,心中滿是憤恨。他又因剛剛消滅了于禁的兵馬而實力大增,痛罵來使以發洩心中的不滿。關羽的莽撞性格直接引發了孫權對關羽的不悅,導致雙方矛盾激化,為劉蜀帶來了更多的敵人。長此以往,這種性格不利於關羽未來的發展,造成了他最後的悲劇結局。

忠義莽撞·愛慕美色:裴松之筆下的關羽形象

4、愛慕美色特點的補充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關羽作為三國時期的英雄豪傑,也不能免俗。在很多歷史資料中記錄著關羽欲娶秦宜祿妻子的事件。在《裴松之注》中,曹操一直對關羽的武藝與人品佩服得五體投地,不惜賜金銀、封爵位,而勇敢直率的關羽也曾因為一位女子對曹操敢怒不敢言。

《裴松之注》是“一美動雙雄”的最早出處。在書中裴松之引《蜀記》中的文字補充道:“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與《魏氏春秋》所說無異也。”

屢字展現出關羽欲娶秦宜祿妻子的強烈意願,也是關羽愛慕美色特點的顯現。曹操和劉備軍隊一起在下邳圍攻呂布。在進攻下邳前,關羽向曹操請示,意圖娶秦宜祿的妻子,曹操同意了。當曹操要攻破下邳時,關羽由於娶妻心切,再次向曹操請示。多次地請求激起了曹操對秦宜祿妻子的好奇心。於是,在成功取得下邳後,曹操迫不及待地要一睹秦宜祿妻子的芳容。豈料曹操一見便深陷其中,並納其為妾,沒有兌現對關羽的承諾。美人被奪使關羽心中非常不悅,開始對曹操不滿。

忠義莽撞·愛慕美色:裴松之筆下的關羽形象

現代很多研究者對此事的真實性存在爭議,但在《裴松之注》卷三中也有部分內容與其相照應,側面印證了此事的真實性。具體描述如下:

《獻帝傳》曰:朗父名宜祿,為呂布使詣袁術,術妻以漢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圍,關羽屢請於太祖,求以杜氏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

關羽在得知秦宜祿在袁術處己娶漢室女子,才上奏曹操請求在破城時娶秦宜祿的妻子。這段話在正史中出現,不僅證實了關羽曾想娶秦宜祿妻子的事實,也展現出關羽雖好色,卻取之有道的大丈夫風度。關羽儘管愛慕女色,但做事仍能循規蹈矩,這也符合關羽的英雄形象。而在當時的其他作品中,也記載了關羽的這段往事。

忠義莽撞·愛慕美色:裴松之筆下的關羽形象

再如《華陽國志校注》卷六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初,羽隨先主從公圍呂布於蹼陽。時秦宜祿為布求救於張楊,羽啟公: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公許之。及至城門,復白。公疑其有色,自納之。”

這段話也是對關羽欲娶秦宜祿妻子事件的記述。一個事件可以多次出現在不同的歷史文獻中,也足以展現其真實性。但此事似乎有損關羽的高大形象,因此在《三國演義》中沒有被採用。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對三國曆史的記載較少。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增加了很多內容,透過對事件的細節描寫豐富了人物形象,為人們展現了不一樣的歷史畫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三國曆史的趣味性。裴松之看待歷史人物與陳壽完全不同。他眼中的歷史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裴松之力求活化這段歷史,還原事件的原貌。

撰稿/餘躍【讀史品生活】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