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如果蜀、吳、燕三國群毆魏國,結局如何?

三國時期,天下之中,除了魏國、蜀國、吳國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國家,這個國家便是燕國!據記載,燕國國民近百萬,軍隊數量可達十萬,而蜀國的國民也不過百萬,所以說,燕國其實是一個不弱於蜀國的大國

。那麼如果蜀、吳、燕三國聯合起來,群毆魏國,結局會如何呢?

燕國

很多人對燕國並不是非常瞭解,實際上這個國家是非常強大的!最開始的時候,東漢皇帝命令公孫度守遼東,後來東漢大亂,公孫淵便奪取了他叔父公孫恭的位置,成為了遼東太守,並以此為基礎,著力發展,使得遼東的實力愈發強大,最終建立了燕國。

如果蜀、吳、燕三國群毆魏國,結局如何?

由於中原常年戰亂,人口流失嚴重,而遼東相對平和,所以遼東的人口越來越多,這使得遼東受到了曹魏的忌憚,魏國不少人甚至建議處死公孫淵。這個訊息被公孫淵發現後,他便開始了對曹魏的怨恨,並最終付諸行動,聯合東吳,一同對曹魏使壞。

燕國人口近百萬,軍隊近十萬,完全就是個不輸於蜀漢的強大勢力,所以魏國對其也一直提防有加,只不過之前燕國表現得一直比較老實,並沒有引起曹魏中樞的重視,直到後來燕國勾結東吳,圖謀共同進攻曹魏的事情洩露,魏國才開始了對燕國的打擊。

原文:今魏家不能採錄忠善,褒功臣之後,乃令讒鬥得行其志,聽幽州刺史、東萊太守誑誤之言,猥興州兵,圖害臣郡。臣不負魏,而魏絕之。

如果蜀、吳、燕三國群毆魏國,結局如何?

按照史書記載,其實燕國是主動示好吳國的,並且還給東吳贈送了赤馬名貂,拉近了和東吳的關係。當時東吳的國君還是孫權,他一直在和曹魏鬥爭,突然收到燕國的聯盟請求,於是開始認真思考這個提議,最終孫權覺得聯合燕國是一個很划算的買賣,於是開始和燕國、蜀國共同商討,如何伐魏。

燕國結盟東吳,而且還時不時以各種物品資助東吳,這令曹魏非常不爽,於是魏國出動大軍伐燕,然而燕國是一個不弱於蜀國的大國,所以魏國伐燕失敗。恰好在這個時候,燕國出使吳國的使臣回報,說吳國看著強大,但是他們軍隊的實際戰鬥力不行,這令燕國非常沮喪,因為魏國近、吳國遠啊,若是吳國實力不強,沒法牽制魏國,那麼燕國就會不斷遭到魏國的打壓,於是燕國又改變了策略,準備斷卻和東吳的聯盟關係,重新和魏國修好。

如果蜀、吳、燕三國群毆魏國,結局如何?

燕國的這種出爾反爾的行為,惹怒了孫權,從來都是孫權賣別人,還沒有別人賣孫權,所以孫權決定起兵伐吳,只不過由於雙方實在相距太遠,所以討伐燕國的計劃,最終破產。不過自此以後,兩國也失去了結盟的基礎,最終燕國在和魏國的作戰中,被打得國破家亡,徹底覆滅!

從歷史記載來看,其實燕國一開始確實是打算和東吳、蜀漢聯盟,共同對抗曹魏的,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這個聯盟計劃並未能成功。而究其原因,其實主要有兩個!

一、信任基礎差

在燕國主動聯盟前,其實吳國和蜀國已經聯手共同對抗曹魏好多年了,只不過這個聯盟背後隱藏著許多的信任風險。原本蜀國對吳國是非常信任的,結果襄樊之戰,東吳偷襲了關羽,搶奪了荊州,這令蜀國非常憤怒。也是經過此戰之後,蜀國對吳國有了很大的戒備,雙方再也不可能通力合作了!

諸葛亮當政時,雖然修好了和東吳的關係,但事實上,雙方仍然在互相戒備,根本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燕國地處遼東,和吳國、蜀國相距都比較遠,只能透過文書、使臣溝通,很多作戰細節、戰略謀劃無法良好溝通,所以三方根本無法做到真正的統一協調。而且孫權背盟的名聲天下皆知,很多人都對東吳提防有加,所以說三方的信任基礎很差,根本達不到結盟的標準。

如果蜀、吳、燕三國群毆魏國,結局如何?

二、實力差

燕國之所以想和吳國、蜀國結盟,看重的就是這兩國的軍事實力,希望他們能牽制住魏國。可事實上,這兩國的軍事實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尤其是東吳,雖然其國力看似強大,但他們主要是水軍強,陸軍並不行,也就是說,東吳自保有餘,而進攻不足,完全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盟友!

結語

綜合來看,如果蜀、吳、燕三國結盟,群毆魏國,其實結局也是很慘的,最終仍然會被曹魏各個擊破!原因很簡單,一、三方的信任基礎太差,無法做到統一協調;二、大家的實力都比較差,沒有幾個有能力對魏國傷筋動骨!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