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了不起的餘家人:守護袁崇煥390年,最後一個守墓人走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臧克家曾在《有的人》中這樣表述人的價值。一個家族,到底是什麼樣的勇氣支撐著他們?以至於能夠守墓300年,從不抱怨。到底是什麼樣的仁人志士?有這般的豪情義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家族?才能承擔得起這份沉甸甸的使命。

其實,並不是什麼傳奇異事,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而守墓的家族,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族,並不是什麼耀眼的名門大族,但他們卻能世代依照祖訓,勤勤懇懇,守護一方名將,便是常人所不能企及的了。

這從來都是令人敬佩的英雄,雖不知其姓名,只喚他佘姓義士,但他能夠敢冒天下大不為而為明朝末年名將袁崇煥收屍,已經是一個好漢。佘家人的豪氣是“此劍平盡天下不平事,此心無愧天下有愧人。”

了不起的餘家人:守護袁崇煥390年,最後一個守墓人走了!

明朝名將

岳飛說:“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身為一代名將的岳飛,談及功名,便是這樣陳述: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里,經過多少風雲人生。

三十多年的磨礪,見慣生死,早已看淡了漫漫人生。而同樣是戰於沙場的明末抗清名將,他的一生,死不在沙場,而在刑場,作為一個將軍,他沒有死得其所,也沒有完成夙願,保衛家園。

1630年9月,因為滿清勢力日漸擴大,而身為明朝將領的袁崇煥卻屢戰屢勝,皇太極不滿這種現象,便設計讓當時的皇帝崇禎誤以為袁崇煥是明朝的叛徒,勾結滿清,於是二話不說就將他帶進了刑場。

了不起的餘家人:守護袁崇煥390年,最後一個守墓人走了!

在明史中曾有講到,袁崇煥沒有兒子,而他的兄弟和妻子都被流放到三千里以外的地方。

張岱甚至還在《石匱書後集》一書中,對袁崇煥臨死前的場景進行了細緻的描述,說當時百姓恨他入骨,每當在刑場上割一塊肉時,百姓都會亂搶甚至直接出錢買,最後吃他的肉,可見當時百姓對他的痛恨。

然而,真實情況是這樣的麼?事情畢竟已經過去幾百年,無從考究,但他抗擊滿清,屢戰屢勝的事蹟是不能消滅的,作為一代名將,他有他的功勳在。

關於他的屍體,是被當時袁崇煥的謀士,佘姓好漢從菜市口的旗杆上偷來的,佘姓好漢以前和袁崇煥相處過,不相信他是個會背棄國家的人,因此就把他葬在了自家惡院子裡,而且還讓自己的後人看守。這樣的仁人志士,是普天之下少有的。

了不起的餘家人:守護袁崇煥390年,最後一個守墓人走了!

佘家家說

家書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像傅雷家書,他便要求後人“多抑制感情,多著重於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能減少疲勞”。

誠然,佘家人的祖先在死前也給後代子孫留下了遺言:一:袁將軍一生為國,沒有兒女,後代子孫要世代守候他的墳墓;二:自己死後可以葬在袁將軍旁邊,與他相伴;三:後代子孫不可以為官,但要讀書明禮。

之後,佘家人就開始了漫長的守墓道路,每年清明,除夕等節日,都能看到佘家的子孫在袁崇煥的墳墓前擺好供品,然後燒紙磕頭。

了不起的餘家人:守護袁崇煥390年,最後一個守墓人走了!

十年如一日,三百多年一直如此。在後來的歲月中,袁崇煥終於被平反,洗刷冤屈,但身為佘氏子孫的他們,卻依舊聽從祖訓,不為官。

任憑時間老去,風吹雨淋的日日夜夜,三百多年間,經歷過戰亂,碰觸過變革,佘家人依舊是佘家人,他們知道自己唯一的使命就是守墓,他們就是守墓人。

世世代代的佘家人葬在了明朝將領袁崇煥的身旁,因為人葬的多了,便成了廣東義園,後來北京城東南義園裡,有了一塊墓碑,上面寫著:明朝大將軍之墓。

了不起的餘家人:守護袁崇煥390年,最後一個守墓人走了!

