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偶然發現“王安石”父親墓,卻有人拿族譜趕到現場,專家這樣建議

說起“考古”這一行當,對此瞭解的朋友或許知道,其意義在於以文物佐證歷史;我大中華也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國度,雖說各地風俗略有不同,但數千年來華夏子孫一直秉承著“入土為安”的傳統。早在2009年時,南京傳出了考古大發現的訊息,一座數百年前的古墓重見天日,專家還發現了或是“王安石”遺留下的珍貴文物;可就在此時,江西趕來了幾個人,不僅想“遷走”古墓,還要求專家“歸還”文物。

偶然發現“王安石”父親墓,卻有人拿族譜趕到現場,專家這樣建議

這還要先從另一座古墓開始。南京自古又稱“金陵”,也是歷史上多代帝王建都之處;今南京西南有座“將軍山”,對考古感興趣的朋友或許知道,這裡有座明代大墓,還曾出土了價值上億的珍貴文物,即“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而這座古墓的主人便是明代開國元勳之一“沐英”,此人是明太祖的義子,因此也有人稱其為“朱沐英”。早在2009年間,“沐英墓”附近正在進行施工,本為建築開發,誰成想卻挖出了古代墓磚和一些瓷器碎片;由於發現地距離“沐英墓”不遠,最初時考古專家還以為發現的一座明代古墓。

偶然發現“王安石”父親墓,卻有人拿族譜趕到現場,專家這樣建議

考古隊一番勘探後,發現這座古墓規格不高,或許僅是古代平民墓而已,因此建議施工方重新填埋;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了,可兩塊刻有文字的石碑又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注意。這兩塊石碑雖稱不上“華貴”,但上面的文字卻著實嚇了專家一跳,上有“安石以×友故來”的字;尤其是“安石”二字,在場多人都聯想到了歷史中的同一個人,即宋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以史料來看,“王安石”並未安葬南京,但其父親“王益”卻葬於此處;由於“王益”聲名遠不如其子,因此一直不被人重視,如今這座“平民墓”的主人,難道就是宋代宰相的父親?

偶然發現“王安石”父親墓,卻有人拿族譜趕到現場,專家這樣建議

這一發現轟動了考古界,當然不是因為“王益”,而是讓專家聯想到了“王安石”;以傳統喪葬文化來看,古人有一“悼文”習俗,撰寫者多為當世名人,或許是其子“王安石”親筆所書也有可能。即便不是“王安石”親書,憑藉其重要身份和文壇地位,書寫“悼文”者也一定是宋代某位大家;從傳統文化來說,墓中若能發現“王安石”或某些名人的手書,今天看來可都是價值萬金的“墨寶”,從考古的角度去看,這座古墓中很可能藏有“王安石”不為人知的一面;往大了說,對於研究宋史有著重要意義,往小了說,對研究“王安石”同樣有著重大意義。

偶然發現“王安石”父親墓,卻有人拿族譜趕到現場,專家這樣建議

專家翻閱史料,《宋史》中有一篇“尚書都官員外郎王公墓誌銘”,乃是王安石同時期,且兩人是好友關係的另一位著名文學家“曾鞏”所書;文中有“吾與安石友,以安石之述與書來請銘,遂為之銘其尤可哀者”這句話或能證明,如今發現的墓誌銘就是“曾鞏”所書,自然也屬於珍貴文物。這一重大發現著實讓考古隊興奮了起來,既然古墓已被破壞,搶救性發掘勢在必行;經過數天的緊張工作,此次考古發掘共出土了數十件文物,除棺槨外還有十餘件陶器、瓷器、硯墨和帶有文字、圖畫的絹布、木畫等。

偶然發現“王安石”父親墓,卻有人拿族譜趕到現場,專家這樣建議

公正的說,“王安石”雖曾官居宰相,但為官清廉,其父墓中沒有金銀玉器等貴重陪葬倒也可以理解;但那些帶有文字、圖畫的器物和硯墨等仍需要進一步鑑定,就在專家要把這些東西帶回研究所的時候,卻被江西趕來的數人攔了下來。這些人來自江西撫州“上池村”,自稱是“王安石”後人,並有族譜為證;由於歷史原因,“王安石”後人一支遷往江西,今聽說南京發現“王益墓”後便派出了這幾人作為代表。他們的訴求是將這座古墓遷走,並要求考古專家“歸還”發現的所有文物;公正的說,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出發,這一訴求合情合理,因此當地部門欣然同意。

偶然發現“王安石”父親墓,卻有人拿族譜趕到現場,專家這樣建議

但是古墓中出土的珍貴文物,因為涉及到“歷史課題”,專家還是建議由博物館進行更為專業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