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各種書籍對九州名字的記載不一,還有十二州之說

中國的代名詞有很多,“九州”就是其中之一。不過這九州到底是哪九州在古籍中的說法卻各不相同。

應該成書於秦漢的《爾雅》,其《釋地》篇說,“九州”指冀州、豫州、雍州、荊州、揚州、兗州、徐州、幽州、營州。這個說法與先秦的說法不完全一致。

其實,先秦時關於“九州”的說法也不一致。

《周禮》,

舊題《周官》,始出於西漢景、武之間。其內容,記載的是周代官制,絕大部分內容屬於先秦無疑。其記載的“九州”是——揚州、荊州、豫州、青州、兗州、雍州、幽州、冀州、幷州。

先秦對“九州”記載最早的,也被認為最權威的,是《尚書·禹貢》。具體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還要說的是,先秦還有一種“九州”的說法,是戰國時孟子之前的鄒衍提出的。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雲,鄒衍“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

古代各種書籍對九州名字的記載不一,還有十二州之說

西漢初《淮南子·地形》,具體講了此種說法的“九州”——“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濟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如果說“正宗”,當然還是《尚書·禹貢》的說法。

《禹貢》開篇即說,禹在茫茫洪水中敷布土地,隨著山勢斬木通路,確定各州高的山脈和大的河流。“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 隨山刊木,奠

高山大川

接著,就按照前面說到的順序,講了“九州”。其中說到每個州,都包含“州城”、“地理”、“土田”、“貢賦”、“貢道”幾個內容。這一最早的“九州”,還被叫做“禹跡”。

《左傳·襄公四年》載:“於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跡,畫為九州’”。“禹跡”和“九州”就是指大禹治水走過的路線,治好了水,同時也就劃分了“九州”。

從《詩經》來看,殷人和周人,很早就都認為大禹治水是確實存在的史實,而且是可歌可泣的英雄。

《商頌·長髮》雲:“濬哲維商,長髮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即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此是祭祀商王成湯的殷人史詩。其中說到了大禹治水,劃定“國疆”。《大雅·文王有聲》是讚美文王遷豐、武王遷鎬的周初頌詩。其曰:“豐水東注,維禹之績。”風水奔流向東方,大禹功績不可量。

古代各種書籍對九州名字的記載不一,還有十二州之說

可知,第一,距今3000年或更早的古人就知道大禹和大禹治水;第二,“畫為九州”,與大禹治水有關。

亦屬於先秦古籍的《山海經》中,也說到“九州”,因比較分散,恕不贅引。

再多說幾句。

在“芒芒禹跡,畫為九州”之前,還有“十二州”之說。

也出自《尚書》,是在《堯典》裡,比《禹貢》記載的大禹治水更早。

《堯典》記述帝舜攝位雲:“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漢書·地理志上》曰:“堯遭洪水,褱山襄陵,天下分絕,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貢。”

學者們說,《漢書》把帝舜置十二州,算在了帝堯頭上,大約屬於“亂點鴛鴦譜”。但不管怎樣,從“十二州”到“九州”的變化,反映了上古先民“方位觀念”的進步和提升。

古人是透過“立杆側影”的“二繩”之法確定方位的。最初確定的是“東南西北中”的“五位”。這樣的方位認知,用圖形來表示,就是所謂“日廷”。

古代各種書籍對九州名字的記載不一,還有十二州之說

“日廷”由“二繩”和“四鉤”組成。配以“十二支”,“二繩”為 “子午”“卯酉”;“四鉤”為醜寅、辰巳、未申、戌亥。這樣,便構成了“平面十二方位”。“十二州”的說法,應該就是這種“日廷”平面“方位觀念”的反映。

後來,古人對於方位的認知進一步提高。

當把“二繩”的“一”和“丨”等比例加寬之後,就可以得到一個“亜”字圖形。這個時候,“方”與“位”就既聯絡又分離了,“方”指示“方向”,“位”則表示出九個位置。

這就是古人的“八方九宮圖”。現代人稱這種圖形為“九宮格”。

“九州”概念,實際上反映的是古人這種“四維”的大地空間理念。與之相配合的,是古人的“天圓地方”之“宇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