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荊軻刺秦王時,嬴政拔不出劍,真是因為劍太長了!

劍的源頭可追溯到青銅時代早期,大約到了商代,傳入中國境內,古代的貴族和戰士往往都隨身攜帶,用以自衛防身或進行格鬥。但西周時期,貴族們主要學習“六藝”,既有“禮樂”的文,也有“射御”的武,“射”主要是射箭,而到了春秋戰國至秦漢,劍術才逐漸代替射箭,成為士人重要的武術技能,《莊子·說劍》記載:“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當時的貴族們收攏了諸多的劍客,《戰國策》記載貧窮不能自養的馮諼投靠孟嘗君之後,“倚柱彈其劍”,孟嘗君手下當也有不少劍客。

荊軻刺秦王時,嬴政拔不出劍,真是因為劍太長了!

任伯年《公孫大娘舞劍器圖軸》

荊軻刺秦王時,嬴政拔不出劍,真是因為劍太長了!

古人用於裝飾的佩劍

先秦時期,劍不僅是兵器,也是貴族身份的象徵,有文獻記載說:“君子無故不去劍。”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對於貴族來說,劍是不能離身的。而歷史上就有一個典故,叫“季札掛劍”,講了一段君子“去劍”的故事。春秋時期吳國的季札是一位賢人,有一次他出使其他諸侯國,路過徐國,徐國的國君看他帶著一把寶劍,很喜歡,但又不好直接開口要,季札知道他的意思,但因為使命在身,劍是自己身份的象徵,出使不能沒有它,就沒有給徐國的國君,後來季札完成使命,再次經過徐國,不想徐國的國君去世了,於是他解下寶劍,掛在了徐國君主墓前的樹上,對其他人說,雖然徐君已經去世了,但當初我離開的時候,心裡已經默許將這把寶劍給他,只是當時因為使命在身,不能立即給他,如今就把這寶劍贈送給他,完成我的諾言吧。劍是季札身份的象徵,季札掛劍,又體現了先秦時期的貴族精神與氣質。後世有很多以“季札掛劍”故事為題材的影象,如漢畫像石季札掛劍,三國時期吳國的季札掛劍漆盤等等。

劍的質地,初為青銅,春秋時期出現了鐵質的劍,1957年河南陝縣後川出土了一把金鐔金首鐵劍。此鐵劍上的劍鐔劍首都是金的,說明當時以鐵製劍還比較稀有,比較珍貴,所以特別受到重視,這種劍主要是貴族用以彰顯身份的裝飾。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出土了“越王勾踐”劍,劍長55。7釐米,鋒利無比。據文獻記載,越國曾打造過五把有名的寶劍,即湛瀘、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這一把很可能是其中之一。

史書記載,秦國嬴政有一把將近一米長的“鹿盧劍”,荊軻刺秦王的時候,因為劍太長,最後“王負劍”,把劍背在後背,才最終把劍抽出來而砍傷荊軻,對於秦始皇來說,這把寶劍顯然不怎麼實用,而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陌上桑》中羅敷在誇讚自己夫婿的時候,說他“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可見,鹿盧劍也是一種富貴的象徵,在《史記·貨殖列傳》就曾提到了劍作為富貴者的裝飾,“遊閒公子,飾冠劍,連車騎,亦為富貴容也。”可見,在古代,劍除了作為一種實用的兵器,還具有符號性,是身份的象徵,同時也被賦予了一種神秘寓意,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曰:“劍之在左,青龍之象也。”有著對應天象的象徵意義。

在晉代以前,禮服上的佩劍都是真劍,從晉代開始,作為裝飾的木劍開始流行起來。大約到了唐代,劍也成為了文人們的“標配”,古代有“左琴右劍”的說法,和武將或者俠客不同,讀書人的佩劍不是禦敵的兵器,而完全是一種象徵風雅的裝飾,在古人眼中,寶劍有君子之德,文人佩劍,意味著尊貴的身份和地位,文人仗劍而行,這其中也包含著禮制和修身養德的含義。

唐代還流行劍舞,杜甫曾寫過《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唐代的裴旻也會劍舞,據說詩人李白就是與他學的劍,唐文宗時,張旭草書,李白詩歌,裴旻劍舞,被稱為“三絕”。

荊軻刺秦王時,嬴政拔不出劍,真是因為劍太長了!

