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孝端文皇后哲哲,大清王朝第一位被正式冊封的皇后。

清朝的時候,一直將“滿蒙聯姻”奉為基本的國策,透過婚姻關係的締結,不僅鞏固並發展了滿洲人與蒙古人之間的聯盟關係,更是為大一統的大清王朝建立後,北方地區的安寧與穩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項國策也在請朝初年的皇太極和順治時期達到了最高潮。

順治皇帝先後迎娶了兩位出身於蒙古科爾沁部落的皇后,而他本身也是皇太極的蒙古后妃所生,有著一半的蒙古血統;皇太極時期的後宮之中,級別最高、地位最為尊崇的“五宮后妃”更是全部來自於蒙古部落。

而在皇太極的這“五宮后妃”中,位居中宮皇后之位的便是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的女兒,博爾濟吉特·哲哲。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哲哲並不是皇太極的髮妻,在他之前,皇太極已經迎娶過兩任正室福晉了。

皇太極的第一任正室福晉,也就是皇太極的結髮妻子鈕祜祿氏,她是努爾哈赤時期“開國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的女兒。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在努爾哈赤的主持下,皇太極迎娶了鈕祜祿氏。只是鈕祜祿氏在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就去世了,去世時年僅二十歲。

實際上,皇太極在迎娶鈕祜祿氏的同時,努爾哈赤將自己的女兒穆庫什嫁給了額亦都,他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聯誼以確保當時建州女真內部的團結與穩定。這裡特別說一下,這位穆庫什公主,正是康熙朝初年四位輔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的生母,而在額亦都去世後,穆庫什公主由改嫁給了額亦都的兒子圖爾格,所以圖爾格既是遏必隆的兄長,又是他的“繼父”。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皇太極的第二任正室大福晉是烏拉那拉氏,在此之前她是皇太極的側福晉,鈕祜祿氏去世後她被扶正成為正室大福晉,史書稱之為繼福晉。

烏拉那拉氏是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的生母,同時也是努爾哈赤的第四人大妃烏拉那拉·阿巴亥的姑姑,她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嫁給了皇太極。

但是在後金天命八年(1623年)的時候,由於在宮中違規乘轎,並且見到貝勒阿濟格沒有下轎行禮,於是引得了努爾哈赤的不滿,進而勒令其與皇太極離婚並且被趕出府上。雖然皇太極登基後金大汗後重新將其迎回,但是自始至終她都沒有得到重新的冊封,因而她不僅在後宮中沒有任何的存在感,就連史書上都對其沒有了記載,以至於她在哪一年去世都不為後人所知。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哲哲是在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嫁給了皇太極,成為府上的側福晉,在烏拉那拉氏與皇太極離婚後,成為了皇太極的第三任正室大福晉。

可以說,皇太極的三段婚姻都是徹頭徹尾的政治聯姻。迎娶髮妻鈕祜祿氏是為了維繫建州女真內部的穩定,迎娶烏拉那拉氏是為了鞏固建州女真吞併烏拉部的戰果,而迎娶哲哲,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建立和發展與蒙古科爾沁部落的關係。

在此之前,努爾哈赤曾三次對科爾沁部,皆大敗而歸,於是努爾哈赤調整了對科爾沁部落的態度,加上此時漠南蒙古的“共主”林丹汗妄圖吞併其他諸部完成統一,這也使得當時的建州女真與蒙古科爾沁部結成同盟,共同應對林丹汗。所以不僅僅是皇太極,包括努爾哈赤在內的眾多女真貴族都迎娶了來自科爾沁貴族家的女兒。

就這樣,哲哲正式來到了後金,同時也就此登上了大清王朝的歷史舞臺。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年初努爾哈赤兵敗寧遠,隨後又拖著病體親征內喀爾喀五部,並在這一年的八月去世。

而在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經由“八和碩貝勒”的推選,成為新一任的後金大汗,而哲哲作為皇太極的正室妻子,也就此成為了後金大福晉。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正式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哲哲毫無爭議且實至名歸的成為了皇太極的皇太極的中宮皇后。

