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每逢佳節被催婚,古人催婚更瘋狂:唐太宗把婚嫁指標納入官員考核

春節回家的你,是否又要面臨各種催婚煩惱呢?其實催婚這件事,從古至今都是一種潮流。

每逢佳節被催婚,古人催婚更瘋狂:唐太宗把婚嫁指標納入官員考核

春節將至,又到了機智應對七大姑八大姨“催婚問答”的環節了。

對於單身汪們來說,生活不只有眼前的催婚,更有遠方的催婚。

催婚這件事,從古至今都是一種潮流。如果穿越回古代,你就會發現,古人催婚遠遠比想象要瘋狂。

每逢佳節被催婚,古人催婚更瘋狂:唐太宗把婚嫁指標納入官員考核

想做單身貴族孤獨終老,一句話,不存在的!

1

古代中國是農耕社會,農耕社會最核心資源有二:一是土地,二是人口。

土地滿足生產需要,人口滿足發展需要,道理其實很簡單。

沒有人口,誰耕田來誰織布?誰挑水來誰澆園?

沒有人口,誰來保家衛國?誰來繳納賦稅?誰來服徭役?

……

想要增加人口,就得生育,想要生育,就得催婚。

針對這一點,以孔老夫子為代表的儒家早就在各種著述中安排的明明白白。

每逢佳節被催婚,古人催婚更瘋狂:唐太宗把婚嫁指標納入官員考核

孔子曾經說過:男人二十歲就可以當爸爸了,女人十五歲就可以生娃了。

這句話出自《孔子家語》。

男子二十而冠,有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而嫁,有適人之道。於此而往,則自婚矣。

儒家經典《禮記》有言: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五年而及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

儒家經典《春秋穀梁傳》也說: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許嫁。

別管二十歲還是三十歲,總歸要娶,無論十五歲還是二十歲,必須得嫁。

每逢佳節被催婚,古人催婚更瘋狂:唐太宗把婚嫁指標納入官員考核

後來,又出現了許多通俗易懂的名言警句。

比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比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比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到了年齡仍舊不娶不嫁,那就只能讓你嘗試一下古代那些剛猛又直接的催婚大法了。

2

催婚第一招:物質獎勵,無償援助

舉個耳熟能詳的事例:春秋末年吳越爭霸那陣,越王勾踐戰敗回國臥薪嚐膽,制定了一系列強國強軍政策,獎勵生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條。

勾踐說得很直白:生一個男孩,獎兩壺酒、一隻狗;生一個女孩,獎勵兩壺酒、一頭豬。生二胎,政府免費送耕種的牲畜,生三胎,政府免費提供奶媽哺乳。如果家中貧寒怕養不起娃,別擔心,那些孤兒、寡婦、貧苦重病的家庭,國家會出錢供養子女。

孕婦臨產時給官府報告,官府會派專人守護,提供免費醫療,確保母子平安。

勾踐的潛臺詞是:不結婚,對得起寡人嗎?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每逢佳節被催婚,古人催婚更瘋狂:唐太宗把婚嫁指標納入官員考核

催婚第二招:富人贊助,貢獻愛心

富人贊助,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趣?

這是真實存在的。

北魏孝文帝時,特意出臺過富人幫窮人婚嫁的政策。

他詔告天下百姓:富人窮人,皆是我大魏子民,爾等需要互幫互助,富人家有多餘的耕牛,要大大方方地借給窮人,窮人沒錢結婚,富人不要吝嗇,把錢借給窮人,幫他們快點結婚成家。當然,朕也不強制富人必須借,不借可以,那你們家這輩子就甭想當官了。

富人心裡苦啊!沒辦法,借吧,仕途更重要啊!

催婚第三招:捐贈物資,納入考核

北魏是借,唐代有一陣可是捐,就是白給!

唐太宗貞觀元年釋出《令有司勸勉庶人婚聘及時詔》規定:若貧窶之徒,將迎匱乏者,仰於其親近,及鄉里富有之家,褒多益寡,使得資送以濟。

每逢佳節被催婚,古人催婚更瘋狂:唐太宗把婚嫁指標納入官員考核

也就是說,富人給窮人結婚的錢是捐贈的、接濟的、不用還的。

除此以外,唐太宗還把各地婚嫁指標納入了官員的年度考核,地方上婚嫁及時、單身量少、戶口增多就獎,否則會罰。

降低單身率成了政績考核,結婚的壓力由百姓轉移給了官員。為了仕途升遷,地方官不得不關心百姓的婚姻現狀,並及時給予指導。

3

以上三招是正面激勵的,當然,胡蘿蔔吃不慣,還有老虎凳辣椒水伺候。

催婚第四招:政府包辦,統一分配

如果單身汪們積極性不足,或因個人情況難以成婚,官府給你包辦,將剩男剩女們統一配對。

《晉書·武帝紀》記載,司馬炎在泰始九年(273 年) 冬十月要求: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

也就是說,女子到了17歲,如果父母不把閨女嫁出去,地方官府有權利給她找個剩男隨便嫁了!

如果不想自己的寶貝女兒配上個殘疾、弱智、暴力的丈夫,那就趕緊行動吧!

每逢佳節被催婚,古人催婚更瘋狂:唐太宗把婚嫁指標納入官員考核

催婚第五招:過時不婚,嚴厲懲處

前面說到勾踐鼓勵生育,如果大家不想生,那寡人就不客氣了。

勾踐規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有罪”這種概念很模糊,到了漢代和南北朝,罪過就很清晰了。

《漢書·惠帝紀》中就明文記載: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五算”就是罰她繳納五倍的賦稅。

《宋書·周朗傳》記載,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如果女孩適齡不出嫁,家裡人都要跟著坐牢。

由此可見,為了催婚,古人可謂煞費苦心!

每逢佳節被催婚,古人催婚更瘋狂:唐太宗把婚嫁指標納入官員考核

除了催婚這五招,很多朝代都會不定期舉辦單身轟趴、相親大會,現場約起。

春秋時期,有相親性質的單身派對“仲春會”,主題叫“奔”,直白點說,就是和心愛的人一起出去走走。

除此之外,上元燈節,七夕節,都是古代隱形的相親會。

每逢佳節被催婚,古人催婚更瘋狂:唐太宗把婚嫁指標納入官員考核

說來說去,統治者們都很敏銳地意識到社會平均成婚年齡對於國力的影響。成婚越早,越有利於實現人口的自然增長。

人口多了,賦稅多了,軍隊數量多了,綜合國力強了,明君的稱號就來了。

因此,歷朝歷代,以詔令定婚齡幾成定製,只是根據實際需要,法定結婚年齡有所調整而已。結不結婚,你說了根本不算!到了婚齡,就必須成家立業。

相比古代,現代人總歸是有選擇人生的權利。

春節回家的你,是不是又即將面臨各種催婚煩惱呢?

一句話,車子總會有的,房子總會有的,緣分不易,遇到好人就結了吧!

參考資料:

《孔子家語》《禮記》《春秋穀梁傳》《漢書》《晉書》《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