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秦始皇統一天下生靈塗炭,六國餘烈心有怨恨,以身報國刺殺始皇

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天下的皇帝,對中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始皇統一六國從今天看來是一件順應歷史潮流的偉大的事情,但是被秦始皇滅掉的六國百姓可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眼裡,秦始皇是導致他們國破家亡的罪魁禍首。秦始皇從未統一六國到坐上皇位,這期間不斷有人刺殺秦始皇。有三次刺殺是最有名的,這三次的刺殺主角分別是荊軻、高漸離和張良。

一、荊軻刺秦

秦國討伐趙國之後,矛頭便指向了燕國。燕國的太子丹很怨恨秦王嬴政,國家快要滅亡了,太子丹趕緊找來太傅,向他徵求意見。

太傅建議太子丹西邊要和韓、趙、魏三晉訂立合約,南邊和齊、楚聯合,北邊和匈奴聯合,這樣秦國就處於一種孤立狀態,到時候殲滅秦國就指日可待了。但是太子丹覺得這個辦法雖然好,但是要的時間太長了,恐怕不等到秦國被孤立,自己國家先滅亡了。於是太子丹開始思考別的對策。

《資治通鑑》:“燕太子丹怨王……恐不能須也。”

這時秦朝的將軍樊於期逃命到燕國。樊於期是秦朝的將領,但是因為率兵攻打趙國的時候被趙國名將李牧打敗,秦軍損失慘重。嬴政大怒,要抓到樊於期定罪,樊於期只好逃到燕國避難。

燕太子丹收留了他,但是太傅告訴太子丹,現在正是燕秦兩國緊張的時刻,現在秦國要捉拿樊於期,我們還收留他,豈不是自討苦吃?

太傅勸告太子丹趕快捨棄樊於期,別因為他給國家帶來災難。但是太子丹對太傅的話置之不理,根本不放人。

《資治通鑑》:“頃之,將軍樊於期得罪……太子不聽”

秦始皇統一天下生靈塗炭,六國餘烈心有怨恨,以身報國刺殺始皇

太傅無奈,給太子丹推薦了一個人才,叫田光,他是一位有智慧目光也長遠的人。荊軻聽說了連忙去拜訪他,對他十分恭敬。田光很感激太子丹的賞識,但是他年事已高,不能為國效力,於是把好朋友荊軻推薦給了太子,自己為了讓太子信任自己沒有洩露秘密,就自殺了。太子見到荊軻之後,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荊軻,太子有兩個計劃:第一個,劫持秦王;第二個,殺死秦王。

如果第一個不能實現就只能順勢殺掉秦王,這樣秦朝就會大亂,東方各國就能聯合起來打敗秦國。荊軻推辭了一會兒,但是太子丹堅決請求,荊軻才答應。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秦國已經徹底打敗了趙國,正在向北挺進,直逼燕國國境。太子丹趕緊找到荊軻,這段時間,太子丹對荊軻有求必應,將最高的賞賜都給了荊軻,可是荊軻還沒有動靜,太子丹心裡有些著急。

荊軻對太子丹說,如果想要到秦國,就要取得秦王最想要的東西,一樣是燕國督亢的地圖,一個是樊於期的腦袋。但是太子還是不忍心殺掉樊於期,荊軻只好瞞著太子丹去找了樊於期,樊於期也是個有情有義的人,聽說這個計劃,立即就自殺,荊軻得到了樊於期的人頭。

太子丹報復秦國一共分三步:找刺客、找兵器、找幫手。刺客找到了,由荊軻擔任,還有刺殺的兇器。太子找到了天下最鋒利的匕首,是趙國徐夫人打造的。徐夫人(姓徐名夫人,是男子)是趙國鑄劍名家,由他打造的匕首獨一無二,太子丹花重金買下它,又用毒藥反覆浸泡,只要被這個匕首一劃,就能立即死亡。

《史記·刺客列傳》:“荊軻坐定,太子避席頓首曰……乃令秦武陽為副。”

