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批思想深邃,相當了不起的思想家,史稱諸子百家。不過令人奇怪的是,自春秋戰國之後,中國至今也以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可是卻再也沒有出現過如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呈井噴式出現的盛況。這是為什麼呢?在先秦時期,書籍的數量是非常少的,據《莊子·天下》載: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意思就是惠子這個人知識很淵博,讀過五車書,即成語學富五車的來源),要知道,先秦時期的書是用竹簡製作的,五車竹簡看似很多,其實文字內容是不多的,可即便如此卻依舊稱得上博學,可想而知先秦時期的書籍有多匱乏。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沒有看過多少書,卻出現了那麼多的思想家?為什麼在後來的兩千年裡,卻再也沒有出現過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井噴式出現的盛況呢?

春秋戰國時期,之所以能夠出現那麼多思想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那時候有著誕生思想家的良好氛圍,以及迫切的社會需要,各國君主需要能夠強國的思想。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亂世,尤其是春秋時期,大大小小的諸侯國並立於世,在這樣的情況下,摩擦自然少不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當中,鬧摩擦最多老死不相往來,或者乾脆打一架,都是小事;而國與國之間鬧摩擦,再小的事也會變成大事,鬧到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刀兵相見,刀兵相見最嚴重的後果就是某一方滅國。如此一來,各國君主都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強大,能夠讓自己不被他國所欺,能夠讓自己的國家繼續存在於世間,那麼如何讓國家強大,就需要新思想的指導。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舉個例子來說,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在管仲的提議下,來了一手“尊王攘夷”,使得齊國一躍成為春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其他國家覺得這個方法不錯,於是爭相模仿;又比如說,秦穆公“開邊拓土”的政策讓秦國迅速強大,於是其他國家也把目光放向邊疆,試圖打出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在我們現在人看來,這做法看似有點愚蠢,直接推行法家,兵家的思想不就可以強國了嘛。可是我們都屬於“事後諸葛亮”,我們是站在歷史這個巨人的肩膀上看待問題。當時的君主可沒有這個巨人肩膀buff,他們需要摸著石頭過河,摸索著前進。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當然除了借鑑他國思想強國之外,最主要的還得有新思想來指導國家強大,如果一直就會借鑑,必然會慢於他人一步,失了先機,跟在別人後面看著別人吃肉,自己只能喝湯。只有自己有新東西,才能搶佔先機,迅速強大起來,於是各國君主都渴望招攬到有新思想的人才。如果你能夠提出一套完整有效,看似可行的新思想,就可以得到君主的青睞,出將入相,搖身一變成為人上人,如此之大的際遇改變,且還有機會把自己的理想變成現實,誘惑不可為之不大。所以很多人苦思冥想,各種各樣的新思想就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量變產生質變,自然就產生了很多的思想家。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後世之所以沒有再出現春秋戰國時期井噴式的產生思想家的盛況,最為主要的一點就是封建王朝的誕生,統治者為了更好的統一國家,實行了嚴格的思想禁錮。比如說,當年董仲舒向漢武帝劉徹提出“獨尊儒術”,結果漢武帝一聽,覺得這個方法甚好,可以更好的管理和統治國家,維護國家的統一。於是漢武帝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然說這一舉動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對思想的禁錮。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先秦時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書可讀,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思想家

後來到了明清時期,思想禁錮更是發展到極致,科舉上大興八股文,禁錮文人思想;文字獄更是懸在全天下讀書人頭上的一柄屠刀,讀書人很可能因為無意間寫的一篇文章,一首詩詞,就引來殺身之禍,嚴重一點的,還會株連九族,堪稱慘烈。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誰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提什麼新思想。另一方面來說,也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經過時間的洗禮,已經相當成熟了,後來的統治者也沒必要去搞什麼新思想,直接拿過來用就行了,沒有高官厚祿的鼓勵,也就沒有那麼多的讀書人去思考什麼新思想,所以自然思想家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