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秦始皇的心腹,為什麼都姓“蒙”?蒙家究竟是何來頭?

秦始皇嬴政曾先後率兵攻打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最終統一中國,實現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王朝。

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後史稱“秦始皇”。

秦朝首先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制度;地方上全國各地以郡縣制代替周朝分封制;統一全國文字、貨幣、度量衡;對外築長城北擊匈奴,南開靈渠徵百越。

歷史上對於秦始皇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千古一帝”,但也有人說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今

天我們要講的是秦始皇費盡心機所創立的封建專制制度下,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皇權制度下生存的蒙家軍,蒙氏家族是如何紅極一時,又是如何江河日下?秦始皇的心腹,為什麼都姓“蒙”?蒙家究竟是何來頭?

秦始皇的心腹,為什麼都姓“蒙”?蒙家究竟是何來頭?

蒙氏家族有蒙驁、蒙武、蒙恬、蒙毅等等。

蒙驁是戰國末期秦國的名將,他原本是齊國人,後來投靠秦國,蒙驁歷經秦國昭襄王、秦國孝文王、秦國莊襄王、秦朝秦始皇四朝,位至上卿,多次領兵攻打六國,戰功赫赫。

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道,蒙驁曾經先後奪取韓國、趙國、魏國一百餘城,為秦國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地理位置並且,打下了統一的堅定基礎。

秦始皇的心腹,為什麼都姓“蒙”?蒙家究竟是何來頭?

公元前240年,蒙驁去世,享年七十多歲,善得始終

。他的兒子蒙武,於公元前224年位居秦國大將,進攻楚國殺死項燕,並大敗楚國,加速了楚國的滅亡。

其孫子蒙毅、蒙恬也都是秦朝的朝廷重臣,蒙恬於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時,出兵匈奴,北築長城,守護著秦朝北邊的天然屏障。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一武一文,蒙恬主管秦朝兵事,常年在外打仗,而蒙毅則輔佐李斯朝政,主管內史,內輔秦始皇

,同樣也位至上卿。

蒙氏一族,歷經三代,守護著秦國乃至秦朝共四朝

,幫助秦國一統天下,並捍衛統一後的天下局勢。

秦始皇的心腹,為什麼都姓“蒙”?蒙家究竟是何來頭?

以上便是蒙家興盛之時,其實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說秦始皇的心腹大多姓蒙。

蒙氏一族歷經三代,共侍奉了四代皇帝。這裡面離不開蒙家一族的“忠義”家風

,也離不開秦始皇嬴政的信任。

然而隨著秦始皇迷戀丹藥,以求取長生不老,寵溺宦官高要,隨之而來的是逐漸昏庸與猜忌

。反觀之蒙氏一族,所謂“樹大招風”,“功高震主”。蒙家可謂是累世公卿,在朝中地位極高,難免引起他人的眼紅妒忌。

秦始皇的心腹,為什麼都姓“蒙”?蒙家究竟是何來頭?

時間來到秦二世,秦始皇死後,立胡亥為皇帝

。先前皇位之爭便存在於秦始皇長子扶蘇和胡亥之間。秦始皇受趙高和胡亥指使,下令殺死扶蘇。

受秦始皇庇佑,蒙家本可以落得個善終的好下場,然而趙高私自篡改遺詔,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秦二世立馬囚禁蒙恬

,解除蒙恬將權,後吞藥服毒自殺,而蒙毅也遭軟禁後自殺。

後人在

《蘇軾卷集一百五》

中尋道:

“蒙恬將三十萬人,威振北方,扶蘇監其軍,而蒙毅侍帷幄為謀臣,雖有大奸賊,敢睥睨其間哉?不幸道病,禱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謀。

這裡面提及了蒙家三代的興衰榮辱,蒙恬、蒙毅在位時各司其位,各謀其職的史事,也簡單點筆蒙恬,蒙毅下場。

秦始皇的心腹,為什麼都姓“蒙”?蒙家究竟是何來頭?

如果說公子扶蘇死於自己的正直、賢明、以身正法,而追隨於他的蒙恬則是多少有點“愚忠”的意思在裡面。

當秦二世詔秦始皇詔令讓扶蘇死之時,扶蘇沒有解釋,卻說道:“假使自己的父親命令自己的兒子自殺,那還需要解釋嗎?”說完便自殺而死。

但蒙恬、蒙毅等人,本身就是秦始皇遺囑上秦二世所需依仗的親信,蒙恬、蒙毅被軟禁的下場,一猜便是趙高等人背後指使作壞的結果

。趙高一夥人頤指氣使,稱蒙家早已想篡奪皇權,另立王朝。

忠誠的蒙恬說道:“從吾先輩至今,侍奉聖上已歷經三代。即使吾率三十萬大軍,然其為聖上所屬,為大秦所屬,不為吾所屬。雖吾身遭軟禁,然借蒙軍勢力,足背叛之。然吾仍為秦朝大將,聖上讓吾死,吾自理所應當。”

就這樣,蒙

恬負義而死,蒙毅也緊跟其後。

秦始皇的心腹,為什麼都姓“蒙”?蒙家究竟是何來頭?

其實我們古時候說

“君讓我死,我不得不死”,這句話來印證蒙恬之死,無可厚非。

這句話放到今天來看,多少有“愚忠”的意義。

實憑藉蒙恬乃至蒙家軍的勢力,如果蒙恬沒有篡位之心,完全可以另立明君

,秦朝可能也不至於才歷經兩世就匆匆下臺。

當然,

歷史長河存在的意義不是供我們假設的,

而是給我們吸取經驗教訓的。在當下,不可“愚忠”也不可“愚孝”。

秦始皇的心腹,為什麼都姓“蒙”?蒙家究竟是何來頭?

在談及“功高震主”、“樹大招風”的問題上,蒙家確實有失分寸,沒有把握進退的尺度。歷史上有多少功高震主最後慘死的先例,例如漢初張良、蕭何、韓信,明初藍田一案。

凡事有好有壞,有利有弊,蒙恬、蒙毅位居人臣之時也是他們正當危險之時。所以,要學會在緩流中前進,激流中勸退,雖然這是“臣道”,但這也不失為“人道”。

參考文獻:

《蘇軾卷集一百五》

《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