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塑造的一個大忠臣,在歷史上其實是個篡位的逆賊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塑造的一個大忠臣,在歷史上其實是個篡位的逆賊

列位看官,大家下午好,在下邁克爾喬峰這廂有禮了,閒話不多說,我們略過前戲,直奔主題吧。

今天的話題是金庸小說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看過《天龍八部》的讀者和觀眾都知道,金庸先生在書中多次寫到大理國,大理國以武立國,在五代十國後晉天福二年建國,比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還早了二十三年。大理段氏其先祖為段儉魏,傳至《天龍八部》中的保定帝段正明,已經是第十四代,歷經一百五十餘年。

說到保定帝就不得不說道一番了,保定帝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只不過沒有《天龍八部》中塑造的那麼完美,小說中的保定帝段正明武功高強,慈眉善目,仁德愛民,善於納諫,是典型的英明君主,但是歷史上真正的保定帝卻完全的是另外的一回事。

歷史上的保定帝什麼樣呢?歷史上的保定帝崇信佛法,應當是慈眉善目的,仁德愛民也合情合理,但是卻談不上“英明”二字,因為保定帝在為十三年,皇權一直旁落,可以說保定帝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傀儡皇帝,毫無存在感,因此也就談不上英明瞭。

說保定帝是傀儡絕非空穴來風,而是史書記載,說到段正明是傀儡皇帝,就不得不提一個爭議性的人物——高泰升。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高泰升這個人物,可以說高泰升改變了段正明的命運,也改變了大理國的命運。

在《天龍八部》小說中金庸也寫到了高泰升這個人物,小說中的高泰升,忠君勤王,武功高強,心思縝密,直言納諫,活脫脫一派忠臣高士的形象,這與史實嚴重不符,歷史上的高泰升是什麼樣呢?我們且往下看。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塑造的一個大忠臣,在歷史上其實是個篡位的逆賊

歷史上的高泰升是個不尋常的人物。高氏是大理白族的大領主,早在大理國開國皇帝段思平時期,就是朝中重臣,到高泰升的父親高智升時,被上德帝段廉義清平官的要職,大理國的清平官,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宰相,可見地位之高。

到公元1080年,楊義貞犯上作亂,自立為帝,高泰升父子在平亂中發揮出極大的作用,剿滅楊義貞之後,高泰升父子立段壽輝為大理皇帝,也就是上明帝,因為剿滅叛亂和迎立新君這兩件事情上居功至偉,因此高泰升被封為善闡侯,一時之間,權傾朝野,段壽輝這個皇帝相當於傀儡,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眠?段壽輝知道自己是傀儡,但是又無可奈何,所以日夜心驚肉跳,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會丟了小命。所以,段壽輝當了一年皇帝之後,為了保命,就傳位給了堂弟段正明,自己跑去當和尚了。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塑造的一個大忠臣,在歷史上其實是個篡位的逆賊

這一段在《天龍八部》中也有描述,只不過在小說中寫來卻是段壽輝“不樂為帝,只在位一年,便赴天龍寺出家為僧”,至於是不是不樂為帝,還是因為權臣當道別有隱情,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上明帝出家為僧之後,傳位給堂弟段正明,也就是我們熟悉的保定帝,保定帝仁德賢明,卻生生的毀在了高氏父子的手裡。保定帝繼位之後,朝廷大權依然掌握在高氏父子手中,高智升死後,高泰升掌權日久,便也想過過當皇帝的癮,於是便在保定帝在位第十三年的時候,以“天變不詳”為名,逼迫段正明出家為僧,並且禪位給他,演了一出篡位的政變戲,高升泰稱帝之後,改國號大理為大中,段氏大理宣告終結。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塑造的一個大忠臣,在歷史上其實是個篡位的逆賊

但是大理並不是中原,改朝換代是當權者說了算,當時的大理各部世家大族的領主們勢力很大,甚至與官府平起平坐,現在高氏一族稱帝獨大,打破了各部族間原有的平衡,所以這些大族們都不買賬,這讓高泰升騎虎難下,處境非常孤立,他的篡位之舉被天下公憤,沒過兩年,便鬱郁而死,這是典型的沒逮到狐狸還惹得一身臊。

高泰升在臨死之際命兒子高泰明還帝位於段氏,並囑咐後人切勿效仿自己的篡位之舉,這算是明智的選擇。於是高泰明便擁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為大理皇帝,同時恢復大理國號,段正淳也就是安文帝,但是雖然段正淳當上了大理皇帝,實權依然掌握在高氏一族的手中。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塑造的一個大忠臣,在歷史上其實是個篡位的逆賊

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高泰升,不臣野心表露無疑,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與《天龍八部》小說中的高泰升有著天壤之別。翻閱真正的歷史時才發現,不論小說中的人物多麼深入人心,但這些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在真實的歷史空間和歷史記載中的行為,依然不會有任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