由於在此之前,不管是在建州女真時期還是在後金時期,最高統治者並不是稱呼為“皇帝”,而是被尊為“大汗”,因而後宮之主也只是被稱為“大妃”或者“大福晉”,所以清朝的“皇后”便是從皇太極改元稱帝后才有的,所以哲哲也就此成為了清朝歷史上第一位皇后。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一姑兩侄”,共同書寫了清朝後宮的一段傳奇往事。

皇太極的“五宮后妃”,即中宮皇后哲哲,東宮關雎宮宸妃海蘭珠,西宮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次東宮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次西宮永福宮莊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後來的孝莊太后,皆出自與蒙古部落之中。確切說來,這“五宮后妃”也僅僅出自於兩個“家庭”。

麟趾宮貴妃和衍慶宮淑妃,在此之前都是林丹汗的妻子,林丹汗敗亡青海打草灘之後,她們帶領著自己的部眾和財產歸順了後金,而皇太極為了更好地控制林丹汗的察哈爾舊部,選擇重新迎娶了這二人,並將其納入到了“五宮后妃”之中。

而另外的三宮后妃則都出自於蒙古科爾沁部落,並且她們是親姑侄的關係,哲哲是海蘭珠和布木布泰親姑姑,而海蘭珠和孝莊則是親姐妹。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或者大家就有疑問了,既然是政治聯姻,迎娶一個就好了,為什麼要從這一家一口氣迎娶三個女兒回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為了誕育一個具有科爾沁血統的繼承人。

皇太極迎娶哲哲後,一直沒有生下兒子,於是在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的時候,在哲哲懷孕期間,皇太極迎娶了哲哲的親侄女孝莊為側福晉,實際上,這個時候孝莊只是哲哲的替補而已。

可是在這之後,哲哲和孝莊只生下了一眾公主,並沒有誕育皇子,皇太極這才在天聰八年(1634年)迎娶了時年二十六歲並且已經嫁過人的海蘭珠,她是哲哲的親侄女,也是孝莊的親姐姐。

終於在皇太極改元稱帝后的清崇德二年(1637年),海蘭珠為皇太極生下了一個兒子,皇太極喜出望外,不僅大赦天下,還將其確立為自己的接班人。皇太極之所以如此,不僅僅是出於他對於宸妃海蘭珠的寵愛,也確實是因為他一直以來就想要培養一個具有科爾沁蒙古血統的接班人。

只不過天命不假,這個皇子不滿週歲便夭折了,就在其死後的第三天,孝莊也為皇太極皇太極生下了一個兒子,於是皇太極為其取名為“福臨”,以表達自己此時的心情。

所以從這一點看,順治皇帝福臨的繼位既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因為透過皇太極一系列的婚姻安排來看,單從血統出身來說,福臨確實是皇太極心中所想的接班人。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儘管這“一姑兩侄”在皇太極的後宮中地位極其尊崇,但是她們並沒有仗勢、仗權對皇太極的其他后妃進行排擠和欺凌。

特別是皇后哲哲,不僅為人寬和,處事公道,盡心平衡後宮間的關係,協調處理后妃之間的矛盾,為皇太極創造了一個安穩的後宮環境,使其在朝堂及戰場上完全沒有後顧之憂,而哲哲皇后本人也得到了朝中大臣以及後宮妃子們的一直認可與尊崇,擁有極高的聲望。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哲哲的三個女兒,先後遠嫁蒙古,為滿蒙聯盟關係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與貢獻。

當年哲哲遠嫁建州女真,為的就是鞏固雙方之間的同盟關係,哲哲很好的完成了這項“任務”,同時還為科爾沁蒙古爭取到了巨大的政治地位,而這也讓哲哲深刻的意識到了政治聯姻的重要性。

因而,當哲哲的三個女兒先後遠嫁蒙古諸王貝勒的時候,她非但沒有反對和阻撓,而是加以配合支援,堪稱“識大體,顧大局”的典範,而哲哲的女兒們也切實明白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和親的“任務”。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皇太極第二女固倫溫莊長公主,即馬喀塔公主。

