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清朝嬪妃為何要佩戴白色小布條?原因眾多,有一個是避免皇帝尷尬

近些年來,隨著清宮劇的不斷熱播,人們對於滿清皇族歷史,服飾,文化等也越來越熟悉。可能有細心的觀眾們已經發現了,在清宮劇中,各位娘娘們除了她們華麗的旗頭,精緻的寬旗袍,花盆底之外,還有一種東西是必備的,那就是她們脖子上那條長長的白色小布條?那這樣一條小布條究竟是有什麼用處呢?

清朝嬪妃為何要佩戴白色小布條?原因眾多,有一個是避免皇帝尷尬

這種小布條並不是每一個女性都能佩戴的,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有這樣一個鏡頭,甄嬛的妹妹玉嬈入宮之時穿著的僅僅是一件普通的斜襟漢服,這和一旁的甄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而易見的,這塊小白巾是代表了一定身份與地位的。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塊白色小布條的由來。這種領巾其實還有一個相當霸氣高貴的名字,叫做“龍華”。至於它為什麼會出現在清朝的後宮之中,這還得從滿人的生活習性說起。

清朝嬪妃為何要佩戴白色小布條?原因眾多,有一個是避免皇帝尷尬

滿族人原本是遊牧民族,是來自北部大草原的,溫度相對較低。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如果脖子上不繫點什麼,光溜溜的,想著都涼颼颼的。因此,滿人的衣服上都會有一個毛領來禦寒。後來滿人入關了,在關內定居後,發現了一個問題,由於緯度原因,季風性氣候的中原四季分明,冬天還好說,要是酷熱的夏季也圍著厚厚的毛領,非得把人焐出痱子來不可。可是在那個年代,對於女子的約束是很嚴格的,縱使滿人生性豪爽,比較不在意繁文縟節,可也認為女性光著脖子是有傷風化的。

這怎麼辦呢?辦法總比困難多。聰慧的女人們就想到用一條比較輕薄的白布作為假領來包住自己的脖子。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改進,最終發展成了後來的“龍華”。不得不說,這東西側面體現出後宮女人的審美觀真心是不錯的,龍華和寬旗袍的搭配還是很漂亮的。

清朝嬪妃為何要佩戴白色小布條?原因眾多,有一個是避免皇帝尷尬

但就如同衣服誕生之初只是為了禦寒,後來才慢慢有了等級貴賤之分一樣,龍華的樣式和花紋也體現了身份的不同。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雖然清宮劇中每一個後宮女子都佩戴了龍華,但是主子和普通宮女的並不一樣,普通宮女佩戴的龍華十分樸素,就是一條白花花的布條子,沒有任何裝飾。而嬪妃們的“布條子”可就高階大氣上檔次多了。

有句話叫做後宮佳麗三千人,也許這句話是有誇張的嫌疑,但也確實體現了後宮的女子之多。皇帝嘛,要忙國家大事,民生福祉,黨派鬥爭,沒有那麼多閒工夫泡在後宮,自然也就無法記住所有後宮女子的姓名與面容。那要是皇帝一不小心認錯人,將普通宮女當做嬪妃給寵信了,那不就尷尬了嗎。那麼,他是如何準確判斷出各位美女身份的高低呢?女子的智慧是無窮的啊,這時候她們就在這小小的布條上做起了文章。

清朝嬪妃為何要佩戴白色小布條?原因眾多,有一個是避免皇帝尷尬

妃子們的龍華根據每個人身份地位的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花紋。根據史料記載,妃子及以上級別的嬪妃可以在龍華上繡上更多的花,而繡的花的種類也同官服一樣,根據等級的不同有嚴格規定;而嬪以下的級別就寒磣多了,只能繡1-3朵小小的花兒點綴點綴罷了。至於繡有鳳凰啊,仙鶴啊之類的高貴龍華,那就只有宮斗的上一任勝利者——太后才有資格佩戴的。以《甄嬛傳》為例,皇后的龍華也很多條,其上的花紋華麗富貴,雖說不是很複雜,但卻很精緻。而當時正得盛寵又性情張揚的華妃,她的龍華也是堂皇華貴,比起皇后不逞多讓。而當時進宮不久的甄嬛,她的龍華雖也精緻,但就是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

清朝嬪妃為何要佩戴白色小布條?原因眾多,有一個是避免皇帝尷尬

因此,皇帝在後宮中遇到其他妃嬪,只要掃一眼她們身上的龍華就能分辨出她們身份的高低。如果是一條樸素的白色龍華,那就一定是普通宮女;荷花,蓮花之類的,就是地位比較低的妃嬪佩戴的;再往上也算是後宮中的“高官”了,皇帝還是比較經常接觸的,不會認不出來。畢竟,把自己老婆也認錯,也不是件什麼光彩的事情。

清朝嬪妃為何要佩戴白色小布條?原因眾多,有一個是避免皇帝尷尬

後來,隨著龍華的不斷髮展,特別是到了慈禧太后那兒,她更是對龍華進行了大改造,龍華的製作材料被五顏六色的綢緞布料所替代,並且開始鑲嵌上了各類珠寶作為裝飾。甚至在不同場合,慈禧還會選擇不同的龍華來進行搭配,其作用跟男人的領帶差不多。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滿清貴族逐漸失去了他們的特權。特別是帝制的終結和外國文化的大量湧入,西洋服飾也開始逐漸進入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龍華這種帶有明顯尊卑意味的服飾也就逐漸日薄西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