秦始皇統一天下生靈塗炭,六國餘烈心有怨恨,以身報國刺殺始皇

太子丹還給荊軻找來一個幫手,名秦舞陽。秦舞陽十三歲就能殺人,膽子非常大,他跟隨荊軻一起去刺殺秦王。到了出發的日子,太子以及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穿著白衣白帽為荊軻送行,琴師高漸離擊築,荊軻跟著節拍唱,曲調哀傷,迴腸蕩氣,大家都紛紛落淚。

荊軻帶著燕國督亢地圖和樊於期的首級去見秦王,秦王非常高興,用九賓禮接待了荊軻。九賓儀式是外交上最隆重的儀式,秦王在咸陽宮親自接待荊軻和秦舞陽。

荊軻和秦舞陽分別拿著樊於期的首級和地圖,按照次序依次前進,但是到了殿前的臺階下,秦舞陽突然臉色驟變,非常害怕。

大臣們都非常奇怪,都看向秦舞陽,不理解他既然是來投降的,為什麼還要害怕。荊軻見到秦舞陽這樣,淡定的對秦王說:“他就是一個鄉野村夫,沒見過什麼世面,今天見到天子,心裡有點緊張。”秦王只好讓荊軻把秦舞陽手中的地圖呈上。

荊軻拿上地圖,這個地圖本來是卷著的,荊軻把它一點點展開,匕首就在地圖的盡頭。展到盡頭的時候荊軻右手一把抓起匕首,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就要行刺。秦王心裡一著急,把衣袖掙破,躲過了荊軻的攻擊,然後連忙抽別在身上的劍。

但是劍有些長,還有點緊,秦王不能一下子拔出來,此時荊軻已經追上,秦王只好一邊拔劍,一邊繞著柱子跑。周圍的大臣都嚇呆了,秦朝法律有規定,上殿的大臣不能帶兵器,大臣們只好喊道:“大王,把劍推到背上!”

《資治通鑑》:“荊軻奉圖而進於王,圖窮而匕首見……負劍,王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

秦始皇統一天下生靈塗炭,六國餘烈心有怨恨,以身報國刺殺始皇

這時御醫夏無且將手中的藥箱砸中了荊軻,就這短短的一秒鐘,秦王立即將劍推到背上,這樣劍套前傾,劍柄向前,一下子就能抽出來了。秦王用劍將荊軻的左腿砍斷,荊軻無法站起,只能用匕首扔向秦王,但是沒有刺中。

秦王上前又補了幾劍,荊軻重傷,知道事情失敗了,倚在柱子上,叉開腿坐著,大笑著罵道:“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我想要活捉你。”侍衛們立即衝上來殺死了荊軻,秦王坐在殿上,發呆了好一會兒,才論功行賞。

《史記·刺客列傳》:“秦王聞之,大喜……秦王不怡者良久”

荊軻刺秦王的這次行刺,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荊軻的壯舉,也被後人歌頌至今。雖然今天我們覺得荊軻是在阻擋歷史發展,但是荊軻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二、高漸離刺秦

高漸離刺秦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高漸離燕國人,是荊軻的好朋友,也是一名“音樂家”。高漸離善於擊築,在荊軻臨行前,高漸離也在易水送別荊軻,並且為他擊築。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通緝了荊軻的門客朋友,高漸離作為荊軻的好友,只能隱姓埋名潛逃。在宋子這個地方,高漸離以酒保為生。正好主人家裡有客人來擊築,高漸離工作勞累,就會聽著客人擊築,走來走去捨不得離開,還跟別人說:“這個築的聲調,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史記·刺客列傳》:“其明年,秦並天下,立號為皇帝……彼有善有不善。”

這個主人聽說之後,想要看看高漸離有什麼高明,就讓他前來擊築,沒想到高漸離一擊築就贏得了滿堂彩。高漸離考慮到這麼隱姓埋名也不是事,於是就拿出了自己的行裝和築,改變妝容來到堂前給大家擊築。

由於高漸離的築擊的非常好,大家都輪流請他來家裡做客,久而久之,高漸離的名聲傳到了秦始皇的耳朵裡。秦始皇召高漸離進宮,有人說高漸離是荊軻的朋友,應當處死,但是秦始皇還有愛才之心,不忍心殺掉高漸離,於是就把他的眼睛燻瞎,讓他在自己身邊擊築給自己聽。