馬喀塔公主的和親,對於當時的清朝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崇德元年(1636),年僅12歲的馬喀塔公主嫁給了林丹汗的繼承人、蒙古察哈爾親王額哲,此舉不僅是對漠南蒙古察哈爾部的極大安撫,同時也顯示了皇太極對於額哲及其部眾的看重,因而在此之後的數十年,察哈爾部保持了對於清朝的忠誠。

後額哲去世,馬喀塔公主又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嫁給了額哲的弟弟,即新一任察哈爾親王阿布鼐為妻,直至康熙二年(1663年)去世,終年三十九歲。

然而,就在馬喀塔公主去世後,察哈爾部就開始了與清朝的對抗。先是馬喀塔公主的第二任丈夫阿布鼐僭越行事、復恩失禮,進而被康熙皇帝廢黜並處死,而他的兩個兒子布林尼與羅布藏藉著“三藩之亂”發動叛亂,給康熙皇帝制造了巨大的麻煩,不過最終叛亂還是被平定。而這也無疑極大的辜負了馬喀塔公主為了維繫清朝與察哈爾部的和平與團結所做出的了巨大犧牲與努力。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皇太極的第三女固倫端靖長公主。

為了鞏固清朝與自己最為堅定的盟友蒙古科爾沁部的關係,順治皇帝皇帝先後迎娶了兩位出身於科爾沁部落的皇后,實際上,這兩位皇后一位是他的表妹,一位是他的表侄女。出於同樣的目的,靖端長公主則是回嫁科爾沁,她的丈夫是科爾沁部臺吉索諾木之子奇塔特。

奇塔特是孝莊的侄子,哲哲皇后的侄孫,所以按照輩分,靖端長公主還應該是其丈夫奇塔特的長輩,不過這並沒有影響二人之間的感情。而透過一些列的聯姻,科爾沁部始終維繫了與大清王朝之間的同盟關係。

只是順治八年(1651年)的時候,奇塔特就去世了。由於此時的清朝已經沿用了明朝的法律,並且開始了更為深入而徹底的漢化,因而對於“收繼婚”這樣一種既違法又違制的行為開始了抵制和排斥,而這也使得靖端長公主並不能像她的姐姐馬喀塔公主一樣再嫁。於是在經歷了三十多年孤苦伶仃的歲月後,靖端長公主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去世,終年五十八歲。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皇太極第八女固倫端貞長公主。

端貞長公主同她的姐姐一樣,也是回嫁到了蒙古科爾沁部,以鞏固聯盟關係,她的丈夫是科爾沁部土謝圖親王額駙博爾濟吉特氏巴達禮之長子巴雅斯護朗。

康熙十一年(1672年),巴雅斯護朗去世,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端貞長公主在度自度過二十年之後去世,終年五十九歲。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

一說到政治聯姻,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些皇家和貴族的女兒們,要犧牲掉自己一生的幸福去換取政治利益,人們所給予的也更多的是同情與無奈。

然而,這也是她們一生的宿命。生於皇室和貴族家庭的她們,不能像男人們那樣在戰場上拼殺,也不能在朝堂上雄辯,但是她們卻在另一個“戰場”之上,用另外的一種方式為自己的家族、部落乃至國家贏得利益。

哲哲皇后如此,她的兩個侄女孝莊、海蘭珠亦是如此,他的三個女兒則也更是如此,也正是有了她們,她們的母家科爾沁部落的地位得以提升,同時為清朝在發展與統一過程中帶來了穩定的後方環境以及強大的後援支援,因此,從這一點來說他們不僅是科爾沁的功臣,也是大清王朝的功臣。

所以,對於她們在那樣一個封建王朝年代下的這份犧牲與貢獻,除了同情之外,也更加值得人們的欽佩與尊重。

正史中,孝端文皇后哲哲與她的三個女兒的結局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