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中江流域環境考古的一部佳作

(原創:賀雲翱)環境考古是近些年受到地學、古環境學和考古學界共同重視的學術領域,相關成果豐富。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的朱誠教授是我國環境考古方面的著名領軍人物,近日,他和他的科研團隊又一部新著《蕪申運河所經古中江流域環境考古研究》即將面世,我蒙朱誠教授之邀,也參加了蕪申運河沿線的一些田野調查及古中江流域環境考古部分問題的討論,得以先期讀到書稿,在此,為朱誠教授主持的這部新著談點讀後感。

古中江流域環境考古的一部佳作

第一,這部著作重點研究了古中江的有無問題,並且揭示了古中江流域空間及史前文化體系。古中江在歷史上是否存在過,地學界和史學界討論過多年,說法不一。朱誠教授等研究這一問題已歷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田野資料和科學成果。他們透過在蕪湖、固城湖、太湖等地收集的大量鑽孔資料、網紋紅土分佈資料及考古資料,又選擇在安徽當塗縣黃池鎮、蕪湖市內大礱坊鐵路橋、南京高淳區花奔大橋等地點進行鑽探取樣分析,均發現地下埋藏有河流相沉積的卵礫石層及下粗上細呈二元結構的河流相沉積地層,這一沉積層深埋於現地表以下8米多深處,堆積厚度超過4米,卵石層頂部年代在距今8000年左右。根據《漢書·地理志》“中江出西南,東至陽羨入海”及《水經注》中“中江在丹陽蕪湖縣西南,東至會稽陽羨入於海”等記載,古中江的入海處在陽羨(今宜興市)境內,其時的太湖還是一片海域,而這一景觀存在的時間當在8000年之前,因為到8000年-4000年間,太湖周邊已經先後成為創造跨湖橋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等先民的生產與生活空間。朱誠教授等的研究成果對我們今天認識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太湖流域史前人類及文化開發的地理環境背景有著重要意義。

古中江流域環境考古的一部佳作

本書成果表明,古中江流域曾經包括上游的青弋江、水陽江、古丹陽大澤水系及下游的古震澤(今太湖)水系。但是,古中江至少在大約8000年前左右已經斷流,斷流的主要地點是在茅山山脈一線,即胥河的東壩到下壩一線,此後,古中江西側一段多成為湖泊狀態,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古丹陽大澤(古丹陽湖)正與此有關,它也是今天所見到的石臼湖、固城湖等湖泊的前身;古中江東側一段應當逐漸形成太湖和太湖東部平原、湖泊、溼地交織的景觀,大約在距今7000年前左右,終於先後有馬家浜文化先民來到古中江下游這片土地上,由此也開啟了長江三角洲核心地區的歷史新篇。

根據朱誠教授的研究,古中江的走向基本沿古胥河及現在的蕪申運河一線而行。胥河,一稱胥溪河,史載與春秋晚期吳國重臣伍子胥有關,是我國最早開挖的人工運河之一,也是吳國水軍從太湖地區駛入長江的重要水上交通,同時還是“復興”古中江水系即連通青弋江、水陽江水系和太湖水系的重要河流。當年伍子胥開鑿的地段主要是在茅山山脈一線的東壩到下壩一段,全長大約6公里。這條運河在春秋時代以後應該處於時通時斷的狀態,史載南唐和明代以南京為都城時,胥河都是重要的水上運輸線,沿線建有多處堰壩,尤其是明代洪武年間在東壩設人工控制的石壩和石閘,遂完全截斷了胥河,對古中江及胥河水系影響極大。今天的蕪申運河應是古中江繼胥河之後的第三代河流,也是一條在古代運河基礎上進一步開挖和完善的運輸河道。我們可以預測,蕪申運河將是古中江流域的第三次復興。

古中江流域環境考古的一部佳作

透過朱誠教授等的詳細研究,讓我們深入瞭解到從遠古時代的古中江一直到當代蕪申運河的演化過程,也能看到在這個萬年演化的過程中人類不斷與河流共生、共存、共榮的複雜原因與景觀互構,從而為今天合理利用這一水系空間廊道提供了科學依據。

