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敦樸樂善》:萬曆年間那些事兒

◆ ◆ ◆

文 |石祿生

1

在品藏天下牌匾藝術館所珍藏的,近三千片中華傳統匾額中,科舉題材的匾額佔據了半壁江山。而其他型別的匾額,大多也與科舉有關;因為這些牌匾的題匾人,基本上都是“考而優則仕”的前科舉優秀者、後來榮登仕途的朝廷官員。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福建品藏天下牌匾藝術館

可見,在中國古代延續了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制度,是中華匾額文化的搖籃。事實的確如此,在隋唐以前,匾額文化雖源遠流長,但卻只是士大夫們附庸風雅的玩物,而在民間並不具有普遍性。後來科舉制度確立了,讀書的風氣席捲大江南北,匾額文化也隨之盛行起來。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明代是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就連清代的科舉規則基本上都是從明代照搬而來的。但因為時間久遠的緣故,加之明清交替時期戰亂紛飛,再加上讀書人對封建政權更替時的恐懼等原因,導致明代遺留下來的科舉匾額存世量遠不如清代的。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明朝科舉考場

從科舉的角度出發,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品藏天下牌匾館所藏的一塊明代科舉匾:“敦樸樂善”。此匾題寫於明萬曆乙巳年,也就是萬曆三十三年(1605)。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明萬曆乙巳(1605)年【敦樸樂善】匾 伍鳳章 馮天牧題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該匾的題匾人是廣東大埔縣的知縣伍鳳章、教諭(主管教育的官員)馮天牧;受匾人則是一個“冠帶鄉賓”,也就是有資格參加全省鄉試的秀才,其人叫蕭鳳儀。

關於題匾人和受匾人,我們暫且按下不表,稍後再談。我們先來談一談明朝萬曆年間的社會大背景。

我們都知道,近十年到二十年間,文化讀書圈子有兩本關於明代的書籍,火得一塌糊塗:一本是美籍華裔學者黃仁宇先生寫的《萬曆十五年》,另一本是網路作家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這兩本書尤其是前者,對萬曆年間的明代政治生態,做了別開生面的大膽想象,並施以“春秋筆法”描述之。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以上兩位作者的“春秋筆法”,筆者自然只能望其項背。但這也給了我一些啟發:明代歷史之龐博與繁雜,一味追求系統性地闡述,未免過於枯燥,吃力不討好。轉而揀枝幹來說,可也。

明隆慶六年(1572年),10歲的小皇帝朱翊鈞登基了;這就是明神宗,明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正是明神宗開啟了赫赫有名、為時長達48年的“萬曆”年號。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明神宗當皇帝的頭十年,基本上不做什麼決策。因為他年紀太小,頭幾年還不怎麼懂事呢;後來稍微長大了一些,但也還沒什麼主見,幾乎不敢挑戰內閣首輔張居正和大宦官馮保的“權威”。

沒錯,張居正和馮保就是明神宗早年的守護者。前者是神宗的老師,內閣首輔大臣,軍政大事裁決者;後者是神宗的生活大管家。此二人聯手,很大程度上充當了神宗的“父母”角色。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正是出於這種“天時地利”,一代名臣張居正刻不容緩地,對已經“病入膏肓”的明朝政治進行了為期十年的改革,時稱“萬曆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

為什麼張居正的改革只持續了十年呢?因為他在第十年就死了。就算張居正沒死,後來明神宗也成人了,必然要收回權力。所以,唯有這十年,是張居正的改革黃金時光。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張居正的改革當然是全方位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無一不囊括在內。但我們在本文中只關注科舉改革。這場科舉改革,理所當然地,也對前文說到的牌匾“敦樸樂善”的題匾人、受匾人等,構成了相當程度的衝擊。

2

首先我們來關注一個問題:張居正為什麼要對本來已經運作得“爐火純青”的明代科舉制度進行改革呢?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隋唐以來,明代是第一個將官員選拔與科舉考試,完全統一掛鉤起來的朝代。可見明朝對科舉制度有多麼重視。這主要得益於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在打天下的時候,十分重視讀書人的作用,因此他下定決心要把科舉制度與國運關聯起來。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早在1367年,明朝政權建立的前一年,朱元璋已經開始組織了第一次科舉考試。從此,科舉制度成為大明政權選拔官員的唯一金標準。

但時過境遷,兩百多年後,張居正發現:原本為大明政權輸送過很多優秀人才的科舉制度,到了明神宗時期,已經爛到根子裡了,腐朽的八股文之風成了科舉選拔的硬通貨。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彼時的科舉考試,一味追求古經義的詮釋(靠死記硬背),以及行文的語句排偶(用現代人思維想想:只為押韻而作的詩或歌詞還有看頭嗎?),舍此兩點,其他方面都得不了分。

最關鍵的一點是,在張居正看來,選拔讀書人做官,就是要用他們“通曉古今,適用於世”的學問。而彼時的明代科舉,製造的都是些思想上脫離現實、文法上自得其樂的偽知識分子。靠這樣的讀書人做官,明代的政壇不腐朽才怪呢。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筆者用一句話來總結:明代中期以後的科舉考試,已經淪為一場純粹的文字遊戲,於國於民毫無益處。更可怕的是,那些達官貴人關起門來研究這種文字遊戲,作弊、洩題現象比比皆是,基本上堵塞了窮苦人家讀書人的上升通道。

