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希望你以後吃野味時,能想起這篇文章!

文/林巖

希望你以後吃野味時,能想起這篇文章!

蟒蛇、蝗蟲、蠍子、蜈蚣、蠶、知了、毛毛蟲、鸚鵡、貓頭鷹、河豚、穿山甲、果子狸……如果把這些動物和美食聯絡在一起,有的人想想都害怕,而有的人對這些食材卻情有獨鍾。

自古以來,就不乏鋌而走險,冒死吃珍稀野味老饕級別的食客。

《淮南子》記載:嶺南人(今屬廣東、廣西、海南一帶)捕獲巨大的蟒蛇,認為是上等的食材,可以製作燒烤、羹湯等很多種美食。

《嶺表錄異》記載:唐代的潮州、循州(廣東龍川)人喜歡吃野象的鼻子,說又肥又脆,尤其是製作烤肉格外好吃。

《清異錄》記載:唐中宗在位時期,韋巨源拜尚書令,設“燒尾宴”宴請大臣,其中有一道菜“青涼臛[huò肉羹]碎”原材料就是“封狸肉夾脂”,即狸貓肉。

吃野味做為一種飲食文化,雖然源遠流長,但其中不乏糟粕。

很多人樂於相信野味有滋陰壯陽、補腎保健等功能,事實上,野生動物的藥用部分很有限,食療效果微乎其微。

與其說人們喜歡吃山珍野味是為了保健,倒不如說是一種炫耀。一些老饕食客以珍稀野生動物為美食,無非是顯擺自己的身份高貴和富有錢財,滿足一下虛榮心而已。

希望你以後吃野味時,能想起這篇文章!

古代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不過是形容河豚的美味超乎尋常魚類而已,事實上,若知道吃下就有會中毒或付出生命代價,相信誰也不會為了一口美味鋌而走險。

大多數食物中毒的人都是因為無知,或者是存在僥倖心理。

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裡警醒世人:不僅鳥類有毒,很多野生爬行類動物、魚類也都是致命病毒的攜帶者。

壁虎為“五毒之一”,但也有人冒死品嚐。

據史料記載:清朝時期,有人因吃壁虎差點送命。

平湖縣(今屬浙江平湖)有個豆腐店的夥計,喜好吃壁虎,用豆腐皮捲起來吃。

某日,夥計抓住一隻大壁虎,直接吞入腹中。

一年之後,夥計漸漸感覺自己消瘦無力,有個行走江湖的遊醫發現後,認為他肚子裡有活物。

遊醫把夥計七竅中的六竅都堵上,唯獨留下嘴巴,而後把夥計倒懸起來。

那活物不肯出來,遊醫就在夥計的咽喉塗抹藥粉,“物再探出,立用鐵鉗夾住,眾人圍視,壁虎通身紅色血豔”,圍觀者大驚失色,這才覺得“毒物之不可妄食也”。

《聽雨軒筆記》記載: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杭州官員為迎接乾隆帝南巡,在鳳凰山頂建造亭閣,以備皇帝登山時休憩。

施工人員挖土的時候,發現有個池子,裡面有幾條奇怪的魚。

這些魚長得很像鯉魚,卻沒有眼睛,起初,人們把怪魚放在水缸裡面養著,發現怪魚像普通的魚一樣遊動自如。

有兩個石匠垂涎不已,就把怪魚給煮熟吃掉了,覺得味如“麻筋”,根本沒有魚肉的味道。

過了一會兒,兩人渾身突然浮腫,第二天,一個石匠“面板碎裂,黑血漂流而死”,另一個石匠及時求醫,用雄黃等藥材解救,汗毛孔往外流黃水,臥床一個多月“僅得不死”,面板出現裂紋,就像是魚鱗一樣。

也是在清朝時期,浙江德清有個人,養了一百多隻鴨子,每天放鴨子下河,都會莫名其妙少一隻。

養鴨人經過仔細觀察,發現“一物出自中流,頭如斗大,色黃黑,兩目炯然”。

養鴨人不知道是啥東西,於是就去附近的村子,請村民幫助他。

村民攜帶著魚叉,“物復於水中昂首出,遽前擊之,則已入矣”,眾人折騰了半天,卻抓不到怪物。

附近僧人道源建議道:“如今是冬季,河水很淺,怪物的洞穴一定在橋下,不妨倒入石灰,怪物受不了就會出來。”

眾人於是依照道源的辦法,終於捕獲了那個怪物,原來是一條巨大的黃鱔魚。

希望你以後吃野味時,能想起這篇文章!

鱔魚成精了,人們不敢輕易食用,有個乞丐卻毫不在乎,用刀切割成數段,分給其他的乞丐吃。

乞丐們聲稱味道鮮美,可是吃魚頭的乞丐不久突然發燒,陷入昏迷狀態,幸虧附近有個郎中,及時用解藥救了乞丐一命。

很多人死於食物中毒,而清朝有個人卻是間接“中毒”而死。

《翼駉[jiōng]稗編》記載:清朝道光年間,貴築縣有個姓鄭的老漢,非常喜歡吃鱔魚,幾乎是每頓飯都吃。

有一天,鄭老漢去集市上買魚,他專挑肥大的鱔魚,賣魚人就讓他自己去魚缸裡面挑選,鄭老漢就擼起袖子,把胳膊伸進水缸摸魚,突然間“群鱔繞臂競齧,旋繞旋緊。”

鄭老漢被鱔魚死死咬住不鬆口,他疼得慘叫不已,跌倒在地。

鄭老漢的兒子趕緊揹著他往家跑,鱔魚依舊纏住不放,家人或是往下揪,或是用剪子剪斷,而斷頭的鱔魚還是不鬆口,“齒盡入肉”,鄭老漢嚎叫不已,血流不止,最終活活被鱔魚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