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盤點中華民族八大尋根問祖聖地!你來自哪裡?這裡或許可以找到!

盤點中華民族八大尋根問祖聖地!你來自哪裡?這裡或許可以找到!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一膾炙人口的民間俗語,極其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山西洪洞大槐樹,在我國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炎黃子孫對洪洞大槐樹的眷戀之情。

據史、志、族譜等文獻記載和眾多的專家學者調查考證,洪洞大槐樹移民多為有組織的官方移民,始於金初天輔年間(公元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時期(公元1736~1795),歷經金、元明、清四個朝代,時間跨度達六百餘年。移民次數在20次以上,有確鑿文獻記載的即有18次。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間移民次數最多(10次),規模最大,移民量達80萬以上。移民姓氏,幾乎涵括了北方常見的一百多個姓氏。

洪洞大槐樹移民,多為官方組織的強制性移民。每次移民都發給川資、路引,並在安置地根據人口,發給土地、種子、耕牛、農具,並免除三至五年的錢、糧稅收,是歷代移民中最為成功的範例。

洪洞大槐村移民,多來自太原、平陽、澤、潞、遼、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縣。移民流向主要是山東、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蘇、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而後輾轉遷徙,播向神州大地。使洪洞大槐樹成為中國歷史上移民次數最陽為眷戀的尋根問祖的朝宗聖地。

盤點中華民族八大尋根問祖聖地!你來自哪裡?這裡或許可以找到!

古代的瓦屑壩是渡口,曾有幾百萬江西移民按“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定律,背井離鄉,一撥又一撥從瓦屑壩集中,乘坐古老的帆船,踏過波濤滾滾的鄱陽湖,走向鄂豫皖,走向未知的遠方……史家稱“北有山西大槐樹,南有江西瓦屑壩”。

盤點中華民族八大尋根問祖聖地!你來自哪裡?這裡或許可以找到!

蘇州閶門是蘇北民眾心目中的移民聖地。據史籍、方誌和族譜記載,蘇州閶門移民集中於元末明初,當時群雄並起,割據稱王,張士誠據蘇州與朱元璋爭衡天下。及張士誠兵敗被俘,朱元璋遂“驅逐蘇民實淮陽二州”。蘇州閶門遂成了移民的出發、集散之地。於是揚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陽、高郵、寶應、鹽城、阜寧、東海以至於連雲港等地,都有了蘇州閶門移民的後裔。如寶應縣之劉氏、喬氏、王氏,興化市之顧氏、張氏、朱氏、周氏、姚氏、楊氏,泰和縣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後裔。大名鼎鼎的《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來自蘇州。

盤點中華民族八大尋根問祖聖地!你來自哪裡?這裡或許可以找到!

“湖廣填四川”是流傳於四川民間認祖尋根的俗語,意即四川民眾來源於湖廣。“湖廣”一詞為明代“湖廣佈政使司(即行省)”的簡稱。大致相當於今湖南、湖北兩省行政區域。但元末明初遷入四川的移民多來自湖廣北部,即今湖北。

元末之際,湖廣一帶是反元義軍徐壽輝、彭瑩玉等紅巾軍活動的主要區域。元至正十七年(1357)徐壽輝部將明玉珍率部西征,相繼攻佔重慶、成都。至正二十年徐壽輝為陳友諒所殺,明玉珍遂據蜀稱王,國號為夏。明玉珍所部多為湖北人士,徐壽輝被殺後,其舊部多入川投奔明氏政權。明氏政權在四川輕徭薄賦,保境安民,又吸引了大批湖北民眾入川。

及至朱元璋攻滅陳友諒之後,縱兵燒殺,四川更成為湖北百姓避難的樂土。明洪武四年(1317),明將湯和、傅友德率兵入蜀,攻滅明氏政權,多次移民入川,大批湖北人相繼入川,遍佈四川各地。

明清之際,四川再次遭受嚴重破壞,人口銳減。於是又有大批移民陸續入川。其中大部分來自湖廣(包括部分湖南百姓),形成了“湖廣填四川”的基本格局。由於湖北麻城孝感為移民入川的集散之地,故四川民眾多把麻城孝感視作尋根問祖的朝宗聖地。而當年的麻城孝感今屬何地,尚無定論,有的直指今湖北孝感市,也有的考證說是在今湖北紅安縣城關鎮一帶。

盤點中華民族八大尋根問祖聖地!你來自哪裡?這裡或許可以找到!