秦始皇統一天下生靈塗炭,六國餘烈心有怨恨,以身報國刺殺始皇

由於高漸離擊築擊的好,加上他的雙眼失明,秦始皇漸漸放下了防備,高漸離越來越能接近秦始皇了。不知是因為要給朋友報仇,還是報亡國之仇,或是兩者都有,高漸離便把鉛放進築中,想用它打死秦始皇。

但是高漸離一個瞎子怎麼能打到秦始皇呢,秦始皇躲過去之後,高漸離就被殺了。秦始皇從此再也不敢接近東方六國的人了。

《史記·刺客列傳》:“從者以告其主……終身不復近諸侯之人”

但是秦始皇雖然不再接近六國的人,不代表刺殺停止,既然秦始皇自己不接近,那麼總會有辦法。張良就是“遠距離”刺殺,不用接近秦始皇。

三、博浪沙刺秦

張良刺秦在古博浪沙,所以這一次行刺又叫博浪沙刺秦。張良是韓國的貴族,他的祖父和父親輔佐過五代韓王,所以張良是一個“官二代”。

但是後來韓國被秦國滅了,想想張良本來可以做丞相的,現在國滅,只能成為一個百姓,張良心裡能嚥下這口氣嗎?於是韓國被滅的時候,張良遣散了家中三百奴僕,弟弟死了也只是簡單的安葬,省下了一大筆錢,想要找刺客報亡國之仇。

《史記·留侯世家》:“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張良在東方找到了一個大力士,這個大力士能夠舉起一百二十斤的鐵錘。因為秦始皇之前已經經歷了兩次刺殺,所以出行非常謹慎,張良不能近他的身,更別說用劍用刀,這樣不僅明顯,而且說不定還沒有殺掉秦始皇就已經被侍衛抓起來了。

於是張良只能找到大力士,讓他用鐵錘扔向秦始皇,這樣不用離得太近就能刺殺。

秦始皇統一天下生靈塗炭,六國餘烈心有怨恨,以身報國刺殺始皇

張良與大力士在博浪沙隱匿,等待著秦始皇的前來。因為這個地方蘆葦叢生,便於隱藏,逃跑也方便。並且這裡地形起伏較大,秦始皇的車隊經過必定會減緩速度,而且隊形也會因為地勢的原因短暫的分散,張良從制定計劃到選擇刺殺地點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就等秦始皇上鉤了。

秦始皇到達博浪沙的時候張良還特意與大力士拉開距離,這個做法很精明,如果大力士被抓,張良也能及時逃跑。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秦始皇的車隊經過,不是一輛車,而是好幾輛馬車。一般秦始皇的馬車是六匹馬拉,就是“天子六駕”,大臣的馬車是四匹馬拉,張良想的是攻擊六匹馬拉的馬車,但是六駕馬車的車也有好幾輛。

張良一時間也分不清秦始皇坐在哪輛馬車中,只能讓大力士隨機投過去,不幸的是,沒有砸中秦始皇的那輛馬車。

《史記·留侯世家》:“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秦始皇統一天下生靈塗炭,六國餘烈心有怨恨,以身報國刺殺始皇

張良刺秦失敗之後,改名逃亡到了下邳。雖然張良沒有刺秦成功,但是他是三次刺秦中唯一逃脫的人,而且在下邳這個地方遇到了黃石公,得到了《太公兵法》,這讓張良將來為劉邦立下大功奠定了基礎。

總結

秦始皇經歷過的刺殺一共有多少次不得而知,但是歷史上記錄的最有影響的只有這三次,這三次每一次都讓秦始皇在鬼門關走一遭,但是秦始皇還是每一次躲過,也是非常幸運了。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地位雖然無人能及,但是在這個位置上坐的也並不是很安全,不只要操心國家大事,還要擔心時時刻刻被六國人刺殺。秦始皇性格多疑,可能也是因為經歷了這些事情吧。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