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康熙一生功績無數,陵墓卻遭三次怪火,解析景陵大火之謎

導讀:清朝的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在位61年間功績無赦,平三藩、收臺灣、平葛爾丹、抗擊沙俄,開創了康乾盛世,可謂是名垂千古。可奇怪的是,康熙的陵寢卻屢遭劫難,先後三次大火把他的景陵燒的是面目全非。關鍵是火災的起因詭異難辨,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景陵不尋常的三次火災。

康熙一生功績無數,陵墓卻遭三次怪火,解析景陵大火之謎

第一場大火

光緒31年,也就是1905年的2月20號,慈禧接到奏報,說康熙的景陵發生大火,大火把景陵燒的是一塌糊塗,不僅隆恩殿被燒燬,就連康熙的神位牌都燒沒了。要知道,神位牌上面是寫著康熙的廟號和諡號,每年祭祀的時候,皇室成員謁拜的就是它。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就代表了康熙。這麼重要的東西怎麼能被燒燬呢?而且奏報上說,燒掉的還不止這些。像大殿兩邊的東西配殿,後面的三座陵寢大門等等都被燒掉了。

可是大火是怎麼發生的呢?慈禧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清東陵大小陵寢一百多座,而康熙的陵寢規格是最高一級的,管理以及看護也都是最嚴密的。為什麼低級別的陵寢沒事,而高級別的陵寢景陵會起火呢?

還有,隆恩殿體量巨大,寬有五間房,深有三間房,這麼大的建築不可能一下子被燒燬。而火情發生的時候,守陵人在哪呢?慈禧感覺這裡面有問題,於是派出兩名親信大臣查辦此事,那派的誰呢?

一個是趙爾巽,漢軍旗人,此人三十歲中狀元,38歲當巡撫,還幹過戶部尚書,可謂是才能出眾。另一個是鐵良,滿洲貴族,晚清軍界要員,能力也非常的強。

康熙一生功績無數,陵墓卻遭三次怪火,解析景陵大火之謎

很快,這兩人趕到清東陵,提審了守陵人。可當聽完守陵人交代的失火過程,他們倆被驚得是目瞪口呆。因為這火起的實在是怪。首先這起火的時間不對。前面說了,因為景陵級別最高,朝廷派有衛兵和守陵人看護,不大可能是有人縱火,而最大的可能應該是雷擊起火。可當時是二月,北方的二月份,哪來的驚雷呢?

第二,就是起火的地點更怪,一般古建築起火都是從底部往上燒。可是這次大火卻是從大殿的屋簷下的斗拱開始的,要知道斗拱這個地方,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怎麼可能著火呢?

趙鐵二人覺得很不可思議,此時他們聽到了一種說法,讓他們驚出了一身冷汗。什麼說法呢?咱們知道元代有一個著名的雜劇曲目,關漢卿的《竇娥冤》。

竇娥因為含冤被處以極刑,可是行刑時天象大變。當時是農曆六月,天竟然下起了鵝毛大雪。民間說了,如有奇冤,天地反常,六月飛雪,二月驚雷,這就是有特大冤案要平反啊!

而景陵失火,是2月驚雷造成的,這是老天爺在警示朝廷要趕緊為冤案平反嗎?那麼傳言中的冤案是什麼呢?就是光緒帝被囚禁在瀛臺。1898年,光緒皇帝實行戊戌變法,因為慈禧反對,他失敗了,並且被關在瀛臺十年之久。

康熙一生功績無數,陵墓卻遭三次怪火,解析景陵大火之謎

當時就有人傳言,景陵大火就是上天的警告,要想沒事就趕緊把光緒放出來。聽到這種說法,趙爾巽和鐵良能不出冷汗嗎?一起失火案竟然跟朝局關聯在一起,這要怎麼弄?難道這是有人在故意生事,要對太后不利嗎?

就在調查程序遲緩,沒有頭緒的時候,又有不怕多事的人傳出流言了,說這場大火是人為的。那麼是誰燒的呢?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說這是楊香武的後人乾的。民國年間曾經出過一本小說,名叫《彭公案》,楊香武就是裡面的主要人物。

據說這個楊香武輕功了得,飛簷走壁是如履平地,而且此人很能偷。他曾經深入皇宮大內,盜走了康熙最心愛的一件寶物,是九龍玉杯。後來康熙震怒,全國海捕,將楊香武逮捕歸案。不僅追回了九龍玉杯,還把楊香武給正法了。

所以,楊家和康熙結下了血海深仇。於是,有人設計了這麼一個情節,說楊香武的後人想從景陵盜取九龍玉杯,以圓他祖上的一個夢。於是那天深夜,他潛入隆恩殿,攀附在天花板上,想找到那個九龍玉杯。

可是,當時夜裡實在太黑了,看不清,楊家後人只好打火照明,而一不小心把這個天花板得點著了,結果引來了這一場大火。不過呢,這種說法沒有證據。

康熙一生功績無數,陵墓卻遭三次怪火,解析景陵大火之謎

那第二種說法是什麼呢?更加可怕,說就是守陵人自己乾的。有人認為,應該是守陵人看中了隆恩殿裡那些金銀祭器,稀世的奇珍。於是將珍寶偷走變賣,可是又怕被人發現,乾脆一把火把景陵大殿給燒了。

