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像孔子一樣悲壯,柏拉圖緣何三次夢斷敘拉古

中國有孔子周遊列國,古希臘的柏拉圖亦何嘗不曾懷抱“治國平天下

的理想,可惜這兩位大哲都遭遇了現實中的失敗,這便是“敘拉古之惑”的由來。

敘拉古是一個古代希臘世界的城邦,位於今天的義大利西西里島,由科林斯人建立於公元前734年。在此需要說明一下,“希臘世界”不等於是“希臘”,“希臘”是一個地理概念,而“希臘世界”比較接近於文化概念。希臘人在地中海到處進行海外殖民,其殖民地與母國並不保持著政治上的從屬關係,更多的是屬於文化上的同文同種,他們同樣使用希臘語,讀著相同的著作,欣賞相同的戲劇,在神廟唱著同樣的讚美詩。

有一個故事能說明敘拉古人慕雅典文化之風。雅典曾派遣一支海軍去攻擊敘拉古,遭遇大敗,整支軍隊都成了俘虜,淪為奴隸,但由於敘拉古城的居民非常喜歡雅典大詩人歐里庇得斯(Euripides)的作品。雅典的戰俘能夠背誦很多歐里庇得斯的詩作,不但能夠吟唱他之前的詩句,也能唱敘拉古人尚未聽過的新作,不少戰俘因此居然獲得釋放。

敘拉古歷史上最傑出的名人是科學家阿基米德,當然今天這個話題與阿基米德沒有關聯。而是希臘哲學史上最偉大的三個哲學家之一的柏拉圖。

讓青少年走近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這部一生之中必讀的經典之作,古希臘羅馬傑出人物的史詩人生躍然紙上

和老師蘇格拉底不一樣,柏拉圖式的哲學家有強烈的統治的慾望,其實柏拉圖的《理想國》就透露了這一點。

20

世紀哲學家

波普爾曾經這樣說過:和所有偉大的文學作品一樣,其實《理想國》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作者經歷了對成功的極度渴望,及與此相伴的失望和悲傷。

柏拉圖當年曾三次前往西西里的敘拉古,和敘拉古的僭主狄奧尼索斯一世和二世有過長達四十年的交往,這通常被認為是哲學家參與政治生活的傳奇故事。其實我們對柏拉圖到底在敘拉古做了什麼就幾乎知道的很少。因為關於這個故事的最主要的或者最戲劇性的描述是出現在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中的迪昂傳記,普魯塔克把希臘的迪昂與羅馬的布魯圖斯放在一起做了一個比較的傳記,把狄翁看做是所有的哲學家曾經遇到的最好的學生,也是這個最好的學生真正試圖把“理想國”的理想付諸實踐的失敗的嘗試。

敘拉古的故事表明哲學家在參與政治的時候,雖然有非常高的理想、健全的政治藍圖和觀念,但最後當哲學家真正進入政治生活中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卻並不適應政治。

公元前5至前4世紀,敘拉古勢力強盛,成為西西里島東部霸主。當時的兩任君主是狄奧尼索斯父子,老狄奧尼索斯(Dionysius),也就是狄奧尼索斯一世,生於公元前430年,死於公元前367年。他曾經是一個小胥吏。後來透過政變攀登到權力的頂峰,住進了王宮,俯視著西西里島敘拉古港的藍色海水。像這樣沒有經過人民的同意而攫取權力的人被希臘人稱僭主。

老狄奧尼索斯在位38年,然而時時生活在恐懼中,因害怕政敵會收買理髮師,用剃刀殺死他;因此,他從來不用剃刀,只讓下人用燒紅的木炭把鬍子燎掉。

“你的兄弟就在門口,陛下,希望見你一面。

”扈從說道。

“脫掉他的衣服,”國王回答說。護衛就脫掉了親王的衣服,並搜查可能會用來傷害國王的匕首或武器;換了一套新的衣服之後,親王才被允准進入國王的寢室。由此可知,這位暴君十分多疑。

有時候他也不殺人,而是把他們帶到下面去。囚徒被領著走下黑暗的長梯,穿過堅硬的石頭砌成的狹長通道,最後進入囚室之中,那裡暗無天日,死一般沉寂。

暴君的妻弟叫迪昂(Dion),他是一個勇敢而又智慧的人,竭力要阻止國王的罪行。他經常與國王談話,試圖讓他的心腸變得仁慈。他對國王說:“雅典有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我在他那裡受益良多,我相信你也會喜歡他的見解。要不我派人請他來見你一面?這位哲學家舉世聞名,他就是柏拉圖(Plato)。”

