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探討楚人早期遷徙路線與周昭王喪師於漢水

楚國曆史研究存在三個疑難:(1)楚居丹陽或始封丹陽。當代學者有說在商洛,也有說在淅川,都與周昭王伐楚難以協調。《楚居》簡中提到的京宗、夷屯、喬多等地名,更是一點頭緒也沒有;(2)楚滅漢陽諸姬。這個說法是在楚成王時期,此時漢東諸姬除了應國或是春秋早期被滅,其它姬姓國如隨國蔡國唐國都還存在。此前或稍後,被楚所滅的除了姜姓申國較強,其它多屬江淮小國,而且都不是姬姓;(3)地名隨人口遷移。大家公認丹陽地名從楚國始封地移到了江蘇,鄂、鄩、鄀等地名也都不止一處。養、羕、漾的關係仍沒弄清楚,起碼有一個與漾水有關,它們與宵、鄀地名,應該同屬隨遷的。

楚國遷徙路上的許多地名,可在甘肅天水及兩漢水流域找到源頭,比如:荊山、秦溪、天柱山、漾水、漢水、漢陽、丹陽、沮水、漳水等等,今天湖北境內的南漳、保康、武當、沙洋等地名,也能在秦嶺西南側找到源頭。陝西與河南湖北交界地帶的一些地名多與秦朝河內郡有關,那是秦滅六國遷河內郡的人口於此,它覆蓋了這一片的楚國地名。按史書與《楚居》,追蹤覆蓋前的地名,可以探尋楚國早期遷徙路線。

歷代文人對楚人早期位置或遷徙路線的研究文章是不少,但大多以今漢水對照史籍,以晚期地名解釋早期事,結果時空錯位多與考古不符。今人撰寫了很多有關昭王伐楚的文章,無一不是牽強附會睜眼說瞎話。

一、楚先人所處的時代背景

秦楚都是在商朝混的,沒有參與滅商,所以在西周的地位都不高,甚至還被其他諸侯稱作秦戎荊蠻。秦人居西戎,也可能早於周成王遷商奄之民,比如蜚廉的父親在商朝就有“在西戎保西垂”的經歷。西周初年,周王朝一共進行了兩次大分封,分別是周武王和周成王,後者也叫周公分封。

據記載,周武王分封了70多個諸侯國,其中兄弟之國15個,姬姓諸侯國40餘個。周公的第二次分封,應該把與三監之亂有關,甚至包括原商都附近的若干小國,移遷到偏遠地帶了。從今人研究的分封地理圖可見,陝北與寶雞西南這兩塊重要地帶,所見封國很少,這是不正常的。由史書及考古資訊可以推測,陝北封國大多在西周中晚期被滅,或回撤到宗周東南。而漢中及西北的封國,如果是被楚國滅掉了,那就容易解釋了。周朝正史對這些不光彩的事,一般是不記載的。

史籍表明,周王朝最早遷入南陽地帶的是唐國、應國,噩國與之不遠,直到西周晚期周宣王才封其母舅申侯到南陽。河南東南不是周人嫡系,南是荊蠻東邊是徐夷淮夷。漢水中游偏南仍是巴蜀土著,庸與麋都是南遷而來的,他們雖然參與了武王滅商,最後還是被迫遠離周王朝。楚先人鬻熊侍周文王有功,周成王封其後代熊繹于丹陽,也是逐步遠離宗周。

二、西漢水、沮水、丹陽

丹陽地望有多說,荊楚歷史地理學者武漢大學石泉教授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率先提出“熊繹所居丹陽城當在今陝西商縣的丹江河谷”的新觀點,這或是楚國丹陽地名的始點,也是熊繹所封之地。《楚居》說“季連初降於大隗山”,如果在今天伏牛山脈,與《山海經·大荒南經》“西有錫東有玉”也相符。石泉說丹陽在商洛,那裡有丹水,東南有丹鳳縣。有說商洛是鄀國故地,與史籍和《楚居》也相符。不過,最早的丹陽還是鄰近寶雞,那段秦嶺至今還有丹陽關。即使到了戰國中期,漢中郡仍是楚國的重要“尾巴”,這從丹陽之戰秦俘楚國大臣及將領的級別與人數就可以知道。

我根據大量資料推測,西周時期的漢水僅指西漢水,《楚居》提到的京宗,以及周昭王伐楚喪身於漢水,應在西漢水流域。相應地,“漢東諸姬隨為大”是說隨國在西漢水之東。西漢時期的天水郡,在東漢三國時改稱漢陽郡,這是有歷史淵源的。人們為什麼把漢水稱作天水、銀漢?或者說為什麼把西漢水的發源地稱作天水郡。那是因為漢水與夏季銀河方向一致,這個說法只有南北方向的西漢水吻合而與東漢水不符。今天說的漢水準確來說應該叫沔水或沔,其發源地就在漢中市勉縣。勉縣原名是沔縣,陝西沔縣、湖北沔陽在解放後都因這個沔字太生僻而改名了。

《史記》對楚先人記載如下:“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安徽大學黃德寬對收藏的戰國楚簡有不同解讀,他說楚先人世系沒有“附沮”,並指出與《史記》有六點不同,詳見另文《楚先人與陸渾戎》。

