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清朝故事一則功夫高手的驚魂一夜

文/林巖

清朝故事一則功夫高手的驚魂一夜

《前洲鎮志》記載:清朝末年的時候,前洲鎮裡有一位治療外傷的名醫叫楚廷玉,字韞山。

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出生於江蘇無錫前洲鎮西塘村,因臉上長著南方人較為少見的絡腮鬍須,人送外號“楚二胡子”。

楚廷玉學醫屬於半路出家,他年輕的時候,曾經給人做過保鏢。

楚廷玉十五歲的時候,去蘇州張祥豐蜜餞店做學徒,他對蜜餞行業興趣不大,卻喜歡向店裡的保鏢學習武藝,一學就是好幾年,練得一身好武藝。

《清稗類鈔》記載:楚二胡子學藝三年之後,自以為功夫十分了得,此後開始為客商押運財貨,頻繁往來於山東、湖北、北京、河北一帶。

過去的鏢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旗幟,插在貨車上,或掛在旗杆上,以提醒竊賊、土匪不要覬覦,否則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劫匪諳熟江湖事,知道張老三不好惹,李老四惹沒好,王二麻子沾上就沒命,就算是踩好了盤子,看到明顯的鏢師旗幟,也會自動放棄,遠遠地垂涎三尺,這叫盜亦有道。

楚二胡子自以為武功超凡脫俗,對這些江湖規矩毫不在意,他戴著鏢師的旗幟,但從不懸掛起來,即便是單身押鏢也是如此。

某一天,楚二胡子為某客商押運價值兩萬金的貨物,從北京城返回蘇州城。

楚二胡子途經山東的時候,天色已晚,於是就找了一家旅店想住下來歇息。

店主人說:“客房都安排滿了,你要不介意,還有一間小廂房,如今已經有一個客人了,你同意的話就帶著行李進去吧!”

楚二胡子眼見無處投宿,只好隨著店主來到廂房。

楚二胡子隨著店主曲曲折折走進了一個房間,感覺“室小於鬥”,空間非常狹小,只安置了兩張床,一個老頭子盤坐在一張床上,大約七十歲左右。

楚二胡子和老人寒暄幾句,得知老人是個販賣紅棗的商人。

清朝故事一則功夫高手的驚魂一夜

當時,外面已經暮色蒼茫。店主送來晚餐,兩人吃過飯,店主取走餐具,送來一支蠟燭和一壺茶,然後關上門離去。

楚二胡子和老頭子飯後聊得很開心,幾乎忘了就寢。

當時天氣寒冷,楚二胡子就把皮大衣蓋在身上,忽然感到特別溫暖,起初還以為是房間太小,沒有風,靠近蠟燭的緣故,可是不久感覺越來越熱。

楚二胡子用手撫摸牆壁,如同火爐一般燙手,室內的蠟燭竟出現詭異的一幕——迅速融化成一汪水。

楚二胡子大為驚駭,目光炯炯看著那個老者。老頭竟笑了起來說:“先生有何本事?敢押運兩萬金的貨物驅車到此地?

這是一家黑店,這房間都是銅牆鐵壁,唯獨天窗有三根木椽,那是唯一可以出去的地方。

我枕頭裡藏著黃金三千兩,已經想出逃離的辦法,可是先生有辦法嗎?”

楚二胡子說:“我實際沒啥特別的能力,惟有腰帶一條,捋平後堅硬如木棍。”

老者說:“這好辦了!”於是老者“遂縱身騰起”,穿過木椽,人已經站在房頂上。

楚二胡子急忙捋平腰帶,遞給老者,老者用力把他拉上去,兩人得以化險為夷。

清朝故事一則功夫高手的驚魂一夜

兩人跳出牆外,敲打店門,店主出門一看,詭異地一笑,於是把兩人請到了寬敞精緻的豪華客房,兩人歇息後,黎明時分起床相互告別,而後分道而去,老者也沒有留下姓名。

楚二胡子經歷了此次兇險,此後告別了鏢師的行當,以醫治外傷為業,懸壺濟世,維持溫飽,並警告自己的子孫不許做鏢師,世代守著這門郎中的手藝,不要奢望其他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