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了招撫這三個人,皇帝開了一個條件,事後發現,真是太不明智了

大家好,我們的老虎仔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大唐不僅在經濟上、文化上,即使在軍事和控制力上,也完全江河日下,雄風不再。僅僅一個河朔三鎮,就讓唐王朝中後期的歷代皇帝束手無策,無可奈何,連最基本的人事任命權都沒有,成為了他們的噩夢。

為了招撫這三個人,皇帝開了一個條件,事後發現,真是太不明智了

那麼河朔三鎮有何本領讓唐王朝無力約束呢?這要從河朔三鎮的形成說起。

河朔三鎮,因為這些藩鎮所割據的地盤,都位於唐王朝河北道的範圍內,因此又被稱作河北三鎮。這三鎮分別為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天雄)節度使。從地理位置上看,古代的范陽位於今天河北省的北部一帶;成德位於河北省的中部地區,而魏博位於河北省的南部,三者幾乎將整個河北已經臨近地區瓜分完畢。

為了招撫這三個人,皇帝開了一個條件,事後發現,真是太不明智了

三個藩鎮割據勢力,既然不聽朝廷號令,可為何非要設定呢?

其實也怪不得唐朝皇帝,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王朝平叛的戰略方針一個是打,一個是招降。安史之亂後期,為儘快結束戰爭,唐王朝開出優惠條件,招降了安祿山和史思明的舊部,如李寶臣、田承嗣、李懷仙等三個,允許他們擁兵自重。

除了名義上歸順唐王朝之外,其他諸如財賦的收取、官吏的任命、軍隊的擴張等等,完全自主,即使一任節度使不在了,部將或子侄都可以直接上位,無須朝廷的批准,以至於國學大師陳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一文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唐自從安史之亂後,雖號稱一朝,實成為二國。”

為了招撫這三個人,皇帝開了一個條件,事後發現,真是太不明智了

即使是同時期的大詩人賈島等人,也感同身受。賈島原籍河北,他想要去京城長安,竟然需要從渤海、東海繞道才行,河朔三鎮是不允許隨便進出的。因此另一位詩人馬戴,在《寄賈島》一詩中寫道:“海上不同來,關中俱久住。”

為何一個小小的河朔三鎮就如此牛呢?分析裡面的原因,自然是他們全憑實力說話。

為了招撫這三個人,皇帝開了一個條件,事後發現,真是太不明智了

大唐時期的河北,是經濟重鎮。史載:“河北貢篚徵稅,半乎九州。”而在任何朝代,稅賦是經濟後盾支撐,有錢了才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禮,這一點河朔三鎮的節度使們心知肚明,他們壟斷了當地的稅收收入,自然有資本和唐王朝叫板。

從戰略物資上看,河朔三鎮也相當有底氣。古代打仗,戰馬的重要性不言而言,這對於組建一支所向披靡的騎兵隊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那個時候的河北,盛產馬匹。史載“冀州產健馬,下者日馳二百里,所以兵常當天下。”

為了招撫這三個人,皇帝開了一個條件,事後發現,真是太不明智了

有稅收收入,有精良的騎兵隊伍,僅僅這兩大資源,就使得河朔三鎮具備了和唐王朝撕破臉的實力,王命不遵,也就毫不奇怪了。

當然,還有一個方面也非常關鍵。對於這三個鎮來說,他們的節度使都非常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必須抱團取暖,否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在各個鎮的內部,權力鬥爭有時很血腥,但在對外上,他們利益一致,於是就結成同盟共進退,這也讓唐朝皇帝很難實施各個擊破的方針,任由他們成為尾大不掉的存在。

參考資料:

【《新唐書》、《資治通鑑》、《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