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韋小寶邂逅的俄國公主真實結局:晚年囚禁於修道院,窗戶前掛屍體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最後一部小說,其故事情節雖然是虛構的,但其跌宕起伏,十分引人入勝。

而其中有一段故事,講述了韋小寶出使俄國,遇到了俄國的公主索菲婭,並同她有了一段邂逅。

這其中的索菲婭公主雖然外貌美麗,也十分符合中國男人心中的歐美美女形象,但其內心十分陰暗,韋小寶為了保住自身的利益,只能協助索菲婭篡權。

韋小寶同俄國公主在小說中沒有什麼情感,兩者最多是利益結盟者,同時來了一場北國邂逅罷了。

韋小寶邂逅的俄國公主真實結局:晚年囚禁於修道院,窗戶前掛屍體

而真實歷史中,確確實實有一個俄國公主名叫索菲婭,只不過她並沒有接觸過任何一名中國男子,更不可能認識韋小寶了。

她一生也是十分傳奇,可能這也是金庸先生將她寫進去的原因,只不過她的結局,並沒有像小說那樣完美,而且甚至可以說是淒涼。

韋小寶邂逅的俄國公主真實結局:晚年囚禁於修道院,窗戶前掛屍體

由公主成為攝政王

沙皇阿列克謝一世有眾多孩子,但或許是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潔,他娶的王妃都是皇室成員,其中5個兒子中,前三個夭折,另外兩個不是身體患有難治之症,或者是智力不及正常人,不過他的女兒索菲婭卻十分正常。

索菲婭不僅身體健康,還長得十分彪悍,根本不像電視劇裡面的美女一般,不過同電視劇一樣,她都有一顆醜陋的心,權力慾十分強。

韋小寶邂逅的俄國公主真實結局:晚年囚禁於修道院,窗戶前掛屍體

特別是老沙皇后來再娶了一名女子生下一名健康的兒子之後,索菲婭更加明白自己得趁早行動,不然將來她將依附在這位同父異母的弟弟彼得身上。

沙皇死後,即位的是太子費奧多爾,但費奧多爾體弱多病,不到20歲就去世了,這下子智力不及普通人的伊凡皇子以及年齡不過十歲的彼得皇子成為了競選者。

無疑,大臣和貴族們都選擇彼得成為接任的沙皇,但索菲婭不甘心就此算了,於是她尋找機會,力圖篡位。

韋小寶邂逅的俄國公主真實結局:晚年囚禁於修道院,窗戶前掛屍體

當時的射擊軍正好處在被權貴壓迫之中,他們本身屬於禁衛軍,能享受很好的待遇,但當時的他們連軍餉都沒發,根本無法維持生活。

索菲婭看到其中的切入點,直接同射擊軍講述,這些都是彼得的母后指使,畢竟那時候的彼得雖然即位,但實際掌權人就是他的母后。

在索菲婭公主的挑唆下,爆發了起義,此次起義過後,索菲婭智力低下的兄弟被封為沙皇,但彼得的沙皇稱號並沒有撤下,只不過他們母子被索菲婭趕出皇宮。

韋小寶邂逅的俄國公主真實結局:晚年囚禁於修道院,窗戶前掛屍體

彼得一世崛起,造就了索菲公主結局

索菲婭公主自從將自己的異母弟弟彼得趕出皇宮,將智力不及常人的伊凡推上沙皇之位後,她就成為了攝政王,也就是實際上的掌權人,那時候的射擊軍也是聽從她的指揮。

若干年後,彼得已經成年,並結了婚。他的沙皇之位被奪取,自然心中不服,而且皇室規定,沙皇結婚之後,整個國家的權力就應該重新回到沙皇手中。

索菲婭不僅不願意將權力拱手相應給彼得,她甚至想當首位女沙皇,很快,兩人之間開始了明爭暗鬥。

韋小寶邂逅的俄國公主真實結局:晚年囚禁於修道院,窗戶前掛屍體

彼得在外起兵,按理說是很難攻破射擊軍,只不過當時的射擊軍也有不少人不滿於索菲婭的統治,不少人選擇倒戈到彼得一方。

在有利形勢逐漸偏向彼得的時候,索菲婭政變失敗,她被迫遷居到新聖母修道院,並在那裡成為了修女。

而上任的彼得一世,為了威懾索菲婭,他將索菲婭公主的親信都吊死在修道院旁邊,這樣索菲婭可以透過視窗看到這些情形,屍體被掛置在那一段時間,逐漸消磨她的意志。

韋小寶邂逅的俄國公主真實結局:晚年囚禁於修道院,窗戶前掛屍體

結語

其實索菲婭的一生經歷,也可說是自作自受,她早年被權力慾矇蔽雙眼,不惜發動政變,雖然沒有殺死彼得,但始終也是引起了宮廷流血。

在她執政期間,並沒有什麼作為,她之所以那麼出名,一是因為金庸先生將她借鑑在小說之中,還有就是她的政敵是彼得大帝。

晚年的她生活雖然淒涼,但也該慶幸自己還活著,沒有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