越王勾踐劍 春秋晚期?新華/TAKEFOTO

文學作品中虛構的劍

宋代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完善,文人佩劍的風氣逐漸為扇子所替代,而劍逐漸成為了習武之人的專屬。“非武不成俠”,這些武林、綠林豪客往往都習以劍術而行走江湖。

不過,武俠小說中的功夫與現實中的功夫並不是一回事。武俠世界往往將劍神奇化,先秦兩漢就開始出現了神奇的劍俠傳說。如《吳越春秋》記載“越女試劍”,越女以柔克剛,以竹梢為劍,後世小說中,高手以木棍、竹竿、手杖等為劍大約可追溯於此。

唐傳奇《聶隱娘》繼承了神化劍術的傳統,聶隱娘本是魏博大將聶鋒之女,十歲的時候被一女尼用法術偷去,女尼教給她劍術,學了四年,劍法已經出神入化,即便是白天在大街上或者現場殺人,別人也看不到她。第五年的時候,聶隱娘被女尼送回家,於是聶隱娘隨父親做了魏博節度使的手下。魏博主帥與陳許節度使劉昌裔不和,於是令聶隱娘去暗殺他,沒想到劉昌裔能掐會算,收買了聶隱娘,魏博主帥又派精精兒去殺二人,卻被聶隱娘殺死,魏博主帥再派妙手空空兒前去刺殺,這個妙手空空兒的劍術遠在聶隱娘之上,聶隱娘說她“人莫能窺其用,鬼莫得躡其蹤。能從空虛而入冥,善無形而滅影”,敵人來勢洶洶該如何是好呢?聶隱娘這次並沒有與對手直接硬碰硬,而是採取“智鬥”。原來,這個空空兒有個性格缺陷,什麼缺陷呢?就是必須一次進攻就把對手幹掉,絕不出第二招,要是第一招失手了,那就走人,表明任務失敗,聶隱娘就利用了這一點,巧用玉石保護著脖子,以使空空兒的劍一擊不中,空空兒就走了,主僕二人就此也安全了。聶隱娘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後,就雲遊四方去了。

空空兒是個高手,後來古龍創作武俠小說,還想象出一套“妙手空空奪旗掌”。對輕功最為精細的描述始於唐代的傳奇小說,除了《聶隱娘》,《紅線》中的紅線女,一夜能往返七百里,唐代裴鉶的《崑崙奴》中有一高手,能揹著人飛出十幾重高牆。唐代文人的想象,造就了不少輕功高超的俠客,在後世小說中,“輕功”往往成為習武之人主要的技能之一。而《聶隱娘》顯然是將輕功與劍術結合在一起的典範。到了清代,小說中的劍術更加離奇,“劍仙”出現了,袁枚《子不語》記載了“姚劍仙”的故事,留下一種說法,劍不出則已,出則殺氣越來越盛,必須要斬殺一活物後才能收斂。近代以來對劍術進行想象描述的武俠小說就更多了,如金庸作品中就有楊過的君子劍,小龍女的淑女劍,滅絕師太的倚天劍等等。

中國傳統武術本沒有內功、外功之分,直到明末,黃宗羲、黃百家父子提出了內家拳,才有了內家拳和外家拳的區別。但在近代還珠樓主等人的武俠小說中,出現了內功,並被神秘化,還珠樓主的《青城十九俠》首次提到了“內功”,呼吸吐納之法從此從非武術招式變成了超過外功的武功招式,後來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武俠小說不斷豐富“內功”的想象,如金庸《天龍八部》中提到的“六脈神劍”,這是把“劍”與“內功”又結合了起來。

總之,在古人眼中,兵器往往被看作是兇器,但劍顯然是一個例外,它往往是身份與德行的象徵。此外,除了武俠小說神化了劍以及劍術,在戲曲舞臺上,“尚方寶劍”又是權力的象徵,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受道教等思想的影響,人們又賦予了桃木劍辟邪的功能等等。

(原標題:一舞劍器動四方)

流程編輯:L019