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徐志摩與前妻張幼儀:詩人與商人的對決,寧願娶交際花也不想愛你

徐志摩與張幼儀是包辦婚姻,徐家是江南的富商,而張家詩書之家,可謂門當戶對。張幼儀兄弟姐妹12個,有企業家、銀行家,政治家、金融家等等,背景十分強大。

張幼儀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即便父母傳統保守,對女孩子不夠重視,但她絕不是徐志摩口中的“土包子”。她長相秀美,聰明能幹,接受過新式教育,和兄長們談天說地不在話下。

徐志摩與前妻張幼儀:詩人與商人的對決,寧願娶交際花也不想愛你

當時大家對張幼儀的印象是:線條甚美,雅愛淡妝,沉默寡言,舉止端莊,秀外慧中。

但就是這樣的張幼儀,始終得不到徐志摩的喜歡。如果說她在和徐志摩離婚前是一個家庭婦女,那麼離婚後她叱吒商場,開基創業,儼然是新時代的女性。比起林徽因和陸小曼不逞多讓,但徐志摩還是對她愛不起來,至多隻多了一份尊敬。

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這還要從她完全不同於徐志摩的性情說起。

她的冷靜理智無法點燃詩人的火焰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飛機時失事。噩耗傳來,他當時的妻子陸小曼完全喪失了理智,拒不接受這個結果,把報信的人擋在門外。這時的陸小曼早已失去了思考能力,徐志摩遺體怎麼辦?後事怎麼辦?她除了哭泣想不到任何辦法。

徐志摩與前妻張幼儀:詩人與商人的對決,寧願娶交際花也不想愛你

而曾與徐志摩感情甚密的林徽因在聽到訊息時,當即暈了過去,醒來後她讓丈夫梁思成弄回一片飛機殘骸,掛在自己的臥室中,日夜憑弔,以此懷念。

一個為愛瘋狂,一個浪漫諦克,但都沒有實際行動去關注徐志摩身後事。只有張幼儀,她剋制住了情感,讓八弟陪年幼的兒子去濟南認領了遺體,妥善地處理好了徐志摩的後事。

這就是張幼儀,她冷靜有餘,浪漫不足,她的情感一向如細水緩緩流淌,熱烈不屬於她,瘋狂更不屬於她。

所以,浪漫多情以愛情為生命的詩人徐志摩只會愛上那個漫步康橋寫下“你是人間四月天”的林徽因,也只會愛上不顧世俗拋棄丈夫也要和他相愛的陸小曼。

張幼儀曾心酸地回憶往事,說有一次胡適請徐志摩、陸小曼和她一起吃飯。飯局上的陸小曼嬌俏可人,親暱地喊徐志摩為:摩、摩摩,徐志摩喊她:曼、眉眉。這樣的稱呼是張幼儀一輩子都喊不出來的。

徐志摩與前妻張幼儀:詩人與商人的對決,寧願娶交際花也不想愛你

她只會將深情藏於心間,付諸於行動。徐志摩去世後,她撫養幼子,為徐志摩的父母養老送終,資助出版了臺灣版的《徐志摩全集》,甚至每月寄錢幫助揮金如土的陸小曼。

作為一個被拋棄的前妻,她竟能為徐志摩做到這個地步。但在晚年時,有人問她是否愛過徐志摩,她卻說:

你曉得,我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對這個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的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張幼儀的冷靜理性給不了詩人如火的熱情,她只能溫暖他,卻無法點燃她,而詩人追求的不是溫度,而是激烈地燃燒,就像在最後,飛機剎那般墜落的時候,他也同絢爛的煙花一樣消散了。

她的商人思維無法讓詩人心動

張幼儀在與徐志摩離婚後,逐漸展現出了過人的商業頭腦,這是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皆不擅長的。

徐志摩和陸小曼的財務狀況就別提了,陸小曼到處交際,揮金如土,徐志摩為了應付她紙醉金迷的生活四處兼職還債臺高築;而林徽因是建築學家,是詩人,是作家,她清高孤傲,絕不把錢放在眼裡。說白了,他們三人都是文化人,追求的是琴棋書畫的雅緻,而不是賺錢的銅臭。

徐志摩與前妻張幼儀:詩人與商人的對決,寧願娶交際花也不想愛你

但張幼儀是一個實幹家。在與徐志摩離婚後,她揣著大肚子在德國一所大學學習幼兒教育,從一個剛開始追隨徐志摩而來到歐洲的婦人,逐漸成長為了知識女性。

學業完成後,張幼儀已說得一口流利德語。在小兒子夭折後,她回到祖國,先是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後來又出任了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剛開始她毫無經驗,但她認真學習,很快就在金融界嶄露頭角。

難能可貴的是,在戰亂時金融銀行業脆弱的局面下,女子商業銀行能屹立不倒,還業績斐然。直到1955年金融業公私合營才宣告結束,共開辦31年。

徐志摩與前妻張幼儀:詩人與商人的對決,寧願娶交際花也不想愛你

不得不說,張幼儀是一個過人的企業家,她重信譽,擅計算,管理有方。當時的銀行職員回憶:

