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宮女相貌秀麗,為何卻無人敢娶?背後真相令人唏噓

近年來,古代宮廷劇受到大眾喜愛,無論是清宮劇還是古裝劇,都市出現宮女和宦官,事實上,宦官自秦代開始就已經出現,不過宮女的出現時間卻更早。

宮女,也稱宮人,很多人都認為,宮女只是在宮中打雜、伺候權貴等,其實這只是狹義上的解釋,廣義上來說,宮女指的是後宮、包括妃嬪的所有女性。但就狹義來說,也並非隨便哪個女子都能進宮,無論是哪個王朝,其選拔過程都非常嚴格。

古代宮女相貌秀麗,為何卻無人敢娶?背後真相令人唏噓

▲古代宮女出宮後無人敢娶,下場淒涼。(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以清朝來說,身份尊貴的八旗秀女,每3年一次“大選”,通常是將這些女子,指婚給其他王爺、權貴當福晉,或是皇帝自己收入宮當嬪妃,而每年一次的“小選”,都是八旗中的下三旗包衣之女,皇室會從中挑選宮女。

被選中的女子,多為11到13歲左右,入宮前要先經過培訓,才會派給某嬪妃。在清雍正時期,宮女約到了25歲,就會被放出宮嫁人,可是25歲在當時的人來看,已屬於“大齡女子”。

古代宮女相貌秀麗,為何卻無人敢娶?背後真相令人唏噓

大多數宮女被放出宮後,多半無人願意娶回家,原因有2點:

一是年紀太大,很多人擔心無法生育。

畢竟古代的家族,多重視傳宗接代;另外,宮女雖然在宮內打雜,但多是伺候貴人,運氣好的宮女,可能10幾年來都沒做過粗活,像這樣年紀大、又不會做勞作的女子,一般百姓實在是娶不起,而給王宮貴族做妾呢?年紀大、出身也不夠資格,所以導致上不上、下不下的。

第二點,就是流傳於百姓之間的八卦。

有人認為,較美貌的宮女,通常會被嬪妃防範,擔心搶走自己的恩寵,因此很可能被下藥,造成身體損傷、無法受孕。

古代宮女相貌秀麗,為何卻無人敢娶?背後真相令人唏噓

例如像雍正之母,為康熙的德妃烏雅氏,當年德妃就是小選進宮,從宮女一躍升為四妃之一,當然,這也與她產下二名皇子有很大關係。

康熙十四年(1675年),烏雅氏在內務府選秀中獲選入宮,當時年僅16歲。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初五日巳時,烏雅氏生皇六子胤祚。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二十日,與惠嬪、宜嬪、榮嬪一同晉升為妃,烏雅氏被冊封為德妃。德妃當時在妃位的位序,次於惠妃與宜妃。

古代宮女相貌秀麗,為何卻無人敢娶?背後真相令人唏噓

有些幸運的宮女,能夠得到嬪妃的照顧,在快出宮的時候,會給宮女找一個好的人家,但大部分宮女,多是孤獨終身。年華老去的宮女,可以退宮。帝王登基時,往往都會把宮人放出民間。

在唐代,有些宮女退宮後會進入道觀修道。明代洪武朝即欲規範退宮制度,洪武廿二年曾下誥敕令其外有家者,或五載或六載,歸其父母,聽從婚嫁。

除了新皇帝登基的時候會放宮女出宮之外,平時也常以“災、異”大放宮女,若太長時間沒有放宮女出宮,

諫臣必以“陰陽之理”規勸皇帝,以“陰氣怨氣不能滯留宮中”,加上紫禁城空間最多就容納不到3000宮女,放年長宮女出宮,同時引進年輕的宮女

,很少有皇帝不同意的。

古代宮女相貌秀麗,為何卻無人敢娶?背後真相令人唏噓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