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前秦天王--苻堅

苻堅(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小字文玉,略陽郡臨渭縣(今甘肅省秦安縣)人,氐族。中國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前秦帝國第三位國君。

前秦天王--苻堅

苻堅容顏瑰偉[1],雅量瑰姿[2]。極度崇尚漢文化[3-4],初任龍驤將軍[11],後封東海王。在位時期,先是誅殺暴君苻生[12],後勵精圖治,開鑿涇水渠[13],重用王猛、鄧羌、苻雅、楊安、朱肜、苻融等人,實行漢化改革,得以集權中央,國勢大盛,史稱“關隴清晏,百姓豐樂”,促進文教發展與民族融合[5-10][14-18],對漢文化的延續有重大貢獻[19]。心懷“混一六合,以濟蒼生”之志[20],在位期間廣施仁政[21-27],打壓豪強[28-30],減刑免租[31-34],撫卹鰥寡[35-38],從諫如流[39-42],畢生以消除民族矛盾為己任[43],各族百姓對苻堅十分地愛戴[44-46]。隨著國力日漸強盛,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諸國[47-50],降服化外蠻夷[51-57],使飽受戰亂的華北再度恢復生機,攻佔東晉的川蜀、襄陽等地[58-59],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又遣呂光征服西域諸國,開拓五胡疆域最遼闊的時期[60-62]。在南征北戰的過程中,苻堅未有一次屠城暴行。

前秦天王--苻堅

建元十九年,發動淝水之戰,意圖消滅東晉,結束亂世。最終敗給東晉謝玄率領的北府兵,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陷入混亂局面。

建元二十一年,為後秦主姚萇所害,臨死前面不改色,姚萇逼迫其交出傳國玉璽,苻堅言已將玉璽送晉國,誓死不讓玉璽落入羌人之手,最終被姚萇縊死於新平寺,終年四十八歲[63]。身後被三個國家共同追封諡號,尊上諡宣昭皇帝[64-65]、文昭皇帝[66-67]、壯烈天王[68-69],廟號世祖。

後道教追封苻堅為神祇,逢瘟疫建祠避禍,稱為苻家神,於每年正月初二以太牢祭祀。

前秦天王--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