我認為,“季連附沮”分指人與事,附沮二字是說季連依附沮水而居。季連所遷居的沮水在哪裡?《史記·夏本紀》說“濟、河維沇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澤,雍、沮會同”,這在山東河南河北。又曰“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涇屬渭汭。漆、沮既從,灃水所同。荊、岐已旅終南,敦物至於鳥鼠。”後一條沮水與季連相關的可能性最大,同時表明

荊與岐均近終南山

《墨子·非攻下》雲“昔者楚熊麗,始討此雎山之間。”雎同沮,漢中西側有沮水,這就把熊麗與西漢水流域聯絡起來了,也只有這個沮水與《楚居》講述的同期人物經歷吻合:季連(鬻熊)事周文王,其後代熊繹封在丹陽。熊繹生活在成康之際,伐楚的周昭王是周成王的孫子。

墨子記載的這個沮山為什麼千百年來被人忽視了?是因為這篇文章在傳世過程中雎字被抄寫成了睢,是近代研究者比較戰國資料才更正的。後世記載的沮水還有多處,仔細分析可以釐清變遷順序,這與各個時期主流人口的流動有關。

《楚居》說季連至熊狂均居

京宗

,京宗或同荊宗,那裡應有楚人命名的

荊山

,它可能是指沮水上游秦嶺南面的

紫柏山

,那裡有紫荊河。紫柏山東偏北有敖山,楚王若敖宵敖或因此取名。紫柏山與敖山之北是太白縣,再北就是通寶雞的

丹陽關

。根據《楚居》,熊繹熊紃之後遷居夷屯,楚國應是滅了漢陽諸姬再遷走的。從《楚居》那段文字看,夷屯或是占卜選定的,也不排除原文意思是先居鄀地關隘,再遷夷屯為地。現在只能肯定:夷屯是熊繹以後約五代楚君居所,陝西山陽縣過風樓、湖北十堰市鄖陽區遼瓦店、鄖陽區五峰鄉肖家河(古麇國舊址),都留有楚國遺蹟。

丹陽是楚國的重要地名,一直隨著主流人口遷移。楚懷王時期,秦楚先後有

丹陽、藍田大戰,戰前的商於之地已為秦國所有

。《史記·楚世家》“(楚懷王)十七年春,與秦戰丹陽,秦大敗我軍,斬甲士八萬,虜我大將軍屈匄、裨將軍逢侯醜等七十餘人,遂取漢中之郡。”【索隱】說“此丹陽在漢中”極是,其它說法均是不遵史書不合邏輯的猜度。其實,

丹陽大戰秦取漢中,已經說明丹陽在漢中方向

,並且是楚國重地。《史記·楚世家》又曰:“十八年,秦使使約復與楚親,分漢中之半以和楚。。。。。。以上庸之地六縣賂楚。”說明秦漢中一半的東邊是上庸。上述史記索隱表明,

戰國早期的楚國丹陽地名仍在漢中

,這對本人研究的楚國早期遷徙路線及最早丹陽位置,是最有力的佐證。甚至可以推測——夷屯在寶雞西南。我認為,此“夷”與周成王時期遷商遺民於西戎之地有關,比如陸渾戎西遷後就被稱作“西夷”。楚國是在熊渠時才擴張到漢水中游及商洛的,丹陽地名移到商洛或淅川,應在楚失漢中之後。

楚國在熊渠時已經強大了,《楚世家》記載“熊渠生子三人。當週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注意文中的鄂在南陽,今人多說是湖北鄂城,大謬!有文章說熊渠初時在免,當在安康。這個免自然指沔水,熊渠封長子為句亶王(麋)、次子為鄂王(翼)、三子為越章王(魏)。括號內是《吳越春秋》所述之封,其中魏通隈,麋指古麋國,翼應與伏牛山脈翼望山有關,這正是熊渠所伐三地,筆者前述猜測就是以此為據。把古麋國舊址北邊、湖北十堰市鄖西區南面之間的河流稱作天河,應是楚滅麋國以後的事,這個“天河”就是西漢水的別稱。楚國遷到江漢平原,仍保留按早期居住地命名的習慣,比如楚靈王遷居秦溪之上,北有京山(荊山)、(夏)江,西南有潛水(潛江),鄰近地帶有濉(氵雎,即沮水)、漾。詳見另文《差點讓楚國滅亡的柏舉之戰在何地》。

夔子的先人是熊渠次子熊摯,當時封地在鄂。楚成王時,因為夔子不祭祀祖先祝融與鬻熊(季連)而被取消封國。在孝感出土的安州六器之一《中方鼎》,就出現了夔地名,我分析此鼎製作於楚武王時期,器主“中”是楚國世襲貴族。夔地名移到湖北宜昌,肯定是戰國時期的事。