一個家族的守護史,因為一個傳承下來的家書,佘家從此耗費了十幾代人的光陰,但明白下來的人都知道,他們守護的價值從來都是值得的,這守住的分明是精神,是一個家族明媚耀眼的存在,他們從來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就算有的人的身體已經腐爛,但他卻還“活”著。

最後一位守墓人

“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開頭做得好的人確實有很多,但堅持到最後的確實很少。一個家族,漫長的三百年,始終堅持,心志恆定,不遺餘力,這才是真正的百年精神。守得初心,在漫長歲月的打磨下,依舊完好如初。

了不起的餘家人:守護袁崇煥390年,最後一個守墓人走了!

談起最後一位守墓人,她是當之無愧的初心堅守者,一生都在為守護袁崇煥的墓而四處奔走。

1939年,佘幼芝出生。但剛開始,守墓的事情並不是落在她頭上的,而是堂哥身上。

在1966年的時候,由於文革等原因,袁崇煥的墓碑被推倒了,佘家人看著被推倒的墓碑,難過極了,畢竟佘家十幾代人的心血,就這樣被推倒了。

1970年的時候,堂哥一家離開了,本該是堂哥守墓的責任瞬間落到了佘幼芝身上,她知道這是祖輩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任務,便要好好完成任務。

了不起的餘家人:守護袁崇煥390年,最後一個守墓人走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總能看到佘幼芝和丈夫的身影,他們四處奔波,為的就是保護袁崇煥的祠堂,終於在她的不懈努力下,1984年,袁崇煥祠和墓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誠然,她的辛苦是沒有白費的。

其實,佘幼芝本不該成為最後一位守墓人的。她有一個兒子,名為焦平,曾經說會保護袁崇煥的墓到永遠,卻不想一場車禍,結束了他28歲的生命,人生從此定格在那裡。

後來佘幼芝給原本要兒子工作的地方――紀念園打電話說自己兒子死了,他們還要不要?對方立馬迴應,“要,死了也要。”

了不起的餘家人:守護袁崇煥390年,最後一個守墓人走了!

後來,焦平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大將軍袁崇煥衣冠冢的附近,並將兒子的名字改為“佘焦平”。

之後,就在2020年8月12日,最後一代守墓人佘幼芝也閉上了她的眼睛。佘家十幾代人,歷時390餘年,一直為了守護袁崇煥的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小結: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自從1630年佘家祖先救下袁崇煥的屍骨開始,這注定是一個守護一輩子的故事。佘家子孫,時代遵從著祖先的遺願,不論是奉獻一生還是四處奔走,唯一的目的就是守護該守護的,堅持該堅持的。

了不起的餘家人:守護袁崇煥390年,最後一個守墓人走了!

誠然,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三百多年的時間過去了,袁崇煥得以被平反,得以被人們重新認識,如果沒有佘家人的守候,我想,道路應該還會更崎嶇一些。

一個人一家人一代人幾代人都在堅守初心,做認為本來就是對的事,從此獻出一生,值得敬畏。最後一代守墓人佘幼芝,即使懷揣著喪子之痛,依舊堅持一件事,做一件事,讓袁崇煥的墓能夠安眠於地下。

了不起的餘家人:守護袁崇煥390年,最後一個守墓人走了!

在筆者看來,佘家散發光芒的,從來都是佘家精神,佘家人的行動力,他們從來沒有因為守護袁崇煥的墓這個職責而迷失的方向,就像紀伯倫說的那般:“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佘家人守護名將袁崇煥,從來都未忘記的,都是自己的職責。他們的精神旗幟,將矢志不渝地留存在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