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是什麼意思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廣大的中華兒女在生產和勞動的過程中,創造了這樣一種通俗易懂,而又蘊含古理的語言形式,並在群眾中廣為流傳。

作為一種定型精練的語句,不管俗語的來源如何,都蘊含著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經驗,生活哲理,在反映時代特徵的同時,一些俗語還能夠起到警示世人的作用。例如“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等等。

但也有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就比如

再餓莫吃墳前供

再餓莫吃墳前供

在這句話中又蘊含著什麼樣的道理呢?“人肉凳”又是什麼?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是什麼意思

“墳前供”,就是墳前的供品。中國人祭祖會帶一些水果、糖果、麵食或者逝者生前愛吃的東西。

一般來說,這些供品在上供之後是不會再重複利用的,就這樣一直襬放在逝者的墳前。但是在古代,一些家庭生活條件貧苦,如果遇上災荒之年,則更加艱苦。所以,每到這種時候,也出出現一些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將墳前的供品吃掉。

而在古時代,這樣的行為被認為是不可取的,是對逝者的不敬。不能吃墳前的供品,也就是怕沾上“晦氣”。民間又有“飢鬼搶齋”之說,認為吃人家墳前的供品,就把自己當成了“飢鬼”了。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是什麼意思

除此之外,這些供品長期露天安放在野外,經過風吹雨打,難免不會變質,甚至被動物啃食攜帶細菌、病毒。食用這些供品很可能就會感染疾病。而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認為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偷吃供品觸犯逝者,因此身體才會出現問題,也就有了“再餓莫吃墳前供”的說法。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地方習俗也發展變異,有一些地方在墳上祭祀後的供品,既不能拿回家裡,也不能讓人吃,祭祀完成後也就擺在那裡。因此,這些地方才有了“再餓莫吃墳前供”的說法。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是什麼意思

再累莫坐人肉凳

再累莫坐人肉凳

民間對這種人恨之入骨。這些故事的結局,就是表明了農村民眾對這種不道德行為的極度痛恨,充分體現了惡人有惡報的傳統因果報應觀念,以及當時的一種社會心理。

“人肉凳”在農村,通常又指人膝蓋上面的腿上,因此“再累莫坐人肉凳”專指女人不能坐在男人的腿上,男人不能坐在女人的腿上。舊時有“男女授受不親”,指男女交往,要恭謹,有禮有節,不應該很輕浮行為。男人和女人之間,如果不是夫妻關係,相互坐在腿上,就是一種輕浮的行為,不雅觀,有傷風化,是絕對不允許的。舊時,即便是夫妻,在人前也不允許這樣做,也被視為有傷風化,不講禮法。就是現在社會,人們不再講究舊禮了,但是,如果在公眾場所出現非夫妻之間的這種行為,仍然被視為不雅行為。

俗話說“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是什麼意思

把“再餓莫吃墳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兩句組合在一起的原因,

總而言之,這條農村俗語,是在舊時社會背景下產生的,現在社會與舊時社會的觀念不同了,語境也不同了,人們的一些行為方式也就有了很大變化。現代人更講文明和衛生了,沒有人坐“人肉凳”,更沒有人去吃人家的“墳前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