老狄奧尼索斯其實熱心於文化事業,很喜歡贊助藝術和文學創作,一聽這話,便回答說,“請他來,我願意見見”。

像孔子一樣悲壯,柏拉圖緣何三次夢斷敘拉古

柏拉圖自己講到包括西西里在內義大利的生活方式(這一點似乎兩千年來一直沒有變化)從來都是每天歡歌宴飲到深夜,晚上從來不會一個人睡覺。只有一個人和所有周圍人生活方式不一樣,他就是迪昂。他性格非常嚴肅,肯去過一個哲學家建議的有德性的生活。

在自己的著作中通篇讚美和信奉至真至善“理念”的柏拉圖,為何要去熱衷於宴飲,一日兩次饕餮,夜晚決不獨眠的城邦?若不是為了政治抱負,大概找不出更好的理由。

柏拉圖乘坐帆船橫渡地中海,來到敘拉古。國王在大理石宮殿中迎接他,而柏拉圖發表了一番談話,認為無論是國王還是勞動群眾,都應該有自己的行為之道。在談話結束時,他說:“由此可知,陛下,那些行為正義的人,可得心靈的寧靜,而那些行為不合乎正義的人,則是不幸福的人。”

“好!太好了!”聽眾高喊道。

“我並不欣賞你的教導,”國王說。“你這話有何用?你來西西里是想幹什麼?”

“是想尋找一位誠實的人,”柏拉圖回答說。

“我想,你會覺得自己白跑了一趟,是嗎?”國王冷笑道。

迪昂改變國王性格的計劃付諸流水。公元前367年,暴君臥病在床,要求醫生給他一劑安眠藥——一種可以緩和情緒且有助睡眠的藥物。他們就加大劑量。暴君喝過之後,再也沒有醒來。

國王的兒子小狄奧尼索斯登基繼位。在他年少時,國王始終把他帶在身邊,以免他博得民眾的好感,被眾人利用去篡奪王位。小王子靠做木匠活兒消遣,他做了一些小馬車、燭臺、桌椅等。老國王死後,新國王的朋友們聚集在宮殿中大擺筵席,人聲鼎沸、絃樂嫋嫋,狂歡了天。眾人通宵達旦,盡情狂飲,步履蹣跚的朝臣頭戴玫瑰花冠,在王宮漂亮的大理石道上左搖右晃。有一個表情凝重的人時常出現在這種喧鬧的場合,並嘆息著離去。此人就是迪昂。

迪昂向迪奧尼修斯二世引薦柏拉圖。迪奧尼修斯二世坐在王座上,頭戴王冠,手持權杖,神情傲慢

迪昂又想到了柏拉圖,看到年輕國王情緒平穩的時候,就勸說他邀請雅典的智者再次到西西里島來。柏拉圖應邀而至,並由國王自己的馬車一路從海港接到王宮。在同國王談話時,柏拉圖盡力讓他的思想提升到更高貴的事物方面,而不是美食美酒和狐朋狗友。

國王和他的一些夥伴決定要做出一番改變。他們想要學習科學,比如幾何學(或者叫測量的科學),於是開始學習歐幾里得的教程,就像大學和小學今天教孩子們的那些內容一樣。這些年輕人對這種新的學問如此熱衷,以至於王宮的很多房間中都能夠看到成群的人在大理石地板上鋪上沙土,並在沙土上書寫歐幾里得算式。不管走到哪裡,都能看到方形、圓形和三角形;也能聽到這些年輕的貴族高聲說,“這條線與那條線平行”,或者“這個角與那兩個角相等”,如此等等。

學習的樂趣並沒有持續多久。迪昂成了國王的眼中釘,並被驅逐出西西里。柏拉圖待了一段時間,但國王對他越來越怠慢,最後,還暗示要他離開。就在柏拉圖離開之前,一次小狄奧尼索斯與之共同飲宴,國王說道:

“柏拉圖先生,我想,如果你回到雅典,就會在朋友面前把我所有的過錯都抖出來,並把我的性格批得千瘡百孔。

“陛下,”柏拉圖回答說,“我想我們會有很多話題談論,而不是你。”

不久柏拉圖就返回了希臘。從此以後,“敘拉古之惑”作為典故就成了對知識分子投射政治的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