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窯變釉瓷 驚豔之美

窯變釉瓷 驚豔之美

窯變釉鑲銅瓶

自古便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說。但出窯之時的“萬彩”,早已經在工匠心中有所預期,可以說是在意料之中的。但也有一些在意料之外,比如在窯爐之中突然發生的變化,是工匠始料未及的,這種情況便稱為“窯變”。正如明代學者王圻編撰的《稗史彙編》中所說:“瓷有同是一質,遂成異質,同是一色,遂成異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謂窯變。”因為窯變,瓷器也得以擁有一種獨特的釉色,窯變釉。

事實上,早在唐代以前的青瓷上便有窯變出現。只不過,那時的窯變被視為失敗之作而被砸碎,銷燬。北宋時期,五大名窯之一的鈞窯所生產的鈞瓷,便出現有意想不到的窯變效果,神秘悠遠,神鬼莫測,冠絕當時,並因此受到時人的喜愛,留下“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佳話。但是,隨著金人滋擾,戰事失利,宋人被迫南遷,地處河南禹州的鈞窯深埋泥土,鈞瓷也因此成為絕唱。之後的元代、明代,在瓷器燒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窯變”,但被視為不祥之物而被忽視,流傳下來的極少。到了清代,隨著對瓷器藝術認知的多元化,窯變被人們普遍接受,尤其是瓷器燒製較為繁榮的康雍乾時期,窯變釉甚至成為極受歡迎的一種釉色,由此得到的窯變釉瓷也受到人們的珍視。

筆者收藏有一隻清代的窯變釉觀音瓶,敞口、長頸、削肩、收腹、圈足,口徑19。3釐米,底徑21。8釐米,高50。9釐米。下部為豇豆紅釉,上部為乳白釉,中間為窯變釉,就像下雨之時,還沒有砌好的泥牆,上面的泥水隨著雨水流下來所導致。窯變釉,上面為細針狀,中間為細麵條狀,下部為泥鰍狀,就像泥鰍從天而降,來到人間,一入江海,就要化成巨龍。因此,這隻觀音瓶上的窯變釉展示出攝魂奪魄之美。

在瓶口和瓶底,鑲嵌有銅製口沿、雙耳和底座。口沿為繩狀,下綴有蕉葉狀紋理;雙耳為龍形,只見兩條龍體型健壯,回首凝望,不怒自威,它們趴在口沿上,好像隨著便要一躍而起,飛入雲端。底座的四端支撐是分佈四個方向的龍頭;在龍頭與龍頭中間,鑲嵌有花朵,花心位置是一顆寶珠,就像冉冉上升的紅日;底座上端圍繞在龍頭上方的,是一圈乳釘紋。在瓶底,有底款,為四方形,以篆文書寫“大清乾隆年制”,看來當為該時期製作。

據成書於清代晚期的《南窯筆記》記載,在當時的景德鎮,工匠已經能夠掌握窯變的規律,使窯變更符合人們的預想了。雖然窯變的顏色無法控制,但當時已經可以根據窯變釉瓷在燒製時的共性,從而有意為之,使瓷器不僅能夠出現窯變效果,還能使窯變遵循一定的規律。

看來,清代的窯變釉瓷可謂是天工和人力共同作用的產物。在遵從自然規律的基礎上,使自然之力能夠為我所用,這樣的奇思妙想不僅僅只見於窯變釉瓷,在中華文化之中,更是比比皆是。這是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更是獨具民族特色的深遠智慧。

(黑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