第二,這部著作揭示了古中江流域史前文化與環境的深刻關係。河流及河谷地帶構成人類重要的生存空間、交通孔道和文化走廊,以特定河流流域開展以人地關係為中心的環境考古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古中江一線也不例外。在這本專著中,朱誠教授等收集了古中江一線重要的史前遺址如宜興駱駝墩遺址和西溪遺址、溧陽神墩遺址、高淳薛城遺址等考古資料,同時兼顧寧鎮山脈地區和太湖地區的主要新石器時代遺址及考古學文化研究資料,將它們的時、空演變與全新世以來的古中江流域氣候、河流演變過程進行比較性和關聯性研究,發現存在著新石器時代文化從早期到晚期順古中江一線進行擴充套件和交流的趨勢,如在古中江上游兩岸的宣城孫埠遺址、繁昌月堰遺址、馬鞍山市煙墩遺址等都發現了來自太湖流域的崧澤文化內涵,江北區域的凌家灘文化玉器也跨江到達古中江地區。書中對古中江下游區即今太湖流域的不同時期史前文化進行了“直接遺傳率”和“直接繼承率”的研究,發現馬家浜文化聚落有近一半得到延續,但崧澤文化新增聚落佔70%以上;崧澤文化聚落延續到良渚文化時期的僅佔25。9%,近74%的崧澤文化聚落在良渚文化時被放棄。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三個時期共有363處聚落遺址,其中三個時期的文化重疊存在的遺址僅有4處。良渚文化聚落被後來的錢山漾文化型別及廣富林文化所沿用的僅有2處,遺傳率只佔1。1%,即絕大多數良渚文化聚落未能延續,這種巨大的衰變表明良渚文化末期確實可能發生了重大的環境災難事件,從而導致一度繁榮的太湖平原的“良渚文明”之消亡。朱誠教授等還使用了古環境演化模擬方法發現,在今太倉——崑山——蘇州一線存在一條東北到西南的低窪地帶,它是全新世早期高海面時海水侵入太湖平原的主要通道之一,而這一通道可能就是古代著名的“婁江”所在,“婁江”也當是古中江下游的重要水道,這一點對理解《禹貢》篇中“三江既入,震澤厎定”的記載有著特別的意義。朱誠教授等研究發現,本區域年代早於7800年、黃海高程低於1。08米的地層會受到全新世高海面的影響。總之,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充分感受到,人的活動、文化及文明的發生發展等無不與自然環境存在著極其深刻的互動關係,在朱誠教授等的研究視野中,古中江流域的環境考古研究具有方法論上的典型性,也對人們認識環境考古的重大學術意義體現出示範性價值。

古中江流域環境考古的一部佳作

第三,高度重視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結合。在本書的最後一章,朱誠教授等專闢“蕪申運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產開發利用研究”的內容,對古中江——胥河——蕪申運河一線的文化遺產的型別、分佈、開發利用的原則、理念、方略、文博場館建設、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等展開了討論,表達了科學家們強烈的現代關懷意識和用科學造福當代人民的精神追求。特別要指出的是,朱誠教授等在本書中對環境考古跨學科方法論的綜合運用和多學科資料的整合分析,包括多源遙感資料融合分析和定量解釋、考古遺址時空演變資料分析、考古地層學和考古文化學討論、古氣候研究、歷史地理文獻運用、文化遺產及文化旅遊探討等,從而實現了研究目標和研究結論的創新,使本書成為迄今古中江流域環境考古的首部著作,相信它對長江下游地區特別是蕪申運河一線歷史人地關係、考古學及環境考古學研究、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乃至推進蕪申運河一線的現代化建設事業等都會產生積極作用。

在此我還要補充的是,我雖不從事環境考古學研究,但是因為1978-1981年在南京大學學習考古學專業時,曾經特地去地理系選修過地貌學、第四紀地質學、城市歷史等課程,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從事田野考古時得到南京師範大學劉澤純先生的厚愛,劉先生讓我參加他主持的科學院課題“江蘇海岸線變遷及趨勢預測”,又參加他與美國匹茲堡大學合作的環境考古課題調研,在此過程中逐漸接觸到環境考古的一些知識,還發表過有關論文。近些年,蒙朱誠教授邀請,也多次參加他主持的環境考古課題交流。我在負責田野考古發掘專案中,同時有意識地注重環境考古的標本採集,並邀請朱誠教授和馬春梅教授等開展合作研究。在此,對已經去世的劉澤純先生表示我深切的懷念和敬意!也十分感謝朱誠教授對我的信任,使我有機會不斷了解和學習我國環境考古的進展與成果!

端此為序!

作者/來源:聰穎資深媒體人

古中江流域環境考古的一部佳作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