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秦始皇問呂不韋為什麼不一打到底,不是更省時省力嗎

秦始皇問呂不韋:一打到底和奪取其中20座城池不是更省時省力嗎?

民間有句俗語:由小看大。秦始皇在少年時期,便顯露出與眾不同的地方。秦始皇的一生,能有如此大的成就,這一切都跟他的勤奮學習和呂不韋的教導有方有關。

秦始皇問呂不韋為什麼不一打到底,不是更省時省力嗎

10歲時,秦始皇結束了近10年的流亡生涯,回到了秦國。他很快就當上了秦國太子,呂不韋兼任秦始皇的老師。呂不韋雖然是一個商人,但他是一個學問淵博的人,能力超群,有治國安邦之才。

呂不韋教授學問,幾乎親力親為。他把書本上,和自己總結的治國安邦的經驗,孜孜不倦的傳授給始皇嬴,課程包含秦國曆史,詩經,書經,禮儀,兵法,武術,數學等等。

嬴政有一個黑暗的童年,養成了遊手好閒的習慣,對繁重的學習非常不適應。但他想到將來的責任是繼承王位,帶領秦國走向更加富強,沒有豐富的文化知識怎麼行,他很快就適應了教學節奏。

學習讓人聰明,學習讓人充實。刻苦的學習讓秦始皇逐漸養成了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的習慣,他不再滿足老師的被動傳授,他經常會提出質疑,與老師探討。呂不韋也耐心細緻地維護這個特殊學生的自尊。

秦始皇問呂不韋為什麼不一打到底,不是更省時省力嗎

秦始皇的青澀的少年照

秦始皇問呂不韋為什麼不一打到底,不是更省時省力嗎

有一天呂不韋給嬴政上課時,驕傲地談起了自己伐魏國的勝利。原來呂不韋掌握著秦國的軍政大權,他曾發兵攻打魏國,並奪取了20多城池,打了一個大大的勝仗。呂不韋講完自己的成功,本以為嬴政聽了會打心眼兒裡讚揚老師。但出乎他的意料,嬴政提出了自己的獨到看法。

“太師傅,我認為這次伐魏只能算小勝,不能算大勝,更不能算全勝。我們已經奪取了20座城池,為什麼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一舉滅了魏國呢?”嬴政禮貌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呂不韋十分詫異,想發怒,但轉念一想,這麼小的孩子竟然能對國家大事感興趣,而且如此有頭腦分析有氣魄。呂不韋沉思了一會兒,告訴嬴政“打仗要穩打穩紮,穩中才能求勝,如果時機不成熟,盲目深入,可能會遭遇失敗,你要謹記成事在天。”

嬴政立刻反駁。:“太師傅,《湯誓》說過,商湯被囚禁之後就開始謀劃伐商的大計,後來就成功了,那不擺明是謀事在人嗎?”

秦始皇問呂不韋為什麼不一打到底,不是更省時省力嗎

秦始皇問呂不韋為什麼不一打到底,不是更省時省力嗎

的確,呂不韋也曾叮囑過秦始皇,要記住謀事在人的道理。現在嬴政提出的問題如此犀利,呂不韋有些始料未及,一時還不知真不知如何回答他。

“如果是我會一打到底,全殲魏國主力,滅了魏國。”嬴政不依不饒。

呂不韋被小嬴政敏捷的思維震撼,暗暗開始佩服這小傢伙。“兵者,國之大事,動輒血流成河,必須要謹慎從事。王者之師必須師出有名,伐無道而救生民,這才是真正的用兵之道,而且打仗也需要休息和間歇。”

“你出兵攻魏20座城池,這是有道還是無道呢?如果是無道,你根本就不該進攻魏國一座城池,你不該戰。如果是有道攻佔20座城池和攻佔全國有什麼區別呢?還不如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打到底。”嬴政滔滔不絕地闡述自己的見解。

“打下對方20座城池,對方已經元氣大傷,我方士氣正旺,成聖進軍不是更省時省力嗎?現在停下來給敵人以喘息之機,下次再組織進攻,又要糧草先行,再長途行軍,部隊耗時耗財只會更大。”

秦始皇問呂不韋為什麼不一打到底,不是更省時省力嗎

今後要君臨天下,更要多關心和思考國家大事。

秦始皇問呂不韋為什麼不一打到底,不是更省時省力嗎

“打下全部城池,比奪取其中20座城池不是更省時省力嗎?”

11歲的小嬴政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呂不韋這位太師傅,不僅打心眼裡讚賞著他,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小小年紀便有如此的高屋建瓴的理解,將來一定會是一個十分有作為的君王。

“你能聯絡實際思考問題,能仔細分析很好。讀書就是要把書本上的知識聯絡實際,做到學以致用,特別是你今後要君臨天下,更要多關心和思考國家大事。”呂不韋因勢利導的指點秦始皇。

秦始皇說出了心中的見解,也愉快的接受了太師傅呂不韋的教導。以後,秦始皇學習更加刻苦,學到了很多知識,這為他以後君臨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呂不韋對秦始皇十分包容,師生間經常辯論國家大事,小秦始皇在太師傅的悉心教導下,逐漸成了都養成了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