三、尋找楚人的關聯資訊

清華簡《系年》記載,:飛歷(廉)東逃於商盍(蓋)氏。成王伐商盍(蓋),殺飛歷(廉),西遷商盍(蓋)之民於邾(朱)圄,以御奴虘之戎。”這個奴虘即虘方、狄虘,在商周甲骨文和青銅器中分別出現過。朱圉山位置是確定的,奴虘與它鄰近。《楚居》也出現了虘地名,我初步定位在湖北老河口一帶,是與楚人隨遷的。《系年》的這個記載,佐證了楚人與天水一帶的奴虘發生過關聯。

處於漢中盆地東側的城固縣與洋縣,曾發掘出了大量商周青銅器,至今沒有找到主人。我推測這是漢東諸姬與楚國大戰期間快速撤離而埋下的,隨州發掘的青銅器與之相似。周昭王伐楚喪師於漢水,直到其孫周孝王才把天水一大塊地封給秦人養馬,這個養馬之地,似乎就是原來漢陽諸姬的地盤。楚國養氏為嬴姓說法,或與此有關。至於周昭王伐楚的路線,最有可能是當年韓信北上的陳倉古道,人們忽視了武都大地震之前的交通與此後不同,兩當縣原名故道縣。研究古漢水在西漢武都大地震後改道有若干文章,完全可以解決《水經注》給酈道元及後世造成的困惑。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楚人與陸渾戎淵源很深,商代分別居住伊川、嵩縣至嵩山一帶,商末或周初分別遷到秦嶺西北、西南,只是楚人早就回遷並完成了族人匯合,而陸渾戎在晉惠公時才回遷到伊川。楚人早期“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與伊川陸渾族人形同野人如出一轍。陸渾戎遷回伊川,與楚人一直保持著良好關係,被晉滅國時,陸渾王族奔楚,就是這些緣故。

漢中東側的洋水或是隨人口遷徙由漾水訛變而來,說漾水自西漢水上游移到漢中,再一路訛變分化為養、羕阝、沙洋地名也是可能的。漾或養氏家族以及鄀國人,先後融入楚國,被楚所滅其它方國也一直跟隨楚國遷徙,沿途留下了不少原居地名。西周後期的楚國已抵秦嶺東南,《詩經》多處宣揚威懾荊蠻。楚君熊渠封三子為王,周厲王滅鄂國後楚國自去王號。到楚武王文王時,勢力發展到平頂山、信陽,並盡收南陽,楚文王時收服了申國與息國,連自己的母舅鄧國也滅了。此後一直向東,攻滅的主要是江淮非姬姓小國。因為遇到鄭國這類老牌姬姓諸侯國,關鍵時候多有中原強國出手援救。比如,楚成王時攻鄭,被齊桓公組織八國聯軍阻止。楚莊王問鼎中原只是試探,到楚共王時改向南面發展。

四、周昭王喪身於漢水

周昭王伐楚有多次,最後喪身於漢水,不是楚人正面迎敵所致。不然,昭王的兒子周穆王,怎會與楚子共擊徐人?上述八國聯軍救鄭時,齊師管仲質問楚使屈完“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也說明楚人撇清了與自己的直接關係。可以想象,那個時期的楚國久居山林,如同後世的遊擊大軍,所以周昭王數伐楚國都沒有成功。

當今專家多說周王是坐船渡過漢水,從而推測楚國在漢水以南,對昭王之死也有多種說法。這都沒有過硬證據,昭王之死在當時屬於高度機密,連各國諸侯都不知道。古代交通不發達,翻越秦嶺沿河道行軍最為便捷,一場突然爆發的山洪就可導致“喪六師”,地震引發堰塞湖潰流也有同樣效果。再說,連當時楚國疆域都沒有搞清楚,如何談論昭王伐楚?

說漢陽漢東諸姬在西漢水是合理的,還有不少線索可以印證,只是後人僅著眼於今漢水而無從釐清。比如:楚國的鳳文化應與那一帶的鳳縣有關;史籍說楚人祖先曾為文王師,那就不會居住在南蠻之地,而應與寶雞相近;有古籍說楚人居終南山,西周早期周人說的終南山可能僅指寶雞南面的秦嶺主峰,山南是太白縣,古人把太白山與終南山互稱或源於此,只是後來把終南山說成是西安南邊的最高山,這正是地名隨主流人口遷移的表現。青銅器《小臣夌鼎》記載小臣夌協助周王從成周去楚麓省楚居,把這解釋為楚人所居秦嶺為楚麓,周王登秦嶺瞭望楚國也是可以的。還傳說周文王父親季歷墓在“楚山之尾”,鄰近終南山,不排除這是季麗墓的誤傳。又有青銅銘文提到“從王員徵楚刅,在成周”。多重證據表明,西周初期的楚人鄰近宗周成周。說到這裡,又得更正史學界一處謬誤,周公營建的成周不在洛陽,詳見臧振《西周豐鎬成周說》或本系列文章的《雜談一:周公所建“成周”不在洛陽》。

至此,所有地理線索全部連結上了!沮水、丹水是楚人早期的重要生活區域。然而,漢朝初期的武都大地震就發生在漢中西側的沮水流域,今天丹江水庫又把楚人的龍城(為郢)淹沒了,用考古手段無法還原楚國早期歷史。結合本文及《解讀楚居》,可以解除不少古史疑難,楚國遷居路線基本釐清,也找到了漢水流域諸多地名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