山東棗林莊是中國移民史專家葛劍雄、曹樹基先生近年來實地調查考證中新發現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在當今山東兗州縣城北七里之遙的安邱王府村,據明代石碑所載,該村原名棗林莊,明魯王裔孫安邱王分封於此,始稱安邱王府莊。

該村位於兗州東部丘陵山區,地處兗州府城郊,正當濟南各州縣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戰亂波及,人口較為稠密,具備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雖然在官方文獻中未曾發現有關移民的記述,但在安徽濉溪縣誌中卻發現了在明洪武年間和清初由山東遷民本縣的記載,並標明佔本縣人口80%以上的“周、吳、鄭、王、李、丁、梁七姓”均為山東移民。筆者近年來在從事姓氏、族譜研究中,也曾多次收到遼寧、吉林等地民眾的諮詢電、函,稱其祖籍原系山東棗林莊,清初移民加強邊疆,遷居關外,要求幫助查證山東棗林莊的確切位置和遷徙史實。這也可作為山東棗林莊為明清移民點的旁證。

盤點中華民族八大尋根問祖聖地!你來自哪裡?這裡或許可以找到!

廣東南雄珠璣巷是宋元時期北方移民遷徙嶺南的集散之地,是珠江三角洲眾多姓氏念念不忘的發祥祖地。在眾多的族譜資料和民間傳說中,都大同小異地反映了南雄珠璣巷移民的歷史事實。

據說,珠璣巷原為北宋京城開封府的一條巷名。當宋室南渡時,南遷臣民落足南雄之後,為表達對故都的懷念,將自己的聚居之地取名珠璣巷。這是效法東晉以來,偏安江南的歷代王朝,僑置郡縣的傳統作法。

當然,珠璣巷作為幅員有限的彈丸之地,不可能會有大量人口以供遷移,但其地處南下嶺南的交通要塞,自然而然會成為嶺南移民最為眷戀,印象最深的集散之地。據曾昭璇、魯憲珊兩位先生對家譜、方誌等有關資料的統計和實地考察,列出珠璣巷移民家族多達797支。因而珠璣巷也就成為無數嶺南人精神上的故鄉,成為維繫他們桑梓之情、宗族之誼的根之所在。

盤點中華民族八大尋根問祖聖地!你來自哪裡?這裡或許可以找到!

寧化石壁,原名玉屏,也名石碧,由22個自然村組成。它位於武夷山脈東麓,福建省西隅,北連江、浙,南接粵、桂,四周山環水繞,中間是開闊的平原盆地,物產富饒,環境幽雅,堪稱世外桃源,是歷代南遷士民避亂求生、繁衍棲息的理想之地。因而早在秦漢之際,就有中原士民避亂遷徙於此。此後,在西晉永嘉之亂、唐末五代,宋室南渡及明清之際,每當中原動盪,社會激烈鉅變之時,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大量移民湧入石壁,繁衍棲息,並由此而分遷閩南、閩西、粵東、臺灣,及湘、桂、川、黔等地。據史、志和族譜記載,在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先後曾有106個姓氏在此生存棲息,並由此播向東南沿海,繁衍海外。

由於寧化石壁獨特的地理位置,在社會歷史激烈變動的唐末五代,各割據勢力均鞭長莫及,成為較為安定的世外桃源,凝聚了眾多的北方移民。據史書統計,寧化在唐末人口僅1萬餘人,到南宋時已達11萬之多,其中土著僅5000餘人。由於高山的阻隔和戰亂頻繁中斷了與中原的聯絡,在封閉的世界裡,他們以自己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語言、習俗,與當地土著的民風習俗混合在一起,漸漸產生出一種新的、獨特的、既有中原古文化的遺風,又有區別和創新的文化,即客家文化。同時也形成了客家民系,並隨著子孫後裔的播遷繁衍,灑向各地。而客家各姓氏族譜記載姓氏源流時,大多把從寧化石壁外遷的第一祖先尊為家族始祖。因而福建寧化被譽為客家文化的搖籃,客家民系的朝宗聖地。

盤點中華民族八大尋根問祖聖地!你來自哪裡?這裡或許可以找到!

河北小興洲是長城古北外第一重鎮,明初,元朝殘餘勢力雖然退居漠北,為防止蒙古人入侵,洪武帝在長城一帶大量屯兵,同時組織大規模的強制性移民。小興州成為河北、內蒙古、山東、東北等地眾多姓氏尋祖問祖的朝宗祖地。

上述八大移民祖地,北起關外的小興州,南至廣東的珠璣巷,東起山東棗林莊,西至湖北孝感鄉,基本上涵括了清代以前漢族活動的主要區域,反映了姓氏遷徙的大致脈絡,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尋根溯源的重要依據,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朝宗謁祖的人文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