事情調查到這兒,趙爾巽和鐵良這兩位欽差大臣卻是拿不定主意了。因為如果是守陵人乾的,一旦查實,不僅守陵人將被凌遲處死,甚至還要株連九族。那麼,守陵人很可能狗急跳牆,會對他們兩個不利,殺了他們,阻止調查。

可如果不是他們乾的,但是案子卻這麼辦了,那無疑他們兩個將血債累累,遺臭萬年。如果是自然起火呢?那事情就好辦多了,守陵人頂多判個失職,怎麼辦?兩位欽差一商量,乾脆大事化小吧。

於是,他們兩個聯名向慈禧上了摺子,說這是一場怪火,無從查起。就這樣,光緒31年景陵的這場大火最後居然不了了之。那麼,這場大火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據清東陵文物管理處的專家,研究了大量史料之後認為,這場大火應該是守陵人監守自盜放的。

鴉片戰爭爆發之後,清政府的財政狀況是每況愈下,因為要向外國賠付大量的賠款,尤其是經歷了1895年的甲午海戰,和1901年的庚子賠款之後,清政府已經是窮途末路了,財政捉襟見肘。

在這種情況下,守陵人的生計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監守自盜在所難免。所以專家認為,景陵的第一場大火是守陵人監守自盜。

康熙一生功績無數,陵墓卻遭三次怪火,解析景陵大火之謎

第二場大火

1945年,景陵的第二場大火就更加奇怪了。這火不是從地面燒起來,而是在地宮裡起來的火,確切的說是從康熙的棺材裡邊噴出的火。那麼,棺材裡為什麼會噴火呢?這個事兒就跟前面提到的九龍玉杯有關係了。

1945年,清東陵來了兩個大盜,一個是王紹義,一個是張盡忠。這兩個人帶著幾百個人對清東陵進行了武裝盜墓,炸開了景陵的地宮。據審訊時王紹義交代,他們在地宮裡發現了六口大棺材,王紹義二話不說,指著其中最大的那口棺材喊道:“給我劈開”。

可是康熙皇帝的棺材那得是多好的木頭,根本劈不動,怎麼辦呢?王紹義就讓人找了一把大鋸子鋸。可沒想到,據開外槨,剛剛開始鋸內棺的時候,棺材裡面噴出火來,這就是景陵的第二次大火。

這件事後來在遵化縣王紹義的審訊記錄裡面找到了,他當年確實提到過這件怪事,那麼這個火究竟是什麼呢?因為王紹義還曾經提到過盜開景陵的時候,曾經有機關噴火,燒傷過裕大村的兩個人。所以,有人認為從康熙內棺內噴出的火很可能是一種機關暗器。

但是專家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很有可能是磷火,因為康熙的棺木很嚴密,屍骨散發出來的磷一直就聚集在內棺裡面。而當王紹義用鋸子鋸出一絲縫隙的時候,裡面的磷噴出來。磷的燃點很低,遇到發熱的鋸子自然就燒著了。

可惜,這股火雖然怪,卻根本阻擋不了這幫土匪的瘋狂盜墓。據王紹義交代,他們從康熙的內棺裡面,當場就搜出了金龍一條。這條金龍長一尺多,拿在手裡,全身會動,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不光大量的寶物被盜,還有景陵地宮也被嚴重破壞。不僅石門被炸燬,康熙和后妃的屍骨也被拋散一地,慘不忍睹。

康熙一生功績無數,陵墓卻遭三次怪火,解析景陵大火之謎

第三場大火

第三場大火更遺憾。1952年,一場大火把大碑樓給燒了。大碑樓就是康熙的神功聖德碑樓,是景陵最高大的建築之一。最關鍵的是,這樓裡面存放的,記載康熙功績的兩塊石碑也被毀壞。

為什麼說最遺憾?首先,景陵的神功聖德碑,碑文第一次由皇帝親筆書寫。以前這類碑文都是由書法家來寫,只有康熙的這塊碑是雍正皇帝親筆寫的,史上僅此一次。

其次,景陵大碑樓第一次使用了雙碑。以前皇帝的陵寢都是一塊石碑,上面雕刻著他們的功績,一面是漢文一面是滿文,這叫滿漢合璧。但是康熙帝的功績實在是太多了,一塊裝不下,所以才用了兩塊碑,這也是絕無僅有的。

擁有這兩個絕無僅有的古蹟,就這樣被大火毀壞,實在是讓人遺憾。那麼這一次大火又是怎麼發生的呢?這個咱們只能感到惋惜,因為這次真的是雷擊起火,而當時清東陵文物保管所還沒有成立,以至於這個遺憾是無法彌補了。

當然了,如果康熙學他的父親順治,當年把棺材火化了,沒有了珍寶。或許景陵前兩場所謂的怪火是可能避免的,至少劈棺揚屍這樣的慘劇不會發生了,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