那年她約40歲左右,腰背筆挺,略顯高大,神情端莊大方,有大家風範。她就在我們營業廳辦公,準時上下班,除接電話外,很少說話,總是專心看檔案。

同時,她還一手創辦了雲裳服裝公司,出任總經理。在她的經營下,雲裳成為中國第一家新式服裝公司,將中式服裝的樣式進行改良,與西式相結合,款式時尚,定位高階,成為當時上海名媛們挑選衣服的首要之地。

除了經營銀行和企業,她還做了很多其它投資,幾乎沒有賠本買賣。在戰爭期間,她看準市場,買下染軍服用的染料,在價錢漲到一百倍且有價無市時,出手賣掉。接著,她利用賺來的資金又開始投資股票、棉花和黃金,賺得盆滿缽滿。

徐志摩與前妻張幼儀:詩人與商人的對決,寧願娶交際花也不想愛你

這是一個多麼精明有頭腦的商人!看得準,出手準,絲毫不拖泥帶水,這樣的思維方式與生活在夢幻中的徐志摩截然不同。徐志摩雖然因陸小曼債臺高築,以至坐廉價航空失事而亡,但這個詩人從未將錢放在眼裡。有兩個發生在徐志摩和張幼儀身上的事例就可以比較出兩人的截然不同。

有次徐志摩坐黃包車,看到瘦小的車伕氣喘吁吁,就問他是不有沒有坐過人力車,車伕說沒有,徐志摩便讓車伕坐到車上,他拉起了黃包車。到了目的地,徐志摩反而給了車伕許多錢。

但張幼儀作為一個商場上的管理者,絕不會如此隨心所欲。她在和醫生蘇紀之再婚後,幫助丈夫管理診所。一次有護士發現工資少了三分之一,張幼儀告訴她,因為她下午只工作了兩個小時而不是四個小時,所以改為小時計算而不能按整日計算。張幼儀早已擁有了現代管理思維模式,難能可貴。

而徐志摩典型的詩人心性,使他從內心深處不可能對張幼儀所做出的這些成績有多麼讚賞,畢竟,商業的本質是在追本逐利,他至多對她是一份尊敬,誇讚一句:

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她這兩年進步不少,獨立的步子已經站得穩,思想確有通道。

但這句誇讚,遠遠不夠使他愛上她。

她的傳統守舊讓詩人憤憤不平舊時代的愚昧

雖然張幼儀在商界翻雲覆雨,但她骨子裡依然是個傳統女性。

對於她和徐志摩的婚姻,她盼望的是夫唱婦隨,她來好好照顧家庭,讓徐志摩安心研究學問,輔助他得到成功與榮譽。

但她絲毫不瞭解自己的詩人丈夫,他何曾想得到成功與榮譽,他只想得到愛情與自由。

張幼儀這樣的願望在她的第二段婚姻中,才得到了實現。她勤儉持家,與丈夫蘇紀之舉案齊眉,幫他研讀醫學書籍,陪他熬夜學習。

徐志摩與前妻張幼儀:詩人與商人的對決,寧願娶交際花也不想愛你

她一生都跳不出母親給她畫的圈,母親在她嫁給徐志摩前,教導她:第一,凡事絕對只有一個“是”的答案;第二,無論夫妻關係如何,她都得以尊敬的方式對待公婆。

她的一生可謂將這兩點貫徹得非常徹底。即使她不願離婚,徐志摩說離,她也順從了;而對於公婆,作為一個前兒媳,她贍養照顧,並一手操辦了他們的後事。

但這樣的順從在徐志摩看來,是舊時代中天大的愚昧。他們還未離婚前,徐志摩有很多朋友,經常相聚聊天,不乏妙齡女子。張幼儀便提出若他願意,可以三妻四妾,她的父親和爺爺都是有姨太太的。

徐志摩聽了,只越發覺得她愚昧不堪。

即便後來張幼儀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主的事業女性,但她在婚戀中依然固守著傳統思想。

徐志摩與前妻張幼儀:詩人與商人的對決,寧願娶交際花也不想愛你

在蘇紀之向她求婚後,她寫信給二哥和四哥徵求意見。二哥希望她自己決斷,四哥沒有回覆。她又寫信徵求兒子意見,她認為自己是個寡婦,理應聽兒子的話。

兒子回信:

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徐志摩與前妻張幼儀:詩人與商人的對決,寧願娶交際花也不想愛你

這樣她才放下心來,嫁給了蘇紀之。幸好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在往後20餘年平淡的婚姻生活中,她終於感受到了來自丈夫的愛,心甘情願地成為了“蘇張幼儀”。

在她的一生中,曾做過竭盡全力的努力,卻還是對一個男人愛而不得,被迫放手。她曾感動過全世界,卻唯獨感動不了他。她傳奇的一生,終以“蘇張幼儀”結束。

作者:哲學出身,感性地流淚理性的活著,願為迷途的你點燃一盞清醒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