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皇太子之外的儲君,你知道多少歷史告訴你答案!

俗話說皇家無小事,儲君關係到國家的延續和穩定,儲君的廢立更是涉及國家根本,如果國家沒有儲君,或者儲君地位不穩,就會給野心家以可乘之機,那麼國家就會有傾覆的危險。就比如西晉末年,晉惠帝痴傻不能處理國事,以至於皇后賈南風專權,賈南風廢除皇太子司馬通,甚至還把他殺了,進而引發了“八王之亂”,最終造成了中國數百年的南北對峙。我們通常所知道的儲君就是皇太子,那麼除了皇太子是否還有其它的儲君稱號呢?

皇太子之外的儲君,你知道多少歷史告訴你答案!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皇太子,封建是社會皇帝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在很長時間裡,中國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度,這是中國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實行的一種繼承製度,也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內容,正妻所生長子即為嫡長子,先天擁有優先繼承權,該制度形成於周,主張“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其次就是皇太孫,簡稱太孫,與皇太子一樣,都是皇位繼承人的封號。皇帝立太孫,大多數的情況是因為太子去世,並且嫡孫至少已經接近成年,故太孫一般符合封建宗法傳承的傳統,但在合法性上始終要遜皇太子一籌;現實情況下,皇太孫因年紀尚輕,權力基礎不穩,隨時可能受到權臣、宗室的挑戰。歷史上最有名的皇太孫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了,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去世,身為太子之子的朱允炆被封為皇太孫,時年十六歲,可是在他即位後,仍然與宗室藩王們矛盾重重,最終被自己的叔叔所取代。

皇太子之外的儲君,你知道多少歷史告訴你答案!

此外還有皇太弟,通常是皇帝的親弟,經選定經過冊封的皇弟。不少國家歷史上都曾出現皇太弟的封號,單就中國歷史而言,如果沒有經過正式冊封的程式,並不能算是皇太弟,比如明熹宗朱由校因無子而直接傳位予明思宗朱由檢,就沒有經過冊封的程式。皇帝立太弟,不外乎是因為無子或其子尚年幼,當然也有部分皇帝一開始就有傳弟之意或者他人授意,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宋太祖“金匱之盟”。皇太弟是對皇室繼承法的補充,其在封建宗法制度上仍有很大的爭議,合法性比較弱。隨著皇子的出生或長大,太弟與皇子間競逐帝位的情勢往往會愈演愈烈,因此太弟的地位通常是不穩固的,或成為政治的犧牲品。

皇太子之外的儲君,你知道多少歷史告訴你答案!

皇太叔,儲君的一種,簡稱太叔,與皇太子、皇太孫、皇太弟相同,都是皇位繼承人的封號,不同之處在於這一繼承人是皇帝的叔父。與皇太弟一樣,是對皇室繼承法的補充,其在封建宗法制度上有很大的爭議,相較皇太弟合法性更弱,一般是在皇帝無子、孫、弟、侄,或是其子、孫、弟、侄尚年幼才有可能出現。在血緣親疏的考量下,皇太叔的地位是極不穩固的。比如在《天龍八部》裡出現過的遼國皇太叔,遼興宗時是皇太弟,遼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後,被封為皇太叔,謀反失敗後自殺。在中國歷史上,皇太叔甚少出現,當上皇帝的也就只有一個唐宣宗。

皇太女,與皇太子、皇太孫、皇太叔相同,是皇帝正式繼承人的封號。只不過皇太子是男性,而皇太女是女性。在中國歷史上,最初出自唐中宗時期,安樂公主想讓中宗立自己為”皇太女“,中宗沒有應允,其實這也是女皇帝武則天帶來的影響。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了。但在越南李朝,李惠宗立其女兒李佛金為皇太女,後即位,史稱李昭皇。

皇太子之外的儲君,你知道多少歷史告訴你答案!

在封建專制下,儲君是國家的法定繼承人,所以歷代儲君之爭都非常激烈。例如歷史上的玄武門之變,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儲君的地位僅次於皇帝本人,並且擁有自己的類似於朝廷的東宮,東宮的官員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東宮還擁有一支類似於皇帝禁衛軍。由於儲君有極大的權力,所以往往和皇帝發生衝突,從而導致被廢或被殺。如漢景帝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漢武帝誅殺衛太子劉據,隋文帝廢太子楊勇,唐太宗廢太子李承乾,而力量強大的儲君由於不滿皇帝的約束,也會發動叛亂,以致弒君。前者如衛太子不滿漢武帝寵幸佞臣江充、發東宮兵欲誅之;後者如宋文帝劉義隆為太子劉劭所殺。由於覬覦皇位,皇帝的兒子們甚至兄弟子侄往往相互傾軋,甚至兵戎相見,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