要知道,當初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取得天下後,確立科舉為選拔官員的金標準,就是為了讓窮苦人家也能有靠讀書入仕的機會。而萬曆初年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其本人也是清苦人家出身,他當然看不得由貴族把持的八股文考學之風。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於是,張居正大筆一揮,寫了一篇《請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疏》。此文大意,就是要求科舉制度迴歸“學以致用”的人才選拔標準;並對官學體系(國子監、地方書院等)的管理提出了嚴格要求,如每年都要派巡視員巡查、考核等。

不得不說,張居正對明代朝政諸方面,包括科舉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是整個明代歷史上難得的一股政治清流。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誠然,張居正的科舉改革,也有過激之處,比如裁減官辦學校的學生數、一棍子打死書院辦學等,甚至形成了文化專制的跡象。但歸根結底,張居正對“官學”的改革,為“萬曆年間”的科舉教育定下了基調。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死了。回顧他主政的十年,在他的“帶領”下,明神宗算是勤政的,雖然後者並沒有多少主見,但改革的歷史功績,很多都記在了神宗的頭上。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而張居正死後,明神宗逐漸變得懶政起來,作為不多。更不可思議的是,明神宗後期的將近三十年,竟然演變至鮮少上朝的地步,他徹底成了一個像臭襪子那樣在位時間又臭又長的墮落皇帝。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因此,到了萬曆三十三年,牌匾“敦樸樂善”的題匾人伍鳳章、馮天牧在大埔縣當差的時候,明代科舉與官學制度,很大程度上執行的還是張居正時代形成的那一套。

彼時臨近明代末期,基層官員最看重的是什麼?答案是科舉教育。因為,末路狂奔的大明政權,試圖透過科舉制度的“正本清源”,來達到淨化官場、挽救政局頹勢的目的。

可以想象的是,根據張居正當初定下的官員“考成法”制度(本質同現代績效管理概念),大埔知縣伍鳳章不得不如履薄冰,全力主抓科舉教育工作。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同樣如履薄冰的,還有真正的縣教育長官——教諭馮天牧。於是,一個“縣長”,一個“教育局長”,前所未有地有了共同目標,然後不知不覺地形成了“戰略合作伙伴”的官場關係。

行文至此,我們似乎可以推匯出這樣一個結論:正是萬曆年間張居正主導實施的官員“考成法”考核制度,以及科舉教改,形成了明末官場的一種潛規則,即地方政治長官和教育長官必須親密合作。

如此觀之,“敦樸樂善”的題匾人一欄,大埔知縣伍鳳章和教諭馮天牧聯名共署,自在情理之中。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敦樸樂善】匾區域性

3

透過牌匾“敦樸樂善”,我們還能從中考察一番明代中後期時,閩粵贛地區的社會生態。為什麼這麼說呢?筆者試分析之。

題匾人伍鳳章,時為廣東大埔知縣,但他是福建晉江人。據晉江文化叢書【第六輯】記載:“伍鳳章,明萬曆七年舉人,任大埔知縣,署程鄉,俱有殊政,民立碑頌德。”其中“程鄉”,大概指今天的廣東梅縣一帶。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可見,福建晉江人伍鳳章在今梅州市的大埔、梅縣都任職過,且官績突出。不得不說,張居正立下的官員考核制度“考成法”,多年以後還是卓有成效的。

另一個題匾人馮天牧,則是福建順昌人。此人註定是個搞教育工作的人。除了在大埔縣任職教諭一職,據明代《福州府志》記載,馮天牧還擔任過福州府閩清縣的訓導一職。“訓導”者,教諭的副手,大概相當於今天的教育局副局長。

可見,馮天牧不論在福建還是廣東任職,都是擔任同類的教職工作。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至於受匾人蕭鳳儀,對其身份的確認,稍微複雜一些。經過比對明萬曆年間的《江西省大志》,以及清代康熙年間的《江西通志》、《贛州府志》等文獻,基本可以確定:蕭鳳儀是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人。

蕭鳳儀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地方性文人,著有《畲經堂文集》、《易經參解》等,但其文名始終沒有走出過以贛南為中心點的閩粵贛客家地區。可見,蕭鳳儀作為讀書人的等級並不算高,這跟牌匾“敦樸樂善”中受匾人的“冠帶鄉賓”身份是符合的。

那麼,作為大埔知縣和教諭的伍鳳章、馮天牧,為什麼會題匾贈予江西會昌縣的蕭鳳儀呢?這裡頭存在多種可能性,難以一概而論。但可以確定的是,這跟明代中後期閩粵贛客家地區的融合程度有關。

我們不妨以現代社會的客家地區社會生態為例。在筆者的家鄉福建省武平縣,在筆者就讀中學的時代,贛南各區縣的一些學子,以各種名義遷來我縣各中學就讀並參加升學考試者,比比皆是。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以此推之,根據張居正的教改政策,在官學名額極其有限,但參加科舉考試者又必須出自“官學”的明代萬曆年間,閩粵贛客家地區的讀書人,為了獲取考試資格,或為了更好地考取舉人資格,從而跨區“借讀”的情況,未必就不存在。

廣東大埔縣,明清時期隸屬於潮州府,但它的地理位置近閩贛客家地區,而且同說客家方言。因此,會昌秀才蕭鳳儀,遷至大埔縣參加縣試、府試,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片明代古匾,牽出閩、粵、贛諸多往事

如果以上分析成立,那麼有兩件事足以令人震驚:一是歷史上閩粵贛客家地區的社會融合,比我們想象得要早得多,而且活躍得多。這種跨區融合,直到今天,仍然延續不斷;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考移民”或“中考移民”這種事,早在明代歷史上就已經存在了。

一塊斑駁久遠的牌匾,牽出了諸多歷史往事,更給予了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就是明代匾額“敦樸樂善”蘊含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