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順治留了4位輔政大臣,康熙擒殺鰲拜時,其他3人在幹嘛!

皇帝駕崩時,若幼主太小,沒有能力治理國家,皇帝一般會選擇忠心耿耿的老臣來輔佐幼主,但又怕輔政大臣大權獨攬,威脅皇權,皇帝一般會選擇兩位或多位輔政大臣,既讓他們起到輔佐幼主的作用,又讓他們可以互相牽制,免得生二心威脅皇權。

順治帝死時,康熙年幼,無力治理國家,於是他給康熙選擇了4位輔佐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由於有多爾袞的前車之鑑,順治在選擇輔政大臣時,選擇的四個輔政大臣都不是皇族。

順治留了4位輔政大臣,康熙擒殺鰲拜時,其他3人在幹嘛!

但是輔政大臣,不論是否是皇族,它其實都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有助於江山社稷和順利交接權力,用不好則會給國家帶來災禍。若三國時期的劉備,選擇諸葛亮做輔政大臣,幫助劉禪度過了最危難時期,曹睿選擇司馬懿做皇帝,則給曹魏政權帶來了毀滅性災難。

順治帝選擇索尼這4位重臣做輔佐大臣,並不是說他的選擇就是錯誤的,但他選擇的這4位輔政大臣,尤其是鰲拜,給康熙帶來了很大麻煩。這4人對政權的順利過度,國家治理,幫助頗大,但他們之間的不和、內鬥,也給康熙和國家帶來了不少麻煩。

順治留了4位輔政大臣,康熙擒殺鰲拜時,其他3人在幹嘛!

順治在選擇輔政大臣時,不願用皇族,是因為他的輔政大臣——親叔叔多爾袞,在他長大後,仍緊握著權力不願放手,為此他們二人產生了很大的矛盾,順利想在兒子身上極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但他千算萬算,自己經歷過的事,還是在兒子康熙的身上出現了。

順治雖然安排了4個輔政大臣,但鰲拜由於軍功高,資格老,常常氣勢奪人,肆意妄為,而其他三個輔臣又不能限制他,最終使他擅權自重,日益驕橫,走上了專權之路,這使他和日益長大的康熙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順治留了4位輔政大臣,康熙擒殺鰲拜時,其他3人在幹嘛!

鰲拜輔政的時候,多次違背康熙意願,擅自殺害朝中大臣,這讓康熙對他極為不滿。雖然康熙在14歲的時候,在索尼的主張下,開始親政,但國家大權,尤其是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六部的實權,掌握在鰲拜的手裡,讓康熙痛恨鰲拜,但又不敢和鰲拜翻臉,怕鰲拜謀反,給自己和國家帶來災難。

康熙也非等閒之輩,他終於找準時機,招鰲拜單獨覲見時,讓自己身邊的親信子弟一舉將他擒拿,並將其交給了議政王大臣等審訊,定了其30條罪狀,徹底扳倒了鰲拜,使自己真正走上了親政之路。

順治留了4位輔政大臣,康熙擒殺鰲拜時,其他3人在幹嘛!

有一個問題,康熙擒拿鰲拜時,其他3個輔政大臣在幹嘛?

我們先來看看,四大輔臣之首的索尼,他是四朝元老,位望隆重,但由於年老多病,畏事避禍,使他並沒有真正起到輔臣之首的作用,也沒有起到遏制鰲拜的作用。他年齡教長,也病逝較早,在康熙擒拿鰲拜時,他已經離世了,但他在病逝前,卻做了一件好事,即讓康熙開始親政,這給了康熙扳倒鰲拜的砝碼。

蘇克薩哈在輔政大臣中居次位,由於他是多爾袞勢力中分化出來的,索尼和鰲拜都瞧不起他,因此他的權勢不大。索尼死後,蘇克薩哈為了幫助康熙獲得權力,上疏請求解除輔臣之任,想去遵化守黃陵。他請求解除輔臣之任,則意味著鰲拜和遏必隆也需要卸去輔臣之任,這是鰲拜極不願意的,蘇克薩哈也因這件事徹底得罪了鰲拜。

順治留了4位輔政大臣,康熙擒殺鰲拜時,其他3人在幹嘛!

鰲拜藉助手中權力,給蘇克薩哈編造了24條罪狀,準備置他於死地。康熙明知道蘇克薩哈不應殺,但是卻無力左右鰲拜,最終蘇克薩哈被鰲拜殺害,而他和康熙的矛盾也因此急劇上升。

遏必隆雖然也是輔政大臣,但為人庸懦,遇事無主見,幾乎沒啥存在感,很多事務上,他都極力附和鰲拜。

康熙擒殺鰲拜時,輔政大臣之首的索尼已經病逝,蘇克薩哈也被鰲拜殺害,遏必隆雖然建在,但因庸懦、無主見,存在感極低,很難左右康熙和鰲拜的鬥爭,也就是說,康熙一擊垮鰲拜,也就徹底完成了權力的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