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三國曆史,十回橋的來歷,這還得從關羽提起?

三國曆史,十回橋的來歷,這還得從關羽提起?

傳說是關公第十次攻打樊城以前,有個專門閱兵點將的地方。

位置在出荊州城西門,朝北走六里的地方,有一個又高又大的平土堆,名叫點將臺。

關公有時親自出徵,有時派人掛帥,九回攻打樊城,九回失利。但他沒有灰心喪氣,決心抓緊練兵,發誓不拿下樊城決不罷休。

一天,雄雞才叫過頭遍,天還是黑糊糊的。關公就提起青龍偃月刀,跨上赤兔馬,馳出了北門,來到離城五里外的拍馬山準備練武。拍馬山是一座小山,周圍場子寬大、平坦,是練兵的好地方,因關公經常在此拍馬而得名。

三國曆史,十回橋的來歷,這還得從關羽提起?

這天關公來得很早,哪知還有比他來得更早的人。只聽見馬蹄聲嘚嘚,一團黑影一時躍過山頂,一時繞場飛跑。他感到非常奇怪,便在一個樹蔸上繫好馬,躲在一塊石頭後面想看個明白。天色漸漸亮了起來,不看不打緊,一看倒叫關公大吃一驚,原來馬是自己兒子關興的馬,馬上的人卻是關興的十五歲小馬童。小馬童時而伏在馬背上,時而貼著馬肚,上下翻滾,機動靈活,關公看了,暗暗稱絕。

關公悄悄地連續觀看了十天,天天如此:小馬童練完馬,趁天還沒大亮,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馬送回原處,然後讓馬飲水吃草。而關興不到日上三竿,拍馬山是見不到他的人影的。

為了弄清底細,關公又去找關興,轉彎抹角打聽小馬童練馬的事,哪知關興還矇在鼓裡,半點情況也不知道。

三國曆史,十回橋的來歷,這還得從關羽提起?

兩個月之後,關公準備第十回攻打樊城,決定先在點將臺閱兵點將。這天,點將場上,小馬童牽著馬,像平日一樣站著;關興卻趾高氣揚,威風凜凜地坐在馬上。關興有十足的把握,父親點將一定會點到他。哪知關公偏偏沒有點他,卻點了給他牽馬的小馬童,並且令關興立即下馬,將馬交給小馬童,叫小馬童掛帥,領兵前去攻打樊城。

小馬童施巧計,出奇兵,帶領人馬終於拿下了樊城。隊伍勝利返回的時候,關公遠道去迎接他,在離荊州城六十里的一座橋上相遇。為了表彰小馬童的功績,關公把這座橋,取名叫“十回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